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有限,我們沒有多少機會重新來活。每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以及那些中途調整職業的人,都必須作出一項重要決定:你將選擇什麼行業去發展?而這不是一個輕易就可以作出的決定,它關係到我們以後的人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萬無一失。總之一句話:與時俱進,時刻準備。
小吳學的是工商管理,而且口才不錯,很快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她覺得工作枯燥無味,於是辭去了現在的管理工作,到一家電腦配件公司做銷售。可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又辭職了,因為她根本沒有為新的工作作好相應的準備與心態調整。一天,公司來了一個客戶,需要一種型號的電腦配件產品。於是經理讓她到公司倉庫裏去拿,當她到倉庫時才發現那個型號的產品比較重,她搬起來非常吃力。於是她拿起電話就撥到公司說:“太重了,找個人來幫我。”結果接電話的是經理。不到一分鍾,經理親自到倉庫把產品拿給了客戶,並且批評了她幾句。下午,她就辭職不做了。原本做管理工作的她,還沒有準備好從管理崗位換到被管理崗位,有這樣的心理落差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實,很多人都不可能在一個公司甚至一個行業中工作一輩子,要走向成功就要抓住機會,適時調整,作好準備。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場上,有人過於驕傲,當受到打擊時便一蹶不振;有的人因自己專業知識、職業技能不如其他人,職場工作屢次受挫,過於自卑,往往不能適當地向用人單位展示自身所長。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我們作出正確的決定。除了要調整好心態之外,我們還要不斷學習,充實、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有,一個人的成功和能力是分不開的,包括專業能力、係統的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社交與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我們應積極鍛煉各種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最後,別忘了,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體魄是成功的基礎,它能保證我們有更充沛的精力來服務於重要的決定。
工作是人們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因此,對未來行業的選擇意義重大。雖然我們的擇業意識在不斷提高,但麵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和風雲變幻的經濟環境,我們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形勢的變化。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對你而言,你所做的工作選擇是正確的概率大概是百萬分之一。如果你認為你的第一個選擇是正確的話,那麼就表明你是十分懶惰的。因此,你必須通過大量地、不斷地搜尋和轉變,才可能發現一條從心理上和經濟上都令你滿意的職業發展道路。”
社會的迅速發展為擇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選擇正確的道路,作出正確的決定,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作好相應的準備。要充分認識現代社會對個人心理知識、能力等各方麵的要求,方方麵麵都要準備好,這樣才能選對行業,從而走向成功。
第五節 找到那個能讓你成功的行業
拿破侖說過:“世界上本無廢物,之所以成為廢物,隻是放錯了地方。”大家都在職場中打拚,有的人能功成名就,有的人一直默默無聞。對於很多人來說,“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成功的行業”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很少人在意這些東西,大都是自由放任,到哪裏就是哪裏。
“我能在哪個行業裏作出成績,在哪個行業裏能獲得成功?”不是聽別人說什麼,而是要自己心裏有數。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才能走向成功,隻有自己最清楚。搖擺不定的人永遠都是迷途羔羊,他們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實,不必看輕自己,要相信隻有自己才明白自己最擅長什麼領域。人隻有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才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從而徹底地掌握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是前提,你可以自由控製發展,這樣你才可以更好地發揮你的能力,突出你的優勢,有的放矢,運用自如。
從前,在法國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獨自流浪到他鄉去找父親生前一位富貴的好友,希望他能為自己安排一份謀生的差事。父親的好友問他:“年輕人,你有什麼專長,擅長做什麼?這樣我才知道安排你進入什麼行業。”年輕人羞愧地說:“我覺得自己一無所長,想做很多事卻都不敢去做,所以遲遲找不到工作。”父親的好友說:“先寫下你的地址吧,等我給你找到活兒了通知你。”年輕人把自己的住址寫下,剛想轉身離去,卻被父親的好友攔住。這位老人緩緩說道:“年輕人,你怎麼說你沒有特長呢?你的字寫得多好啊!”年輕人略顯詫異:“字寫得好也算是特長嗎?”“當然了,這世上隻要你有一樣事情做得好,那就是特長,字寫得好當然也算了,任何你擅長的事都是你事業成功的資本。”
年輕人聽完後大受啟發,他發現了自己的特長,自信心大大增加。很快他的特長發揮了作用,他在一所中學找到了一份老師的工作。他開始越來越注意自己擅長什麼,天賦在哪裏。年輕人慢慢發現自己擅長文學方麵的創作,並開始發揮這個特長,走上了文學之路。他就是法國鼎鼎大名的作家大仲馬。
很多人隻會羨慕別人的成功,歎息自己沒有那樣的天賦,卻不懂得人各有長,一味地模仿、複製別人不可能獲得長久的成功要認真分析自己最擅長什麼,什麼能力最強。所以說,人一定要有自信去發現自己的長處,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有擅長的事,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特長所在,才能找到能讓你成功的行業。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生於意大利摩德納市郊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當過麵包師,母親是雪茄煙廠的女工,但他們都酷愛音樂,他的父親還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業餘男高音。帕瓦羅蒂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他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驚呆了醫生和父母,因為他們從未聽過如此高亢嘹亮的哭聲。帕瓦羅蒂早年做過小學教師、保險推銷員,但他從未中斷過對歌唱藝術的追求。他沒有像父母一樣,把自己的音樂天賦當做是工作之餘的自娛自樂,他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領域,在哪個領域裏他才能成功。26歲的帕瓦羅蒂在阿基萊·佩裏國際聲樂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就在同一年,他首次踏上了歌劇舞台並成功演出,從此便開始了他光輝燦爛的歌劇生涯。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帕瓦羅蒂說:“我認為生活在音樂裏的生命,是一段美麗的樂章,我的一生就是要奉獻給音樂的。”
“我究竟擅長從事什麼職業?”這是我們在選擇行業時要思考的問題。也許答案不一定很明確,因為大多數人不見得像帕瓦羅蒂那麼幸運,幾乎從生命的第一刻就發現自己擅長什麼。很多情況下,我們要經過一番輾轉,才能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劉翔是跨欄冠軍,喬丹是飛人,巴菲特是股神……他們之所以成為名人,就在於他們都是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他們能夠找到能讓自己成功的那個行業。
我們作職業規劃的目的,不是要你變成另外一個人,別人能成功的領域不一定適合你。搞清楚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麼,怎樣成為最好的自己,才是我們規劃人生的初衷。從事自己擅長的職業,會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會讓自己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但是我們每天都在忙東忙西,很少能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問題。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每個人的性格也不同,因此每個人的特長也大相徑庭。不要羨慕別人的長處,不要絞盡腦汁地琢磨怎樣在他所能成功的領域複製成功,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最近團購日漸紅火,團寶網、拉手網、24券、滿座、糯米等團購網站風起雲湧。分眾傳媒每天覆蓋2億多上班族,條件充分,做團購網站再適合不過了,但是董事長江南春多次聲明不會做團購,他解釋說:“分眾傳媒所經營的媒體網已經覆蓋100餘城市、數以10萬計的終端場所,日覆蓋超過2億的都市主流消費人群,若分眾傳媒涉足團購,必定會給團購市場格局造成一定的衝擊。”重要的是,分眾傳媒不會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分眾傳媒會選擇播放團購公司的廣告,幫助他們開發用戶資源,同時也分享了團購市場高速發展的價值。團購網站每月的廣告投放額達上千萬元,這可是廣告界的一塊肥田。而這正是分眾傳媒最擅長的經營領域。
一個人可能喜歡很多事情,正所謂愛好廣泛,但是並非所有愛好都是擅長的。隻有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才能在這個行業更好地發展,才最容易成功。有的人、有的企業就是因為不顧自己的客觀條件,不仔細分析市場,盲目地把市場機會完全等同於自己的機會,結果走了彎路,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分析你擁有的經驗,會讓你在很多事情上得心應手,助你更快地走向成功。
聰明的人總會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懂得揚長避短,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否則就算我們再努力,頂多也就是不會被別人落下太遠,要想出人頭地、獲得成功,則是很難的。
第六節 明確自己的行業定位
波譎雲詭的職場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未來也充滿了各種新的變數。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使自己穩定下來。如果你不主動定位,就會被別人和社會“定型”。一個人無論年齡多大,在職場中工作多久,他真正的職場人生是從行業定位開始的,以前都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一百個人中,可能隻有一兩個人清楚自己的一生要做什麼,並且有可行的計劃,去有力地實施,他們都是各行業的領導者。如果你還在不停地奔走,沒有什麼大的發展,那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行業定位了。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如何實現自己的計劃,有多少途徑來實現自己的計劃,這些是我們在踏入一個行業前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準確把握自己的行業定位是作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鏡子和尺子”,可助你看清自己的職業傾向,指導未來五至十年的職業積累和發展,也可以解決“什麼行業適合自己”的問題。若想在職場中占得一席之地,最根本的就是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隻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職業規劃,並且清楚自己的職業定位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職場之路。確定了行業定位,還需要針對這種定位製訂明確的、可實現的目標和計劃。
李平是某名牌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今年快30歲了還沒有找到自己要做的行業。他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軟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但是由於大學期間他每天對著電腦寫程序,日複一日,已經到了麻木的程度,現在在電腦前已經沒有創意和靈感了。所以,在第一家公司隻堅持了一年,他就幹不下去了,辭職離開了。後來,他應聘過其他行業的不少職位,但都沒有成功。他是名牌大學畢業,學的又是熱門專業,應聘與專業無關的工作職位卻又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這就導致許多用人單位都擔心他轉了行後是否能夠堅持下去,所以都沒有給他很好的機會。周圍的朋友都勸他別折騰了,還是從事老本行,省時省力的不是很好嗎?幾經輾轉,他進入了一家大型IT公司,主要工作仍然是軟件開發。雖然這次職位有所提升,是公司的開發主管,但是,這並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新的靈感,隻是工作環境、合作團隊發生了改變,從第一家小型軟件公司換到了合資上市公司。對於這些改變,他仍不滿意。幾個月後他決定辭職,這次辭職後他沒有太在意周圍人的說法,對職業定位迷茫的他希望能夠用一點時間好好思考,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重新進行定位。
行業定位的確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一個職場人士都必須謹慎對待。定位時我們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興趣在行業選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行業恰好符合自己的興趣,那他的全部才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能長時間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狀態而樂此不疲;反之,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行業毫無興趣可言,試問他在這個行業能堅持多久呢?
再次就是要認識自己的能力有多高,有多大力量就辦多大事,充分了解和認識自己的能力會讓你在定位的時候不會“跑偏”,既避免了大材小用,也提醒自己不要太高估自己。做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影響自己行業定位的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自己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能在不同的行業找到自己的天地,如果你的行業和你的性格嚴重不符的話,你工作起來會覺得力不從心。例如,讓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人去做推銷或去賣保險,可能他連別人的大門都不敢敲,那他怎麼從事這個行業,怎麼在這個行業有長遠的發展呢?也許你會說人都有開始嗎,經過一番鍛煉後也一樣可以。如果是這樣,恐怕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了。精力分散,隻會導致自己失去優勢地位。與其這樣,還不如找一個適合自己性格的行業,做起來更得心應手。
趙梅從財經學院畢業後選擇去國外進修三年,回國後在一家跨國公司從事著自己很感興趣且專業對口的財務管理工作。雖然隻是助理工作,可是她做得很舒心,工作效益也不錯,一年了幾乎沒出過什麼錯,深得經理的重視。而且她個性鮮明、開朗大方、心思細膩,和同事相處得也很融洽。她對自己的財務管理能力很有自信,也試著請求領導讓她獨立負責一些財務工作,以鍛煉、提升自己。就這樣,趙梅在工作兩年後就升為財務部門的主管,把自己的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
領導都說小趙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主管,將來一定大有作為。她之所以能使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是因為她給自己的行業作了明確的定位。你定位準確,合適的用人單位就會招聘你,你的上司也會有心培養你,你的所有關係也都會有意無意地幫助你。職業中的誘惑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多,如果你不能給自己正確定位,那麼就有可能錯失良機,從事不適合自己的工作。
有句話這樣說:“有了定位,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漫無目的的飄蕩終歸會迷路,你內心那座無價的金礦,也終因不開采而與平凡的塵土一樣。”定位準確,你的職業生涯會有持久地發展。很多人事業上發展不順利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選擇了並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很多人並沒有認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誰,適合做什麼”,也因為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而無法體會如願以償的感覺。要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就要做什麼樣的打算和計劃。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其發展規劃也不相同,從而也會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時時為自己的事業作不同定位的人,因此才能持久發展,逐步走向成功。
隻有在準確定位的前提下選擇職業才會有可持續發展。許多人往往都處在一種定位模糊、目標不明的狀態,對於“自己能幹什麼”、“想從事什麼行業”等問題,他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就意味著找錯了大方向,走了彎路,這樣的話改變起來很難。作好行業定位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至關重要,這個定位必須是經過認真分析的,它的每種結果都必須是認真評估,符合自身特點與實際情況的。隻要你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能夠準確定位、明確職業規劃,並且具備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你就可以輕而易舉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時堅持選擇的方向,充滿信心,並願付諸行動,那麼你就一定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第七節 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並不理想或專業不對口,這些都不影響你的成功,關鍵在於你選擇的工作是否有發展前途,職場前景是否廣闊。不論是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還是重新選擇職業的過來人,學會考慮得多一些,思考得深遠一些,職場生涯一定可以走得更長遠。
在求職時,人們看重薪酬期望是正常的,但是想要有“錢途”,注重行業的發展前景和用人單位的背景更重要。有眼光的人不僅盯著高薪酬,他們更注重公司的發展潛力、一份工作的前途。沒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就算誘人,也無法改變窮途末路的命運。在這樣的工作上浪費時間又有什麼意義呢?
劉洋馬上要大學畢業了,找工作成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這個月他參加了招聘會,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招聘,究竟選擇什麼行業呢?這讓他很苦惱。他學的是物流專業,和他專業對口的隻有幾家快遞公司。劉洋起初表示他不想去快遞公司,雖然其中不乏中外合資的企業,但一聽去快遞公司工作,別人都覺得隻是個送快遞的,他的心裏就直犯嘀咕。而同專業的趙英華依然決定去應聘快遞工作,她說:“開始我也在猶豫,搞不清楚這個行業到底好不好。後來經過多方了解,我發現,物流行業目前在國內是朝陽行業,而且他們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還不錯。雖然剛去公司可能得從基礎做起,但這一點並不十分重要。我重視的是這份工作有沒有發展前途。我應聘的這家公司對每個職位都有合理的晉升規劃,比如你最初做快遞員,有了一定基礎後可以做銷售分析師、路區銷售代表、全國客戶及業務發展專員、全球大客戶經理,這樣一步一步地發展。”
這家快遞公司計劃經過兩到三年的時間對應聘人員進行培養,讓這些人可以成長為企業中層管理的後備人員。該公司領導表示,其實說起送快遞,許多人都有誤解,快遞不是簡單的拿貨送貨,要懂一些運籌學的知識,要懂得高效率的溝通,外語水平也要高。快遞行業在國外發展得已經非常成熟了,甚至成為了支柱型產業。隨著全球化的擴大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的快遞行業和物流行業正發展得越來越好,前景不可估量。某些國際知名快遞公司的職業發展空間也十分巨大。
所以說,就業不是找一份薪資還不錯的工作就可以了,因為你的職場生涯還要繼續向前走,要能夠長遠地發展。就業需要進行觀念的轉變,在看“錢景”的同時更要考慮這份工作的未來發展怎樣,一時的“錢景”在你的職業生涯裏不算輝煌,一份有前途的工作才能讓路走得更長遠。
秦駿驊大學畢業後來到了中興工作,當時有幾家公司的條件待遇都比中興要好,但是當年中興是中國最早提出國際化戰略的企業之一,為了加快海外市場的發展速度,中興開始選拔優秀員工到海外工作。秦駿驊心裏清楚這是自己事業發展中不可多得的機會,雖然暫時職位低、待遇低,但是隻要肯努力,在中興一定會有長遠的發展,他有這個信心。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被公司派到巴基斯坦負責CDMA項目工程的開通維護。而今,在中興,他帶領的團隊有100多人,正在負責一個總價值近四億元的大型項目。
“整合全球資源,積極選擇、認真培養、放手重用年輕人的思路,已融入了公司的核心文化。”這就是中興吸引人才的根本所在。現在許多求職者在找工作時都越來越重視持續性的發展,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公司。的確,在這樣的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對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應聘者注重職業前景,用人單位在招聘策略上也有所調整。一方麵,用人單位對人員的招錄更挑剔了,條件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麵,他們也大力宣傳企業及其行業的發展前景,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
小嚴參加工作已經三年了,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國企做庫管員。這份工作輕鬆自在,工資高待遇好,他很得意,別人也很羨慕。可是三年後,他還是庫管員,和他同時入職的幾個同事都已經做了小組長。而當時工作不如他的同學現在升為經理的、自己開公司的、國外進修的不在少數。小嚴的職場發展前景不是很樂觀。現在他已經辭職,決定找一份發展空間較大的工作,他說:“現在我找工作,職業前景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嚴的翻然醒悟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未來局限於眼前的利益,一定要能夠洞察出一份工作的發展空間。有的時候選擇行業的確有一定的難度,比如,一些特定的行業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可能一開始工作時沒有非常好的發展,慢慢地才會發揮出潛力來。這就需要認真調查分析了。
我們在選擇工作之前,都要問一問自己:我所選擇的這個行業、這個職位的前景在哪裏?從實際生存來看,在選擇職業時,考慮“錢景”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地重視“錢景”而忽略自己的職業前景。理想的職業應該是既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又能不斷提供成長機遇。
第八節 獲得更多的行業知識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甘於現狀的職業生涯就如一隻不再前行的船,再也無法追上時代的潮流。職業生涯的發展就像高樓萬丈平地起,隻有打好基礎,並不斷地積累,才能建設起事業的大廈。競爭激烈的職場對於各種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你的行業知識麵太窄,那麼擇業時你便沒有競爭優勢,實際工作時也會影響自己的創造能力。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職場中所有的經驗都是積累而來的。在你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每經曆一件事情,你都有一次極好的直接學習的機會,來為今後的發展積累財富。不斷吸收行業經驗是必不可少的。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任何一個職場中人除了要精通自己專業範圍內的知識,並在實際中有效地應用外,還要了解並掌握與本行業相關、相近的若幹專業知識和技術,也就是要拓寬知識麵。俗話說,萬物皆有可學,事事皆有學問。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在麵對一個行業的時候,有意識地從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增長你的經驗和智慧。
老錢原來是一家工廠一名普通的檢修工,年輕的時候家裏貧窮,沒有條件上大學,18歲的時候他就到這家工廠打工,一幹就是20年。後來,工廠裏來了許多大學畢業生,他們掌握很好的專業知識,但是老錢的工作業績絲毫沒有被埋沒。老錢深知自己的專業水平不如那些大學生,許多新的機器型號自己都沒有接觸過,所以必須認認真真地做每一項工作,從中學習專業知識。於是老錢就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努力學習,對每一台新機器從說明書開始到每個零件他都認真研究。同時他還積極學習一些新的操作技術,以前的機器都是人工操作,現在都是電腦係統操作,老錢知道:若不想被淘汰出局,全麵地學習新的行業知識是必須的。老錢找來各種業務書籍,認真鑽研,仔細記錄,如遇到問題,他就虛心請教,不論何時何地,直到把問題弄懂。整個行業有什麼新的動態、新的技術,他都及時關注。就這樣,隻要一有時間,老錢就惡補科學文化、專業知識,鑽研如何提高工作技能。三年以後,這家工廠改革成股份公司,許多人都離開了,但是老錢表示他仍然要留在這個行業裏,他覺得自己在這個行業裏越幹越舒心。如今45歲的他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他一直這樣說:“自己技術再好,渾身是勁也不能完全派上用場,隻有讓更多的人掌握了技術,公司才會發展得更好。”在他的帶領下,大家都積極學習,不斷提高,公司業績在同行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