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明知不對,可為什麼總是管不住自己(3)(2 / 3)

盡量不生氣、不憤怒。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曾做過一個“汽水”的實驗,他將幾支玻璃管插在0℃的冰水混合的容器裏,借以收集人在不同情緒下呼出來的“汽水”。結果發現,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澄清透明、無色、無雜質;生氣時,則會出現紫色的沉澱。更要命的是,將生氣時冷凝的“汽水”注射到健康的白鼠身上,幾分鍾後,白鼠居然死了。由此可見憤怒的可怕。那怎樣控製自己的憤怒呢?給你介紹幾個小方法。

數數法。這個方法最簡單,當你感覺自己將要生氣時,立馬給自己下命令:數數。此時你便從10開始,倒著數,一直數到1。這樣做你的情緒便得到緩和,即使再發火也不至於那麼強烈。你也可以找個搭檔,一旦你們兩個中的一個生氣時,另一個人可立即提醒你。

情緒宣泄法。當你產生負麵情緒非常憤怒時,你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宣泄出去。要注意,你可不能選擇打人,比較好的方式是在操場、小區空地或者其他空地上瘋狂地跑幾圈,跑完後你的情緒就會得到宣泄。當然,有時候受天氣和地點影響,你可能不便跑步,那就在室內做俯臥撐。做俯臥撐時你不需要注意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你隻需瘋狂地做,加快頻率地做,讓自己情緒宣泄即可。

轉移注意力。當你產生負麵情緒時,可以通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來降低負麵情緒對自己的影響。你可以看一些喜劇電影、幽默劇集,也可以讓自己做一些不用大腦思考的工作,嚐試著分散注意力。譬如,一旦生氣或受委屈了,我比較喜歡通過寫字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嚐試著與父母分享你的喜怒哀樂。讓父母走進你的生活,讓他們了解你,而不是將自己封閉起來,一味地抱怨不會讓他們了解你。如果你始終關閉自己內心那扇門,他們無論如何也走不進去。所以,主動些吧。

學會體諒和寬容別人。“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能夠啟人心智的話。麵對別人對你的誤解和傷害,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要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讓對手恐慌;更重要的是,石縫裏長出的草最能經受風雨。風涼話,正可以給你發熱的頭腦“冷敷”;給你穿的“小鞋”,或許能讓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給你的打擊,仿佛運動員手上的杠鈴,隻會增加你的爆發力。倘若你睚眥必報,隻能說明你無法虛懷若穀;以牙還牙,也隻能說明你的“牙齒”很快要脫落了;血脈賁張,最容易引發“高血壓”。

你看得清“虛擬世界”的自己嗎——網絡成癮

對話和博士

我是虛擬世界的“神”

2009年,一位湖北的媽媽帶著孩子來北京參加一個戒網癮的訓練營。一次偶然的機會,這位媽媽帶著孩子來到了北大,我和他們做了一次交流。孩子馬上讀高三,家境很不錯,但是沉迷於網絡,天天去網吧。通過交流得知他當地有一個將近200人的網遊小隊,他是副隊長。跟孩子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幾乎不能分清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他告訴我玩網絡遊戲可以掙錢,他們小組每年能夠創造幾千萬的價值,不過隻是遊戲幣,沒有兌現成人民幣。虛擬的網絡讓孩子對錢完全沒有概念。當我問,既然你們那麼能掙錢,為什麼每個月還要從家裏拿錢玩遊戲時,他又開始支支吾吾了。更要命的是,他們的隊長由於長期泡在網吧玩遊戲已經住醫院了,而他依舊沉浸其中,沒有一點反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