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延安記憶(1 / 2)

代存

延安記憶如果說,一個人對於養育了自己的生身之地是永誌難忘的,那麼,對於曾經癡情於她,並奮力獻出寶貴年華的地方,則是刻骨銘心的。那一種感情,當你離開她之後就像一壺陳年佳釀,變得更加醇厚而綿長。延安是一片熱土,我是一株小樹。我的根是深深地紮在那溫暖的泥土之中的。延安的藍天白雲風霜雨露,延安的窯洞土炕油饃米酒,還有那日夜陪伴著你的憨厚的笑臉、親切的鄉音,那時刻縈繞著你的說書、秧歌、腰鼓、信天遊——我這棵小樹就在這樣的氛圍裏,汲取著種種營養,一天天成長著,成長著。

終於有一天,一探頭,看見了山外的世界。延安是一座熔爐,一尊鐵砧,我是一塊礦石。我有幸長時間在其中經受熔煉、鍛造,脫去種種雜質,告別自私、軟弱和怯懦。即使離開那熾熱的空間與嚴格的天地,經曆過淬火的痛苦,我卻驚異地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塊鋼鐵,無論跌落在哪裏都會擲地有聲。啊,我感謝延安,感謝你父親般的堅強,感謝你母親般的溫情。感謝你捧一捧就會催人淚下的深情的泥土,感謝你泥土之下埋藏著的堅硬無比、充滿哲理的岩石。你那黃顏色的泥土,是那樣的溫暖而純淨,據說那厚與純是全世界絕無僅有,更是獨一無二地耐人尋味,風情萬種。你那藏而不露的古銅色岩石,一直連著大地的心髒。你把峻拔化作深沉,顯露的隻是質樸無華、寵辱不驚的天性。啊,延安,我感謝你。我原本隻是一粒種子,一粒小小的不知名的種子。像所有的偶然之間被小鳥和風傳播著的種子。隻有當我有幸落入你那黃色的泥土時,我才真正獲得了生命。我在你的懷抱中感受著那滋潤和溫暖,傾聽著你歌唱,你的心的跳動。漸漸地我感覺到,我的約束生命的外殼在悄然地脹裂,我的稚嫩的肌膚,隱約地感受到了來自你身體的清新的風和溫柔的氣息。這是我獲得生命的那一刻吧?那默然無聲的,那悄悄降臨的一刻,對於一個生命,該是多麼重要的儀式。這便是你的風格ニ默默無聞,舉重若輕,質樸無華。這高責的品格,從我生命開始的那一刻起,就植入了我的靈魂。我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根發芽,被你有力的雙臂托舉著,將綠葉伸向藍天。唉,離開了延安,我才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心中時常空空落落的,有一種風箏在風中飄蕩的感覺。我的心時常會順著那根扯不斷的線,回歸到那片熱土,重溫那曾經感受的一切。延安的記憶,總是那樣親切。無論過去了多少日子,這記憶總是新鮮滾燙的,仿佛饑餓年月捧著一顆剛出鍋的香甜誘人的土豆,使你回味無窮。

是的,那一切,的確刻骨銘心。特別是當你有一天變成了一隻鷹,飛向遠方的時候,你會覺得心靈被那生命的根緊緊地揪扯著,你真正體會到自己今生今世是離不開她了。啊,延安,胸襟博大的母親,我是你千千萬萬兒女中的一個。你純潔的乳汁哺育我成長。我一天天長大,渴望樹高千尺,鷹擊長空。偉大的母親,應該有英雄的兒女。兒子長大成人,才更深切地體會到,樹高千尺,離不開泥土的滋養,鷹擊長空,更少不了大地的嗬護。對延安的記憶是這樣的深刻。像用雕刀寫在遊子的心上。每一筆,每一畫,每一個字,都吸引你駐足揣摩、感悟、回味和思索。你很容易就想到父親,想到溫厚的黃土下麵古老的岩石。那粗獷、坦誠、自信與堅定,的確是一個英雄父親的形象。含而不露,沉默無語,忍辱負重,奮不顧身當你麵對那些岩石時,總會陷入沉思冥想,感悟到許多許多,聯想到許多許多。

在夢鄉裏,我會情不自禁地撫摩、擁抱那堅硬的岩壁,辨別歲月風雨遺留給它的每一片綠苔,每一道印痕,像撫摩著父親生命的年輪。“假若沒有這些深埋其間的岩石,眼前的這片土地將會是什麼模樣?還會如此的廣袤無垠、雄渾博大嗎?還會蘊藏如此豐厚的石油煤炭和寶貴的淡水嗎?我對這些岩石肅然起敬,像麵對我所敬重的英雄父親。由此聯想到更重要更廣泛的一個話題:為什麼一隻受傷的疲憊不堪的鷹,會在這裏遇到大慈大悲的佛子,得以施膚定痂,恢複元氣而振羽高飛?那是傳說中的一隻神康。從此這片土地被喚做“膚施”。神鷹一去不返,過了許久許久以後,這裏卻走來一支隊伍,像傳說中的那隻雄鷹一樣遍體鱗傷,疲憊不堪,且有妖孽圍追堵截。神奇的是,這支幾乎覆沒的隊伍,在這同一片土地上遇著“佛子”,迅速得以恢複,化作所向無敵的勁旅,神鷹一般搏風擊雨,鍛造了一個舉世矚目的世界。這故事多麼的神奇,像一個真正的東方神話。而這神話般的奇跡與這黃土岩石有何關係?且聽這支隊伍的統帥留在這片土地上的名言ニ“延安的土窯洞裏有馬列主義。”這土窯洞便鑿在黃土與岩石之中,而“馬列主義”,正是神鷹鍛造新世界的法寶。可見’延安記憶又是多麼的神奇,神奇得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延安記憶,歸根結底又是樸素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