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選擇,生活中有很多的選擇,如事業與家庭、金錢與愛情、前進與後退﹑堅持與放棄﹑得到與失去……麵對各種抉擇,人們往往會矛盾彷徨,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學會選擇,往往需要一定的智慧。可惜好多人在明白什麼是正確的選擇時,往往已經太遲了。人生路上,關鍵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要結合自身素質和條件﹑興趣和特長,去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如果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那麼人生旅途就會少許多的煩惱和遺憾。
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在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外,還要注意處世方式。低調做人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些過於“聰明”的人總想讓自己才華畢露,所以隻要遇到一展才華的機會,就不會放過。他們會把微小的才幹也顯露出來,使它成為自己身上的發光點。他們覺得自己的“卓著才能”顯示出來,才能夠令人震驚,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在美國找工作。有個“嚇人”的博士頭銜,求職的標準當然不能低。然而沒想到的是,他連連碰壁,好多家公司都沒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去求職。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大材小用,但他仍然幹得認認真真,一點兒也不馬虎。
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不是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的。這時他才亮出了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稱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提出一些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要強。這時他亮出了碩士證書,老板又提升了他。又過了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祥,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這時老板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麵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這位博士最後的職位,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標。
這個博士的做法是聰明的,他事先低頭,然後尋找機會全麵地發展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刮目相看。可見,越是有涵養、穩重的成功人士,越懂得保持低調,放下自己的身價。古代人也同樣如此。
張良的祖上是韓國人,他的祖父張開地是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哀王時期的相國,而父親張平則是韓厘王、韓悼惠王時期的相國。後來,秦滅韓之後,張良遣散300家僮,變賣了自己的所有家產,用來收買刺客,為韓國報仇,結果刺殺未遂。秦王大為震怒,命令在全國各地大舉搜捕,捉拿刺客。無奈之下,張良改名換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躲藏起來。張良的流亡生活就此開始了,這可是他人生的低穀。
張良在下邳,不敢讓人知道行蹤,心中的抑鬱難以舒展,於是就喜歡去住所附近散散步。有一天,他閑逛漫步,走到一座橋上,迎麵走來一個穿布短衣的老者。張良側身讓老者先過,誰知,那個老者走到張良跟前時,竟然故意將自己的鞋子丟到橋下,並且還毫不客氣地喝令張良:“小子,下橋去把我的鞋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