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惡人先告狀
指幹了壞事的人常常搶先誣告受害者。
郭標怕事情瞞不住,就惡人先告狀,把事情推在周炳身上。(歐陽山《三家巷》四)
2.餓得死懶漢,餓不死窮漢
懶漢會餓死,窮漢卻不會被餓死,指窮並不可怕,隻要勤勞,就會有出路。
“傻丫頭,有手有腳怕啥?自古說,餓得死懶漢,餓不死窮漢。別害怕,膽子大一些,有今天就有明天,隻要活著,就有辦法。”(草明《今天》)
3.餓慌的兔兒都要咬人
指人走投無路被逼無奈的時候,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說起來,這也怪不得,你想想看,餓慌的兔兒都要咬人,何況他們全是癟起肚皮過日子?”(艾蕪《南行記·荒山上》)
4.恩愛不過夫妻
指夫妻之間恩愛最深。
三嫂看看馬家怪,心上說,夜來還是個活生生的好人,哪個做盡難事的,一下子就把年輕輕兩口給拆散。傷心的兩人並排排一齊哭。觀音保明知旦他娘過於傷心,恩愛不過夫妻,一時哪能開導過來。(劉江《太行風雲》一九)
5.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指兒女長大了,就由不得父母做主了。(小白鞋)最後說:“我的好嬸子呀!真是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呀!這丫頭年紀大哩,自個瘋了心,盡找做娘的出氣。”(秦兆陽《說媒》一)
6.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指子孫後代自有他們的福分,做長輩的不必給他們當牛做馬,過分操勞。
儒、釋、道三教雖殊,總抹不得孝悌二字。至於生子生孫,就是下一輩子,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警世通言》卷二)
7.兒行千裏母擔憂
兒女出遠門遠行,父母總是時刻牽掛,放心不下。
“常言道‘兒行千裏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梁斌《紅旗譜》二)
8.耳不聽,心不煩
指不去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心裏也就不會煩悶。
俗話說:耳不聽,心不煩。潘一豹聽到黎倀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背後罵自己,怎受得了?(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一部四)
9.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聽別人講得再多,也不如自己動手做一回。指親身實踐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
錢老大說:“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兩天又拆卸開東方紅拖拉機,重新裝配咧!”(馬烽《新任隊長錢老大》)
10.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身受
睹:看見。身受:親身經曆。指聽到不如親眼見到的可靠,親眼見到不如親身經曆的感受深刻。
“我的確有這樣的體會,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身受。然而我的‘身受’畢竟有限。”(巴金《談〈四號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