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離開的時候,嶽山安排了兩名近衛棚的士兵跟著潘明而去。
對於這些要的軍訓是必須的。而且現在軍訓的地點也好安排,就在安慶工業園區就行。等自己去北京這二十天,先讓這些家夥走走正步,站站軍姿就很不錯。不服氣?不服氣的可以離去。
臘月初五日,嶽山將綏靖支隊的訓練事務交給“幫辦”李定北,由石治寶、餘勝安、吳隆田、何開安四人協助,再由65標右營營部近衛棚示範與監督,要想在年後剿匪戰場上打勝仗,必須不折不扣地進行訓練。
從安慶去保定,此時最好的路線是從安慶坐船到漢口,然後由漢口轉火車到保定。從安慶汽輪到漢口需要四天,轉火車需要三到四天,也就是說,一切順利的話,嶽山等人到達保定時,也已經臘月十三了。不過,道理上應該一切順利,因為餘大鴻就是從武昌調安慶的,他在那裏有很多朋友,可以提前幫忙買上火車票。
其實,嶽山也有些過份小心。這個時代的火車,遠沒有後世那樣擁擠,原因就在於此時的火車費用,遠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得起的。譬如從漢口到保定,6個大洋,普通人家差不多夠一個季度的生活費了。即便對於新軍的普通士兵來說,6個大洋也是一個月的薪水了,而且還得不吃不喝。
衣食住行,這個時代主要在考慮食,稍好點的考慮衣,再好一點考慮住。至於行,再怎麼行都不行,因為整體技術水平和條件,讓出行就是一件極為受罪的事。
雖然隻要求帶5人參賽,但嶽山卻將神槍棚12人全部帶上了。這種比賽,相當於半個世界的神槍手比賽,像英國德國這樣的國家,其士兵素質亦屬全球頂級,即便嶽山手下的士兵練得不錯,但列強的士兵身上,肯定有很多東西值得嶽山士兵學習。在這種大賽氛圍下,不上場,見見世麵也是好的。
神槍棚12人,除了原來66標左營後隊的老兵方長宇、龍文江、嶽不群、武兵、鄧遠春、陳伯富等6人外,韓致平已調至上海,所以嶽山在擔任65標左營管帶後,又另選了6人,總共補齊了12人。
此次比賽,嶽山基本計劃是老兵上場,新兵學習。6名新兵,經過大約一個多月的訓練,其實力已經能夠達到老兵們上次全協比賽時的水平,但問題是,幾個老家夥的水平更是上升得快。
從安慶出發,前半路程是水路,後半路程是鐵路。嶽山的心情,說不上好。甚至,他連長江兩岸、華北平原的風光都無心欣賞。
在長江,隻要你稍一觀察,就會發現,那些穿梭來往的船隻,大凡是鐵甲大船,蒸汽機船,大多掛著英、日等國的國旗,而那些沒有掛國旗的船隻,則大多是木船、小船,慢船,兩者相比,有如巨人與侏儒。每當有鐵甲大船經過,那些小船木船紛紛避讓,從水上劃過的波紋就可感受到船主的顫抖,有時,甚至能聽到鐵甲大船上肆無忌憚的笑聲。
12個手下,本來還興致勃勃的,但是長官一臉陰雲地望著江麵上穿梭來往的船隻,他們也隻好跟隨看著,默不著聲,但卻猜不透長官為何心情不爽?
“你們知道,這條江叫什麼名字?”嶽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