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七:改變態度,從而改變未來。人生道路上,難免有挫折,既然這是不可避免的,何不嚐試著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從而改變挫折呢?
一個女兒對父親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麼艱難。她不知該如何生活下去,有點自暴自棄了。她已厭倦抗爭和奮鬥,好像一個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
她的父親是位廚師,他把她帶進廚房。他先往三隻鍋裏倒入一些水,然後把它們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裏的水燒開了。他往第一隻鍋裏放些胡蘿卜,第二隻鍋裏放入雞蛋,最後一隻鍋裏放入碾成粉末的咖啡豆。他將它們放在開水中煮,一句話也沒有說。
女兒咂咂嘴,不耐煩地等待著,納悶父親在做什麼。大約20分鍾後,他把火閉了,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後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裏。做完這些後,他才轉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麼了?”
“胡蘿卜、雞蛋、咖啡。”她回答。
他讓她靠近些,並讓她用手摸摸胡蘿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一隻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她看到了煮熟的雞蛋。最後,他讓女兒品嚐了香濃的咖啡,女兒笑了。她怯生問道:“父親,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笑了笑,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之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髒,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髒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後,它們反倒改變了水。
其實在生活中,有的人像胡蘿卜一樣,開始毫不示弱,但經曆了挫折後,便變得脆弱了;有的人則像雞蛋,原先是“膽小”的,但是經曆了失敗與磨難後,變得十分堅強;另一些人,則像咖啡,不僅戰勝了挫折,還將挫折轉變為踏腳石,走向成功。
麵對挫折,你是胡蘿卜、雞蛋,還是咖啡?
努力了,為何沒有好成績——學習方法
對話和博士
付出那麼多,卻看不到收獲
和博士:我現在讀高二,成績中下。我一直很努力,很想提高自己的成績,我比別人付出得多可卻收獲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我初中時成績非常好,每次考試基本上都在班級前三名。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我考重點高中沒什麼問題。可是,我中考沒考好,隻是勉強過了分數線上了這所高中。我給自己打氣,希望自己在高中可以學得好一些。高一期中考試,我考了班級的十多名,還算可以,但我覺得我本來可以考得更好的。我很努力地學,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是期末考試,我發現自己沒有進步,還比上一次考試跌了幾個名次。我不知道自己哪裏出了錯,我覺得自己已經夠努力了,考試卷子上每一道題我都會,但是我不知道考試時是怎麼了,會有那麼多失誤。我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麼沒用,考這麼差?
難過中……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一則寓言,是說有兩隻螞蟻想翻越前麵一堵牆,尋找牆那邊的食物。牆長有二十來米,高有近百米。其中一隻螞蟻來到牆前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於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它卻並不氣餒,它相信隻要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它更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就會距離成功越來越近。每次跌下來,它都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又開始向上爬去。
而另一隻螞蟻沒有急於行動,而是觀察了一下,決定繞過這堵牆。很快,這隻螞蟻繞過牆來到食物麵前,已經開始享用了,而那隻螞蟻還在不停地跌落不停地重新開始。
愛迪生有一句大家熟知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這句名言卻被絕大多數人長期誤讀。很多人的理解就像第一隻螞蟻,非常的執著,決不氣餒,隻要肯努力,就一定能翻得過去,一定能成功,可結果並非想象的那樣。很多人隻理解了這句話的前半句,但是忽略了最關鍵的後半句:“但這1%的靈感遠遠比99%的汗水重要。”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就像第一隻螞蟻,沒有弄清楚自己的問題,隻知道自己成績沒上去是因為有不理解、不會的內容,自己需要努力,更悲劇的是他們也從老師、父母和同學那裏得知“別人比你還努力”,於是就更加班加點地努力了。可結果,就如同第一隻螞蟻一樣。
成功除了堅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進步來得比想象的更快。不了解自己,不尋找適合自己前行的方向,盡管很努力,並且付出了艱辛,可最終還是不會成功的。
學習方法的秘密
秘密一:留給自己思考總結的時間。進入中學尤其是畢業班,學習強度非常大。在一些重點中學,一些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在13~15個小時,基本上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學習,甚至周末,還要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我想問下,這樣一來你還有多少時間用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