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麵對未來,給自己一個夢想(3)(3 / 3)

做題時,我們的“九陽神功”是什麼?接下來我將分析下如何做題,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九陽神功”。

談如何做題,首先需要明白我為什麼要做題。做題的目的應該是掌握知識點,但很多同學做題不善於總結,不善於分析這道題考察什麼。接下來我從幾個方麵談談做題。

第一,重視課本上的例題。很多人覺得書本上的例題很簡單,一看就會了,就不太重視了。其實,我們犯了一個大錯誤:不應該輕視例題。縱觀考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題目都源於例題的衍生變化。對待例題我們要做到這兩點:掌握例題的標準解法;掌握例題考察的知識點,從中得到這類題的標準解法。

第二,認真看待課後習題和作業。對於課後習題以及老師留的作業,我的看法是,不要隻圖做完,我們做完後還需要總結下試題從哪些角度考察了知識點,然後找出自己不熟悉或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最後認真複習,將那些知識點弄明白,這也是一種進步。

第三,做完試題還需總結。做題之後一定要總結。很多人做完題不反過來看看題目,而是直接做下一道了。這種做法在平時做作業過程中,我是不提倡的。做完後,你應該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步驟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以再優化,是不是隻有一種做法,這道題目和別的題目有什麼不同,如果是同一個知識點的考察,解法有沒有不同。

第四,學會分析題目和做題。我喜歡數學也最喜歡講數學的題目。拿數學題目來說,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將題目的已知條件列出來,然後在條件下邊列出需要求解的問題。不要都在腦子裏思考,寫出來是最直觀的,便於你思考和解決問題。見到題目,列出已知後,思考下這道題的知識點是什麼,考核這類知識點一般怎麼入手,然後看看已知條件是否可以直接得出結論,如果不能利用已知條件,怎麼樣求出未知條件再去解題。

有些人由於不列出已知條件,沒有時刻關注條件,結果就出現題目做著做著,已知條件就弄丟了,或者自己創造出新的條件來。這是要不得的。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想我們需要的“九陽神功”就浮出水麵了,就是規範化的解題步驟和良好的解題習慣,也就是上邊所提到的四個需要注意的點。歸納下來,做題就是六個步驟:

1.列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明白要考察的知識點;

3.按照這類知識點的做法,拿筆寫下去,不斷將條件應用進去(直接或者利用條件推出新條件);

4.每推出一步都要檢查上一步是否能推出下一步;

5.做完題目後進行總結和思考,看自己的步驟是否完善(每應用一個定理或者推論,一定要列出來,然後寫明通過什麼定理得出你的結論);

6.將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總結出來,寫在自己的本子上並記在腦子裏。

如何考試

在應試教育體製下,對於同學們來說,真是“分分分,我們的命根”,也正是由於我們被灌輸了這個觀念,學習成績才成了重擔,原本學習的樂趣成了不斷追逐成績的重擔。失衡的心態帶來了學習上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考試是一種技巧,很多同學掌握的知識點並不比其他人少,認真程度也一樣,可就是成績比別人低,這不是因為不聰明,而是因為不了解考試技巧。這個技巧,你一定要了解,它可以幫助你提升不少分數。

怎麼在相同的考試時間內得到更高的分數呢?這裏我給大家介紹一個試卷答題的優化方法:圈地法。

圈地法,不是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而是像圈地一樣將分數一點點地圈到自己手中,這要求我們答題時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層次地將分數一步一步拿到手。這裏的分層次得分,要有一個舍棄的心理。舍棄並不是放棄,相反是為了更好地得分。

考試中遇到難題或是拿不準的題目時,可先把它擱置,做後麵的題目,將試卷中你會的題目都做完之後,返回來再去考慮這些擱置的題目,這便是一層或兩層的“圈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