東皇太一成聖了。
大概是人族拋棄他的打擊太大?或者是沒了人族代表著斬斷最後一絲對前世的執念?總之主角成聖的原理通常跟宇智波們開萬花筒寫輪眼差不多,受到重大情感刺激就行。
東皇太一成聖的確是妖族最後的期望,因為他與女媧聯手,三清和我們哥倆估計都不是對手。
畢竟主角每次成聖基本都是一挑五的存在呀,即便是通天教主布下誅仙劍陣,搞不好也被他搞一個什麼三屍湊三個聖人之類的,強行蒙混過關。科科,老子都沒用一氣化三清破誅仙劍陣,憑什麼你的三屍要更高級?
巫妖量劫的剩餘時間裏,主角都沒有再做出什麼大動作。失去人族氣運後,他隻能默默積攢實力,以應對量劫來臨。哦,對,他親自對湯穀扶桑樹設下禁製,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我去唆使十金烏禍亂洪荒。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即便是沒有我,天道也會驅使著別人來幹這件事的。
巫族發動了一次突襲——祖巫們為了試試沒有後土的都天神煞大陣威力如何,就聯手攻擊了湯穀扶桑樹。結果東皇太一的禁製被打破了,十隻金烏也被放跑了。
金烏們雖然戰鬥力不如祖巫,但速度快呀。一轉眼就跑到沒有祖巫鎮守的巫族營地上空,開始瞎折騰,接著就是誇父逐日、後羿射日,不必多說什麼了。
巫妖兩族,終究還是開啟了大劫的決戰。
妖族有兩位聖人坐鎮,巫族哪裏是對手呀?
為了天道的平衡,我們五位聖人隻好略顯不要臉地去堵門了。
假如沒有主角,女媧娘娘一個人當然幹不過我們五個。但如今有東皇太一在身邊,自然不一樣了。
五打二,正如我預料的那樣,我們打不過主角和女媧兩個人。
沒過多久,我就被女媧用紅繡球砸了一下,身子踉蹌著後退了些。很可惜,被繡球砸中並不能成為駙馬,反而會丟我的聖人麵皮。
好在我為了今天早有準備。
“天道在上,老師容稟:巫妖衰落,人族大興,實乃天道大勢,斷斷不容更改。現下太一與女媧二人,自恃法力強橫,要逆天行事,還請老師為天道出手!”
必殺技·通靈之術·鴻鈞召喚!
鴻鈞出現了。他一指之下,竟然直接定住女媧與太一兩人,讓他們動彈不得。我知道大局已定——妖族衰微的下場無法逆轉,故事核心崩潰了。
整個世界先是靜止,隨後如同狂風下的沙堆,開始粉碎坍塌。
一種荒謬感湧上我的心頭,這個“妖族至尊”的故事,徹頭徹尾就是個笑話。
憑什麼巫妖就一定要衰落,人族什麼都不做也能大興呢?
因果糾纏產生劫數,巫妖兩族因果太重所以不得不做過一場,最後因為損失慘重而雙雙退出曆史舞台,人族趁勢崛起。這種邏輯還是說得通的。早期洪荒流中通常都是采取這種說法。
可惜後來的洪荒小說變了味,開始采取另一種說法,一種顛倒因果、罔顧邏輯的胡扯:天道故意讓巫妖衰落,目的是給人族騰地方。大部分洪荒小說或許是為了劇情需要,或許是作者的智商限製,總之采取了這個邏輯,並且順勢推導出“人族是天命主角”這個說法。隨之而來的,就是什麼六聖皆因人族而成聖的情節,以此作為證據支撐“人族是天命主角”的觀點。
為觀點而生造證據,還用這個假證據來支撐觀點,豈有此理?
闡教截教西方教,都從未說非要收人族弟子不可,為什麼又要說我們都是因為人族而成聖的呢?
你說這是小說,可以不用像是寫論文一樣邏輯嚴謹,好看就行。問題是:好看嗎?
我理解一些作者對人族的獨特感情,但“人族是天命主角”本身就是對人族的侮辱。人族本來是在巫妖兩族的夾縫中艱難求存,最後好不容易等到兩族衰落,從無到有,披荊斬棘,硬生生闖出一條文明之道,在危機四伏的洪荒中成為天地主角。
這之中有多少汗水?多少血淚?多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全都被作者們一句“人族是天命主角”給抹煞了。仿佛人族成為主角,是本該如此,是鴻鈞欽定,跟他們自己努力與否完全無關似的。仿佛人族隻要坐在首陽山,躺著睡大覺,再醒過來的時候就成了天地主角似的。甚至連三皇五帝都是從天而降的神人,接受什麼主角的教導,創造出一大堆發明,跟普通人族毫無關係。
唉,我真是不想在這些故事裏輪回了。
這次故事破碎的反饋格外大,我的根本意識獲得極大強化。沒準是因為這次故事世界的破碎的確超乎作者意料之外了?
我想著作者那個計謀,心底冷笑:感謝你設計的前一個“我”,我這次決不能讓你得逞了。
沒錯,我要先下手,趁著下一個故事尚未出現前,跟主角搶到先手。
——主角,你過來,我有話要說。
我用根本意識對著不遠處的主角光球發信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