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壯士聚義(2 / 3)

聽到“大將軍”回來的消息,隊員們一哄而出。看到兄妹三人帶來這麼多好吃的,一個個無不喜出望外,眾人扛的扛、抬的抬,眨眼間搬得一幹二淨。好多人自告奮勇要到夥房幫廚,李梧桐從中指定了十個,並由劉隊長帶隊。高至善走過去告訴他們,夥房的閣樓上有油鹽醬醋、幹菜和各類調料,還幫他們找來了梯子。十一個人立即著手對夥房和齋房進行大掃除。

“大將軍”又返回洞中,經過四個來回,不僅搬空了剩下的肉類,還搬來三十壇白酒。高經緯見眾人群情振奮,睡意全無,與李隊長商量後,決定由劉隊長在家坐鎮,其餘三十五人燃起鬆明火把,跟隨“大將軍”去山下撿拾兵器。

一走進山穀,火光下就見土匪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滿了一地,散發出一陣陣濃烈的腐臭。高經緯自語道:“仙人幫對他的下屬也夠絕情的,從他們上次夜襲龍泉寺被擠落山崖,到現在都幾天了,卻不見有人前來收屍。”隊員們用衣襟捂住鼻孔,在屍體堆裏翻尋著兵器,不到一袋煙的工夫,就揀出六十多件,全是清一色的帶鞘腰刀。隨便抽出一把,但覺冷氣森森,寒光逼人,都是上好的精鋼打造。隊員們還想再找,高經緯一擺手道:“這裏屍氣太重,謹防染上瘟疫,還是見好就收吧。”

遠離了露天的墳場,清新的空氣夾帶著野花的芬芳,不斷向隊員們襲來。路邊的青草凝聚著晶瑩的露珠,打濕了人們的褲腳。滿天的雲月星鬥耐不住疲倦漸漸淡去,隻有那顆孤傲的啟明星還默默地高掛在九天之上,閃著不甚明亮的光。

前麵就是上山的路口,可“大將軍”卻視而不見,愣是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李梧桐約束著部隊緊緊跟上,不久他們就來到另一個山穀之中。這時天邊已現出了魚肚白,大家扔掉了手裏的火把。一塊草坪和草坪上嬉戲的群馬闖進了眾人的視野,大家終於明白了“大將軍”此行的目的。李梧桐和馮立威旋即將隊伍分成兩半,然後兵分兩路形成一包圍圈將群馬圍住,再逐漸縮小包圍圈,等到群馬發現要想奪路而逃時,哪裏還來得及。隻好乖乖地做了俘虜。隊伍在“大將軍”的引領下滿載而歸。

隊員們每人都分到了一把腰刀,這腰刀既鋒利又輕便,與他們過去使用的棍棒鍁耙相比不啻天壤之別,隊員們個個視若寶貝,愛不釋手。

高至善和霍玉嬋替下了箭塔裏的兩個崗哨,高經緯在隊員們的簇擁下來到了齋房。

齋房已被擦抹得煥然一新,隊員們先用了早餐,隨後在三個隊長的提議下,大家坐在一起,就隊伍的名稱和章程進行商討。高經緯歸納和綜合了眾人的意見,給這支隊伍取名為“大刀隊”,並製定章程如下:“大刀隊是一支以保護農民,保護寺院,消滅土匪,鏟除邪惡為宗旨的農民武裝。它隸屬於龍泉寺,歸高經緯兄妹領導,大刀隊正隊長李梧桐、副隊長劉鬆樵、馮立威。大刀隊的成員必須做到服從命令,團結友愛,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如有違背,輕者除名,重者殺無赦。”名稱和章程被全體成員一致通過。李梧桐宣讀了大刀隊的花名冊,點到名字的成員逐一站起來,為眾人所認識。

接著隊員們在馮立威的帶領下,開始了緊張的軍事訓練,其中還包括集體放牧。劉隊長則率領夥頭軍操持起晚上的會餐。

崗哨換回了高至善和霍玉嬋,待他們吃過飯,兄妹三人開動“大將軍”,從撥雲堡中取來四十八張弓、四十八個箭筒、一千支羽箭、四十八個盾牌和三套盔甲一並交給了李梧桐。李梧桐大為興奮道:“有了這些,俺們真是如虎添翼呀!”

夏日驕陽似火,還未到午時,“大將軍”渾身就被曬得滾燙,腹中更是亞賽蒸籠。兄妹三人待在裏麵已是汗流浹背,酷熱難耐。霍玉嬋打開了所有窗口包括艙門,這才稍有緩解。

“大將軍”來到南泉庵,兄妹三人從艙口爬下。緊閉的庵門忽然敞開,靜潔住持率眾迎出,三人將“大將軍”抬進山門,然後隨靜潔住持來到一處客房,大家分賓主坐定。

高經緯從懷中取出千裏眼交給靜潔住持,並向她介紹了用法。靜潔住持貼近眼睛試了試,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為了讓女弟子們也能一飽眼福,她把千裏眼遞給她們。眾人接過來如獲至寶,蜂擁著擠出房門,一睹為快去了。

高經緯將龍泉寺成立農民大刀隊的來龍去脈也一五一十地講給靜潔住持,隻聽得靜潔住持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她對高經緯道:“貧尼想請公子兄妹一起去趟觀音秘室,公子可肯應允?”高經緯道:“隨時聽候師太的調遣。”四個人避開眾弟子走入庵堂夾壁牆裏,屋脊過道上的崗哨已臨時撤到庵門附近。四人經過水井、洞窟,從容進到秘室中。霍玉嬋啟動了夜明珠,四扇石門頓時顯現出來。

靜潔住持拉開第一扇石門,取出三套緇衣盔甲交給高經緯道:“三套盔甲不成敬意,請公子務必笑納。”高經緯連連搖手道:“這萬萬使不得,此物乃貴庵之寶,學生斷斷不敢染指。”靜潔住持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神情嚴肅地說道:“公子說哪裏話?真忒見外了。我們兩家休戚相關,同仇敵愾,比一家人還近,為什麼還要你的我的,分得那麼清?公子兄妹是佛門的守護者,身係著佛門的榮辱興衰。你們的存在,使貧尼有了依靠和希望,因此你們的安危是貧尼最為牽掛的事情,公子不知,你們在貧尼心目中該有何等重要。這幾件盔甲算什麼?在貧尼看來,不過是幾件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穿在你們身上,卻是物盡其用。能使你們的安全多一份保障,也是讓我們這一方多一份平安,可是公子不理解貧尼,還要傷貧尼的心。”言猶未盡,抽泣不止。

靜潔住持語重心長的表述,深深地打動了兄妹三人,三人的眼淚奪眶而出。高經緯給靜潔住持深施一禮,哽咽道:“師太不要難過,學生收下就是。學生兄妹與師太一見如故,緣分匪淺,倘若師太不嫌棄,學生兄妹願拜師太為師。”靜潔住持破涕為笑道:“那敢情好,就怕貧尼沒這個福分。”兄妹三人當即跪倒在地,給靜潔住持行拜師禮。禮畢,靜潔住持扶起了兄妹三人,至此雙方的關係已變得親密無間。

靜潔住持指著其他三個門道:“那裏的東西,如果用得著,你們也盡管拿。”高經緯道:“暫時還用不上,不過我倒有點建議想跟師父講。”“你說就是了,跟我還客氣什麼?”“我想取出三十一套臂弩送到南泉下院,供眾人平時習練。練成後大家就可遠距離攻敵,以避免與敵人短兵相接,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靜潔住持道:“正該如此。那麼緇衣盔甲是否也一起發給她們?”高經緯道:“這個嘛,我看為時尚早,眾人目前武功低微,還不能自保,一旦落入敵手,遺患無窮,就是臂弩也要力求不被敵人所得。”“經緯所慮不無道理,就按你說的辦。”靜潔住持拍板道。

兄妹三人將緇衣盔甲貼身穿好,外麵套上原來衣服,倒也尋常得緊,隻是帽子有些紮眼,但在一般人眼裏也不過是一頂普通的僧帽而已。霍玉嬋道:“回去後,在外麵裝飾一下就看不出破綻了,這點小事包在我身上。”

接下來,兄妹三人每人扛起兩箱臂弩,夾起一箱弩箭,靜潔住持也抱起一套臂弩,四人沿原路返回。一路走,一路將所過之處恢複原狀,神不知鬼不覺,四人把臂弩平安送到了南泉下院。

四人出得庵來,高經緯讓靜潔住持派人找來工具和木板,接著自己動手,一個多時辰就做成了十個箭靶,還用朱砂在每個上麵畫了幾個直徑不等的同心圓圈。然後將箭靶全部搬入地窖之中。四個人戴上臂弩親身試練,練得純熟後,靜潔住持將全體庵眾除一名崗哨外,都召集到地窖裏,先將臂弩人手一套分發下去,隨後由高經緯邊講解,邊演練,一眾女弟子很快便掌握了要領。

兄妹三人見時辰不早,就要告辭,靜潔住持讓他們吃了晚飯再走。高經緯解釋了必須回去的原委,又說道:“師父,你們白天在上麵活動,晚上最好回到下麵來,土匪氣焰還很囂張,我們萬萬馬虎不得。”靜潔住持道:“你的話為師記住了,你們就放心地走吧。”

回到龍泉寺,金烏已經西墜。兄妹三人將“大將軍”搬進山門。霍玉嬋和高至善不等高經緯開口,就主動替換下了兩個崗哨。

齋房裏燈火輝煌,一派節日氣象,經過一天緊張操練的隊員都已就座,正眼巴巴地盼著兄妹三人的到來。一見高經緯如期而至,大家都歡呼起來。李梧桐問道:“他們兩位呢?”高經緯道:“他們不放心山下,非要在外站崗,不用管他們,我們開始吧!”馮立威立刻大吼一聲道:“上菜!”就見各種菜肴流水價地擺滿了五張八仙桌,隊員們一邊吃菜,一邊不停地相互敬酒,他們沉浸在友情之中,暫時忘卻了內心的傷痛和煩惱。

高經緯胡亂吃了幾口後,走到李梧桐身邊,告訴他今晚由兄妹三人擔任警戒,他們盡可一醉方休,然後就去換回了霍玉嬋和高至善。他倆匆匆地填飽肚子,又與隊員們周旋了幾句,於是回到箭塔之中。接著三人輪流守望,通宵達旦。淩晨兩個崗哨前來接班,兄妹三人這才走出箭塔來到外麵。

外麵不知什麼時候飄起了蒙蒙細雨,天空陰霾密布,不見一絲晨曦。極目遠眺,灰暗的天光下,幾乎每座山尖都籠罩在一團濃濃的霧氣之中。兄妹三人決定再訪祖越寺。

在通往祖越寺的山路上,“大將軍”一路行來未遇一個遊人和香客,更不要說祖越寺的僧侶。上得山來,隻見祖越寺山門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