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一九五?柲輳ǘ??(3)(2 / 3)

蓋今是共和時代,與專製不同,從前皆依政府,今日所賴者國民。故今日責任,不在政府而在國民。必要我四萬萬同胞一齊努力,方可以造成共和自由幸福。且今日幸福雖人人皆知,而幸福真諦,究竟尚未達到,此時不過有幸福之希望而已。但既有此希望,即須以此為目的,務必達到而後可享真正幸福。所以當建設時代,還要犧牲個人,為大家謀幸福。譬如破壞時代,要犧牲性命,今日建設,也要犧牲,且要比從前犧牲加倍。如不能犧牲性命,不能犧牲權利,則真正自由之幸福即萬萬不能到。所以兄弟今日甚望大家努力前進,勿謂破壞時代須犧牲性命權利,建設時代即可不必。此是兄弟今日之希望,我同胞其加勉之!

(《民立報》民國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二、吾人必犧牲目前小利以求將來之幸福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九月十九日在太原商學界歡宴會演講

前在日本之時,嚐與現任都督閻君謀畫,令閻君於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此所以去年晉省聞風響應,一麵鼓勵各省進行,一麵牽掣滿兵南下,而使革命之迅疾告成也。革命雖成,而吾儕不能暇豫以處,天下事往往破壞易,而建設難。今日最要之事,乃各省當統一是也。晉省於民軍起義之際,即立此好榜樣,則今於令中國重行建立之事業,亦當為各省模範,庶民國數月以來,外患迭生,險象陰伏,消滅於無形。各省急當消滅意見,聯合為一。推各省意見之深,大約係有奸人從中播弄,以阻各省之聯合以圖遂其陰謀。留學海外之學生,對於中國早具一種理想,如能以各民族合而為一,則可稱雄地球。故歸國後鹹宣揚此說之真理。凡在舊政府所蘊之心理,處今時代,悉當屏除。革命非即能使中國富強也,不過借此過渡,以達彼岸。吾人必犧牲目前私利,而求將來之幸福。

(《民立報》民國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三、當前急務在實行民生主義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九月十九日在山西同盟會演講

兄弟此次到山西,承諸同誌歡迎,感謝無已。民國成功,乃吾人良心所創造,同盟會不得居功,然同盟會固嚐提倡於前。現破壞告終,建設之事較破壞尤難且大,非合大多數人才,同負此責不可。故近已聯合各黨,並為一國民黨。因各黨政見與同盟會大致相同,政綱第一條,國家平民政策,即實行民生主義手段。得此最強健之政黨,建設不難完全進行。是同盟會即國民黨,山西自今日起,亦可改為國民黨。

我輩所抱三大主義,為民族、民權、民生。今五族共和,建立民國,民族、民權兩層已經達到目的。今日所急則在民生一層,從不暇講此,今則不可再緩。因現在世界上機器發明,資本家可不勞而代千萬人之力,以致全國財貨盡歸其手。彼恃其財力,不惟足以壓製本國,其魔力並可及於外國。即如正太路,以一機器之力,而使無數騾馬全歸無用,其明征也。實業發達,世界財力悉歸少數資本家之掌握,一般平民全被其壓製,是與專製政府何異?吾輩因不甘一種民族壓製,故有民族革命;因不甘政治不平等,故有民權革命;今坐視資本家壓製平民,而不為之所急,豈得謂之平等乎?在昔歐美革命之初,機器未發明,民生主義尚非所急。今機器盛行,我國此次革命成功後,若不預為防範,將來社會上必生種種不平等。迨至歐美資本專製已成而始為之計,則其難不啻倍蓰。美國大“總統”某氏,曾惡資本家專製,以大“總統”之力抵製之,卒未有效。其專製較政府專製為尤烈,良堪危懼。我國何可不預為防之?譬如人身預講衛生之術,則病不生,若至病生始言救治,其苦難有不堪言者。民生主義即衛生主義也。惟今日講民生主義,可以不用革命手段,隻須預為防範而已。此其與歐美不同處,但機會卻不可失。

昔吾黨宣言有平均地權一層,即為民生主義第一件事。此事做不到,民生主義即不能實行。吾人非地不生活,而地又為人人所共有,故必地權平均,而吾人始能平等。地為百貨之源,物莫不由地生者。土地、人力、資本(即機器)為營業三大要素,而土地為尤重。平均之法,人多誤會為計口授田,若古井田之法,則大不然。此在未開化時代尚可行之,而在今日絕不適用。今平均地權有一最善、最簡之法,即按價收稅而已。蓋同一土地而因異其所在,其價值遂大相懸殊。在專製時代,按地征稅,今則按價征稅。價重者稅亦重,所負擔並不加重,而價輕者稅亦輕,得享平均之利益,至公平也。且繁盛之區所得重大之地價,非由地而生,實因交通種種發達而得此結果,則此功勞當歸社會,不當歸地主明矣。上海市地前值數十元,今忽漲至數十萬元不等,此利益豈市人所當享有?豈一地主不勞而可坐致耶?故重價之地必完重價之稅,始得為平均也。建設最大者莫如交通事業,交通既便,廣東、山西數日可達。然於鐵路未成以前,須預籌平均地權之法,而後於民生有利益。因鐵路所至地價必增,有地者得利,無地者死,受害多矣。資本家得以賤價購地,壟斷其利,窮民又何利之有?故乘此革命大變動之際,土地必須有換契之舉,政府可藉調查地價,布告全國,實行地價稅法。其地價多寡由所有者自為報定,將來政府公用征收,即按所報之價而付與之。地主懼異日收買之吃虧,自不肯以多報少。而既按地價征稅,亦必不肯虛報重價,致目前重其負擔。如此,則所報地價不患不公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