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還列舉了一些易占實例,如“或人占婚姻,筮之遇小過,不知其占,再筮之亦得小過,而占之日:內卦兼互體為漸,漸女歸吉。外卦互體為歸妹,說以動所歸妹也”。
此書對後世有一定影響,朱熹作《易學啟蒙》采用了此書中的例子,朱熹對程迥以師禮事之。
《範氏奇書》、《四庫全書》載有此書。
39.《春秋占筮書》
——三代筮法之推究
《春秋占筮書》,清人毛奇齡撰。這是一部以《春秋》及其內外傳為基本材料,研究古代易占筮法的書籍。《四庫提要》介紹說:“自漢以來,言占筮者不一家,而取象玩占存於世而可驗者,莫先於《春秋傳》。奇齡既於所著仲氏易推易始末諸書發明其義,因複舉春秋內外傳中凡有得於筮占者,彙記成書。而漢晉以下占筮有合於古法者亦隨類附見焉。易本卜筮之書,聖人推究天下之理,而既數以立象,後人推究周易之象,而即數以明理。羲、文、周、孔之本旨,如是而已。厥後象、數、理歧為三家,而數又歧為數派……奇齡因春秋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謂能探其本,而足關諸家之喙者矣。”
全書三卷,載錄了《春秋》內外傳——《左傳》和《國語》中的古筮法,隨類附見漢晉以後占筮法,間有考述。作者認為:“聖人設卦觀象以係詞,猶之剛柔相推,八卦相蕩,以玩占也。易以象為詞,而今反舍象而斷詞,易係辭以明占,而今反舍占,而專求此卦詞之字句,是詞象變占,不當並設。而究其所為字句者,又仍無一解……予作仲氏易,就五易以衍三易,日變易,日交易,日反易,日對易,日移易,且作推易始末,立十筮以括九筮,日名,日義,日象,日方位,日次第順逆,日大小體,日互體,日時,日氣,日數目,日乘承敵應,及書成,而易義明,即占易之法,亦與之俱明。覺向時讀諸傳而茫然者,而今豁然。向之繹其詞,核其事,以為必不能有是而悶然者,而今則實見其有是而鬯然快快然,此非三古以來數千年不傳之秘,至今日而始發之乎。當說易時,亦稍存其說於卷中,而觀者以為簡約多未備,且雜附難考,因專輯此書,名日《春秋占筮》,以幸存周官筮人之一線焉。”可見,作者在此書中對春秋占筮頗下了一番功力,不乏獨自見解。
書末附有春秋時代以來的若幹筮法,引用了《呂氏春秋》、《漢書》、《晉書》、《唐書》、《五代史》、《聽齋雜記>等文獻中的資料。
《西河合集》、《龍威秘書》等載有此書。
40.《周易尚占》
——卜筮之捷法
《周易尚占》,舊題李清庵撰。書前有序,論其宗旨雲:“周易尚占者,卜筮之捷法也。其旨切而近,其辭簡而當,誠有補於初進者,旨趣與市肆間卜筮之書大同小異,且如鬼穀辨爻占法以上爻為至高,殊不知上為至遠位之地作是見者,非深造玄理者也。若此者眾,或問日,尚占有道乎,日不可謂之有,不可謂之無。若謂有,泥於卜筮而無窮;若謂無,易有聖人之道四,尚占居其一焉。所要者,必先明本,次當明體,變通明用。知體而不知用則不備,知用而不知體則不精,占變相需,易理盡矣。”可見,《周易尚占》是一部本之於《周易》的卜筮之書。
關於此書的作者,《四庫提要》雲:“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大德丁未寶巴序,稱為榮蟾子李清庵作,按元李之純,號清庵,又號瑩蟾子,有《中和集》別著錄,則此書乃之純撰也。其書分十八部,皆論易課斷法,與今卜肆術相類,惟於六神之外兼論神煞吉凶,則與今稍別。案寶巴有易體用十卷,中分三書,其第三書為《周易尚占》三卷,書名卷數皆與此書相同。”
《周易尚占》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圖局、旁通、發端、決斷四部。內容有:無極而太極圖、太極生兩儀圖、兩儀生四象圖、四象生八卦圖、八卦方位圖、乾坤生六子圖、天幹納甲圖、地支納音圖、支幹納音圖、五子歸元圖、六位例、月建六神例、日建六神例、八卦取象例、八卦法用例,八節休旺例、逐月言凶神殺例、逐日吉凶神殺例、合刑殺例、四時吉凶神殺例、以錢代蓍例、合卦例、上手法、重卦例、變卦例、起世應、飛伏例、身命例、定卦王、定六親、定六神、論四直、六親斷例、六神斷例,天符斷例、直符斷例、傳符斷例、神殺斷例。
中卷分為三材、人事、三教、營生、疾厄五部。內容有:陰晴雨晦、禾苗田地、住居宅地、移徙、墳塚、身命、六親、婚姻、胎孕、僧道、儒業、蒙童、教授、求財買賣、六畜血財、蠶桑、行人、疾病、醫藥、盜賊、捕盜、公訟。
下卷分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通變九部,內容有:各官八卦立成、斷例、極變、單卦變通、重卦變通、六十四卦變通、時變、事變。書末附有:皇恩大赦、大殺、天喜、天德方、三殺方、熬轉、九空地、及腳敗、起十隔,渾天甲子裝卦用。
開卷就論述宇宙起源:“氣有虛無,自然之謂也,始於無始,窮於無窮,不可極而極者也。聖人強名日無,字之日太極。周子日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陰一陽,互為其根,兩儀立焉。”這就強調了宇宙的無限性和變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