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隻代表你在知識掌握上比別人好些,在考試中你發揮得更好些。然而,我們常常被誤導,比如,學校選舉三好學生、選舉班幹部之類的,全是以成績為導向,似乎學習好就意味著這個人是優秀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有些學生喜歡稱某些學習好的同學為“高分低能兒”,言外之意是這家夥除了學習真的沒什麼可以拿出手。這種說法固然有些片麵,但至少反映出有不少同學的確是這樣的,為了考取更好的成績,除了學習其他事情都不關注。殊不知當你取得了暫時的成績時,也為未來埋下了隱患。由於中學完全是以學習為導向,學生對社會道德、人際相處、團隊合作等完全沒有意識,結果很多同學考入大學後,卻不能適應大學生活。
你的價值是什麼
你是否有這種心態: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考試。絕大多數同學把學校裏學習的知識當成應付考試的工具,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對於理科生來說,什麼曆史、政治那都是浮雲;對於文科生來說,什麼物理、化學那都是浮雲。每年,在博雅領袖營開營介紹北大曆史時,問及1895年和1898年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時,居然很多同學不知道,甚至有些同學說是不是“文化大革命”!
說實話,我最想在全國號召的一件事情是把曆史當做一門必修課,一個人怎麼能忘記自己的曆史呢?更可悲的是現在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曆史的了解比我們還清楚。忘本是最可悲的事情!一個人要成才,更不能忘記自己國家的曆史。
在哲學課本中,我們學過“價值”的含義,指的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你還記得嗎?不要告訴我它僅僅是你考試的內容!
你是否思考過自己的“價值”?我知道很多同學經常說這個好,這個有用,那個沒用。但是,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有用、是否有價值?有位同學告訴我:“我覺得我還是有價值的,如果沒了我,我的爸爸媽媽會瘋掉,他們會傷心死的,可見我對他們還是很有價值的。”我聽了這個回答真是哭笑不得,自己的價值僅僅如此嗎?
哲學課本告訴我們,人的價值在於創造,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原來價值並不僅僅是要滿足自己,還要滿足別人。從這點來說,你可以思考下,自己成長過程中曾經做過多少對別人有幫助、有意義的事情。
在學校,不應全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將來你總不能告訴別人,我會考試,我成績好。在我看來,在學校裏你應該學習的兩件事:遵守秩序(規則)和友好合作。我們常常抱怨交通多麼混亂、紀律多麼糟糕,說白了是自己的秩序(規則)觀念不強。我們渴望與人相處,卻又沒法子讓自己與人更好相處。
成績之外還有什麼,這是你要好好思考的事情,至少讓自己做個有用的人,至少要想想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想你一定聽別人講過無數次中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和素質,我不囉嗦什麼大道理,隻希望你想想自己需要往什麼方向努力。
尋找你的優勢
一個人優秀有什麼標準嗎?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將人類個人優勢歸結了6大類24小類(見表1-5)。不要吃驚,沒打算讓你全部具備,給出一個標準是為了讓你向它看齊,有個努力的方向,做事也有個衡量。
表1-5 人類個人優勢表
成績並不代表全部,它也不是證明你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在學校到底該學些什麼,我們的價值到底是什麼,這都是我希望你能好好思考的。雖然在前邊講了不少,但還是希望你能從自身出發,切實地思考下。我幫你設計了三個表格,每個表格都很清晰,你看了就會明白。
你沒什麼可以自負的,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你可以參考這個建議:你的眼睛隻會看到你想看到的,請用一種學習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世界吧。
首先,思考下你對成績的看法(見表1-6)。
表1-6 成績思考表
其次,利用“人生價值思考表”思考下你對自我價值的看法(見表1-7)。
表1-7 人生價值思考表
最後,通過“提升個人優勢的激勵表”確定幾項你打算努力提升的個人優勢(見表1-8)。
表1-8 提升個人優勢的激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