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麵對選擇,心中清明
漫漫人生,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一個生存於大千世界的人,必須麵對許多的事或物,又常常需要從中作出一些選擇。人生隻有一件事不能選擇——就是自己的出身,其他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選擇得當,前路一帆風順;選擇不當,旅途磕磕絆絆,甚至會把你搞得灰頭土臉,於是便生出“悔不當初”的感慨。要作好人生的規劃,選擇尤其重要,當我們麵對各種選擇時要做到心中清明,要清楚自己的選擇。
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薩特說過一句富於哲理的話,他說:“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人沒有不選擇的自由。”這位大師的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生處處有選擇。我們每天都麵對各種各樣的選擇,當我們麵對一件事情、一種生活狀態、一種職業時,我們可以作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使我們的生命走向不同的方向,從此產生不同的命運和結局。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頭饑腸轆轆的毛驢一直叫,想要吃草。這時它發現自己的左右兩邊各放一堆青草,毛驢高興壞了,但同時它也困惑了,要先吃哪一堆呢?毛驢猶豫不決,它剛要吃左邊的草,可是想右邊的草一定更好吃,於是它又走到右邊,剛要下口覺得左邊的可能更新鮮。就這樣,毛驢一直猶豫自己的選擇,最後在來來回回中餓死了。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麵對選擇時,心裏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今天有一個想法,作這樣的選擇,明天又有了新的想法,選擇就跟著改變。其實人生中可以選擇的機會是有限的,麵對選擇我們首先要做到頭腦清醒,心裏清楚這樣的選擇意味著什麼,選擇以後形勢將會怎樣。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卻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來回應。我們能夠在困苦中求生存,能夠克服障礙,是因為我們都有自由意誌,有選擇的自由與權利,因此我們能安然麵對逆境,戰勝逆境。一個在職場中獲得成功的人一定是個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一定是善於選擇的人。在作選擇的同時也意味著許多東西應該放棄,這樣更有利於你朝著自己選擇的路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就像林肯說的那樣:“所謂聰明的人,就在於他知道什麼是選擇。”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發現許多人這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們麵對選擇時舍不得放棄其他機會,麵對不同的機會時不知道如何選擇,就在這猶猶豫豫中虛度自己的一生。
小李畢業於工商管理專業,他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愛說話,也不太善於交際。他畢業後在一家金融公司實習過將近一年,主要工作是寫些企業製度、方案等,這類工作也是比較適合他的性格和所學的專業的,所以他的工作一直很順心。可是後來公司經營出現了問題,效益下滑。沒辦法,他換了一家培訓公司做銷售,小李對這樣的選擇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想通過在培訓公司做銷售,改變自己的性格,以後找到一家公司做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是培訓方麵。
做了大概一年多的銷售工作後,他的收入較過去多了許多,所以他現在不知道自己應該是直接去做人事,還是繼續做銷售?做銷售的收入比較可觀,而且職業規劃期比較短,短時間內就能得到職業晉升。但銷售似乎不是適合自己的職業,他不太喜歡整天與人打交道、應酬。他是那種很平淡、沒有強烈欲望的人,喜歡安靜地工作,按自己的計劃做事。所以小李不知道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
於是小李向一位職業規劃師求助,規劃師給他的建議是:“不同的選擇會把我們帶向不同的路途,帶向不同的終點。在作選擇之前,問問自己的內心,我要的是什麼?盡量讓頭腦保持清醒,對於每一種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是什麼,要做到心中有數。問問自己,這兩種結果哪一種是自己願意接受的,哪一種是不願意接受的,甚至會讓自己感到難過的。”其實小李還是比較喜歡人力資源的,想把人力資源做精了,幾年後成為這方麵的專家。其實他已經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隻要堅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完成自己的職業規劃。最後,規劃師提醒小李:“如果你真想要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而且能夠遇到精通於此的上級和同事,同時又能提升自己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那麼你也可以選擇去從事這樣的工作,而收入也會隨著你的經曆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斷提升,所以合適的機會和合適的企業是你要著重考慮的。”
許多年輕人充滿激情,但往往徘徊於抉擇的岔路口,時間從身邊匆匆流過時,沒有堅持自己的選擇,而麵對機會時,將失敗的緣由歸結於天時地利人和的不協調。選擇了一條道路,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如同無法改變歲月流逝一般,你也無法改變選擇的初衷,所以,隻要有堅定的生活信念,並企盼這一選擇有美好的結果,無論所選之路上是鮮花還是荊棘,就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
麵臨選擇時,無論選項多少,人總是很容易迷茫,總想著還有更好的選擇。盡管認真地選擇並不能保證結果如願,然而我們仍應麵對自己的選擇,這不僅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更是對自己信心的肯定。人人都會麵對各種痛苦的抉擇,就如同掉到河裏一樣,除了遊上岸不至於淹死外,別無生路。如果作出了選擇,想一想在麵對結果的時候,自己會不會後悔沒有選擇另外一個。如果不會後悔,那麼你的選擇就是正確的;如果可能後悔或者感到遺憾,那麼你的選擇就是錯誤的。
麵對生活、事業的一次次選擇,我們的角色也在一次次變化。做好人生的選擇題不是那麼容易的,大多數人在做人生的選擇題時經常是暈頭轉向的,所以在麵對選擇的時候,要心中清明,經得起誘惑,隻有不被誘惑,才看得準答案,不至於掉進陷阱。更要敢於取舍,一旦認準了答案,便果斷地作出選擇。
麵對一個又一個選擇,關鍵在於自己。猶如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遠遠望去四處都是美麗的風景,然而不同的景致一定會演繹出不同的結果。清醒地堅持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義無反顧地努力,你一定會奏出華美的樂章。
第二節 賺錢行業未必適合你
當我們在擇業時,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什麼行業最適合自己?”這也是有遠大抱負的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許多成功的人就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行業,最終在這個行業裏綻放光芒的,但這個行業最初未必是最賺錢或最流行的行業。賺更多的錢和從事適合自己的行業,哪個對自己的職場生涯更重要?其實賺錢隻是實現人生理想的一個手段,而不是人生最終的目的,賺錢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試想,一個人賺錢雖多,但如果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那麼錢多對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有些人在作行業選擇時存在誤區,一門心思地奔著那些看起來賺錢的行業努力,從來沒想過這個行業是否適合自己。有的人進了看起來光鮮的行業,或是進了國企,進了政府機關,但沒有得到太大發展,一直非常矛盾,想離開又不願失去既得利益,轉換成本又越來越大,勉強得來一官半職也很沒意思。如果一個人始終處在矛盾當中,那麼他的激情就會在無聊的事務中慢慢消磨。因為他們隻能從事看起來體麵、賺錢多的行業,但事實上這個行業並不適合自己,所以他們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隻要那個行業適合你,加上你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對自己所處的職場有正確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持之以恒地去做,踏踏實實地去做,成功就會離你不遠,賺錢也不再困難。
小張是一個農村孩子。高中畢業後,由於家裏的經濟狀況不好,他不得已回家務農了。他家境比較清貧,務了幾年農後,他想自己做點生意。那時周圍許多人都做保健品生意,他家有個有錢的親戚也一頭紮進熱火朝天的保健品市場,同時還勸小張也做保健品生意,一定能賺錢。小張並沒有盲目跟風,他決定考察一下市場,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他觀察、了解後認為,做豆腐本錢少、市場大,於是就借了幾百元錢當本錢做了起豆腐生意。他堅信小產品成就大事業,小產品也能賺大錢。
剛開始,他做的豆腐口味、外觀都不好,生意並不是很理想。但他沒有氣餒,善於向同行學習,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再加上足斤足兩、服務周到、說話和氣,沒多久,他做的豆腐在十裏八鄉就有了名氣。一年的時間就賺了三萬多元。後來,他又增添了設備,擴大了規模,不但做豆腐,還做豆腐皮、豆腐幹、凍豆腐、熏豆腐等,品種多達十幾個。附近的二十多個集貿市場都有他的豆腐專業攤位。同時,他還將加工豆腐產品剩下的豆腐渣,做成飼料出售和用來養豬,每年僅養豬一項就收入幾十萬元。現在,他成立了豆製品公司並連鎖經營,有的連鎖店已開到了別的地市,在外省還有幾家。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豆製品加工機械廠,製造豆腐、豆皮、豆漿等產品的加工機械設備,十分暢銷。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他現在買了高檔住房,有了自己的高檔轎車,擁有了上百萬元的資產。
而小張家那個從事保健品生意的親戚,雖然投入大量的資金,然而對產品上市策略、渠道建設、終端設計、人員管理、招商政策和技巧等方麵的知識一竅不通,激烈的市場競爭給他當頭一棒,幾千萬元的資金投進去了,產品的銷售狀況慘淡。情急之下,他把房子、車子都賣了,大量資金都用來給產品做廣告,但是廣告投放了數月後經營狀況依然沒有起色,自己也欠了許多錢,無奈之下他隻有跑到其他地方去躲債。
在作職業選擇時,我們會遇到各種誘惑,尤其是人人都有發財夢,但是隻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才能真正變富有,所以在麵對那些看似短期就能見收益的行業,我們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在作職業規劃時,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應該是“什麼行業才是最合適自己的”,而不是“做什麼項目最賺錢”。不要看見別人從事某項工作或是某個行業賺了錢,自己腦袋一熱就做起發財夢。有些賺錢的行業不一定適合自己,因為不同的行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和規律。貿然進入不熟悉的行業,就如同進入一個黑暗的房子,不知東西南北,失去了方向,這會影響你的職業生涯。
當然,倘若你認準了某個職業前景無限,一定要有耐力,否則機會稍縱即逝。但是在我們沒有足夠的實力以前,就隻有踏踏實實做我們能做的事情,做適合我們的事,把基礎打好了以後才能做大事,職場中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實現更遠大的目標,這是現實生活對我們的要求。如果不能一步達到,就需要分兩步,甚至多步走。成功決不是一步登天。
小李大學畢業後先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待遇還算不錯。當時,房地產行業較熱,許多人紛紛投身於此,小李也辭去了工作,加入到這股熱流裏。他利用父親的一些關係開始了房地產生意,不久後,就擁有了百萬元資產。但是小李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當他撇開父親的關係自己做生意時問題就來了,許多事情他自己處理不了,經營管理上也有許多漏洞,而且許多交際的場合他也應付不來,公司業績開始下滑。小李漸漸感到房地產行業並不適合自己,至少不適合目前的自己,於是他決定暫停房地產事業,去一家房地產公司打工,學習經驗,鍛煉自己,為今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小李終於明白,選擇行業要量體裁衣,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讓自己得到真正的進步,盲目的選擇容易遭遇滑鐵盧。
誰不想成為世界首富?誰不想擁有幾億元、幾十億元的大生意?誰不想自己的一生名利雙收?奔著發大財的夢想而去的人們要注意,有些職業雖然賺錢,但不一定適合你。你需要具備這些素質:對自己有強烈的信心,對市場動態有著靈敏的嗅覺,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及時發現並把握新的機會。另外,你還要做好克服種種困難的心理準備。
在職業之路上,我們經常需要在“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之間尋找平衡,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幹一行,愛一行”和“愛一行,幹一行”。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條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隻能先做著我們能做的工作,然後在這個前提下,不斷地學習、實戰、積累,這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迎來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的那一天,並且還能夠繼續承擔起相應的經濟責任。你適合哪個行業,你就是哪個行業的人才。我們可以有遠大的誌向,但路還是要從腳下走,在麵臨行業選擇時,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可以先給自己一個較低的起點,然後再考慮怎樣找到一個更高的起點。我們當然應該去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職業發展,可是也要著眼於實際,一步一步地前進,不要奢望一下子就做到人人仰慕的結果。
第三節 做真正喜歡的事才快樂
一個人隻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隻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所以選擇工作之前一定要問自己:這到底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自己的興奮點在哪?隻有找到自己的興奮點,才能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極致。一個人如果能夠從事自己喜愛的職業,自然會迸發出無窮的動力與創造力。不管最後他的成就如何,他都一定是快樂的。
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愛的事。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是成功規劃自己人生的關鍵所在,因為一個人最喜歡做的事當然就會成為他最能幹的事,這樣他就能夠每天都精神飽滿地去學習與實踐。所以想在職場上有一番作為,就需要抽時間去學習你喜歡、愛好的行業知識,打好基礎,機會一成熟就可以夢想成真。
李麗是某大型網站的高級程序員,她年輕漂亮,收入頗豐。在公司裏,她專業技術過硬,工作態度積極認真,很受領導的賞識,公司許多大型項目都由她負責,年輕有為的她職場前景不可限量。在外人看來,李麗可謂是春風得意,收入可觀,職業前衛,生活事業一片光明,理應自信快樂才是。然而,她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已厭倦了這份工作,日複一日的電腦操作使她感到單調機械,毫無興趣可言。其實李麗自小酷愛文學,在當地也以才女而出名,理想是當一名作家、文學家,像巴爾紮克、托爾斯泰那樣。考大學時她的理想專業是中文,但是父母出於將來就業的考慮反對她學中文,希望她能選擇計算機專業。父母的態度很堅決,沒辦法,李麗隻好順從父母的意思。
現在的李麗雖然有高額的收入,能讓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能為暫不富裕的家庭提供資助,但從個人愛好的角度來說,李麗對於目前的工作是一百個不願意,她現在隻要一上班就感到很痛苦,整個心情就會沉重起來,就連昔日覺得很美好的東西現在感覺一點意思也沒有了。這份不喜歡的工作,讓她感到很痛苦,這種狀態讓她很壓抑。反複思考後,李麗決定放棄這份高薪的工作,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隻有這樣才能感到快樂,工作才有意義。
每個人都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有責任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辟了一塊自己的園地,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草,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心裏非常踏實。相反,那種做事全憑功利心、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可憐的,不管多高的職位,多豐厚的薪金,其本質上始終是空虛的。
很多人為了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誇獎而做著各種事情,於是根本不喜歡的事情,也不得不努力地、辛苦地去做。他們感受不到工作的快樂,因為他們一直做著不得不做的事,而不去做喜歡的事。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我們做一件事情,隻有因為我們喜歡,能被事情本身的魅力所吸引,這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然後才知道該怎樣去做,並付諸行動把它做到最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首要的一件事是你要有真正所愛的東西,隻有愛,才是成功最好的動力、最合適的動力。你一旦發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然後你心中所有的迷茫、困惑、彷徨和恐懼都將一無例外地煙消雲散,剩下的將隻是喜悅、興奮、感恩和充滿能量。
小張畢業以後,被分到政府機關做理論幹事,這份工作讓許多人都很羨慕,大家都認為這份工作穩定、體麵,收入也不錯。但小張並不喜歡這份工作,每天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公社幹部讀報紙,解讀上級指示。他覺得這些差事和自己喜歡的音樂風馬牛不相及。雖然在那樣的環境中自己過得安穩舒適,自己也擅長處理各類關係,很得領導重視,但是這並不是自己最理想的職業。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覺得自己越來越不開心了。與其這樣不快樂地混日子,還不如重新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作規劃,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於是小張辭去了政府工作,和朋友組起了樂團,周圍的人對小張此舉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放棄這麼穩定的工作去做什麼明星夢,搞樂團,真是不務正業。”但是小張執著於自己喜歡的事,雖然過程艱苦,但經過他和搭檔的共同努力,他的樂團現在在業內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就在前不久還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他們越來越成熟的表演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小張覺得現在的工作才是自己喜歡的,現在的生活狀態才是自己滿意的。
的確,要想工作得快樂,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一個人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麼他很難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因為這意味著他無法按照內心的渴望做事,內外相斥的氣氛使他總是處在左右為難的心靈狀態。誰都知道這種狀態是有害的,可是能超然其外、成功突破重圍的人極少。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選擇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永遠都是旁觀者。選你所愛,愛你所選,你應當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隻是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而已。
如果說你目前並沒有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這並不可怕,你還有希望,但是如果你沒有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那就很糟糕了。要想有所建樹,就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喜歡做的事。那些平庸之人從來都不敢去做自己喜愛的事,因為他們害怕別人的反應,害怕失去安全感。愛迪生原來天天十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別人問他:“是什麼原因使你能那麼辛勤地工作?”愛迪生卻說:“我工作過嗎?我從來就沒工作過,我隻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把它做到最好。
成功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如果能找到自己所喜歡的事物,並把它作為職業規劃的方向,那麼你就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戰勝這一路上的種種困難與艱辛,直到成功的那一刻。很多失敗的人,隻走了一段路,就輕易放棄,這樣是很難獲得成功的。請永遠在內心深處牢記:如果想獲得成功、幸福、美滿的職業生涯,就必須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跟隨自己內心的指引,去做自己內心深處最喜歡的事,永遠不要因為別人的期望和現實的殘酷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內心的聲音得不到相應的回應,即使你贏得了整個世界,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四節 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放長線,釣大魚”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時期劉曄,在今天的釋義為:做事要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見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目光要放得長遠些啊。”許多老輩人都喜歡用這句話來告誡自己的後輩兒孫。的確,目光長遠才能有大收獲。職業生涯也是一樣,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在家時,父母教育我們:目光要長遠,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牽絆住,因小失大;在學校時,老師也常常告誡我們:不必太在意和糾結於眼前的利益,在某些時候,適當地舍棄了一些小的利益,甚至後退一小步,並不是永遠的失去和落後,而是類似於起跑時做的下蹲動作,是為了積蓄更多的力量,厚積薄發,奮力一搏。
誰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輕鬆、賺得多、離家近,這成為很多職場新人的求職標準,達不到這種標準就寧願在家待業,或者頻繁跳槽。而事實上,這種輕鬆、賺得多、離家近的工作是一種理想的職業目標,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更要樹立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踏實、積極、上進的工作態度。與其懸在半空中左右搖擺,不如先看準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從基礎性工作做起。一旦得到了機會,就要認真把握,努力去做。
李楠是一個目光長遠的女孩,從學習到就業,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大學畢業那會兒,在找工作的問題上,她就很為自己從長遠考慮,她覺得自己剛畢業,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比賺到多少錢更重要。畢業後三年,李楠成了一家小公司的銷售經理,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是由於麵試時這家公司的領導對未來發展藍圖的描繪打動了她,而且這個職位給她的成長空間也是很大的。因此,她並沒有計較試用期工資低的問題,果斷地決定留在這家公司。
說到“放長線釣大魚”,首先要找對符合自己的“魚塘”,讓自己從低層次的工作開始做。這並不是說不顧自己的專業和興趣,隨便找一個工作來做,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要求作一個長遠的規劃,從基礎做起。假如你學計算機專業,職業定位是從事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那你在選擇行業時顯然不應該到服務業去工作,而是要找一個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單位可以遠點,薪資可以低一點,從基礎做起,點滴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看起來最近的路,其實是最遠的;看起來最遠的路,其實是最近的。
小楊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雖然工資不高,工作繁忙,但是這份工作對剛剛畢業、沒有任何經驗的小楊來說是最好的鍛煉。小楊打算以後自己開一家網絡公司,現在他必須好好學習經驗,為將來作準備。
幾年的學習和實踐後,小楊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型網絡公司。他深知經營公司眼光一定要長遠,因此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他誠信重德,從不過分計較眼前的一些利益得失,哪怕吃點小虧都無所謂。他認為現在即使做一兩樁虧本生意,日後也會再將利潤賺回來。對於與自己長期合作的那些大公司的重要人物,他常施以小恩小惠,對年輕的職員也殷勤款待。小楊的做法並非無的放矢。他總是想方設法將合作公司內各員工的學曆、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和業績作一次全麵的調查和了解,認為這個人大有可為,以後會成為該公司的重要人物時,小楊就會和這個人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日後獲得更多的利益作準備。小楊懂得放長線的道理,懂得無論做什麼生意,目光都不能過於短淺。
因此,在生意競爭十分激烈的時期,許多網絡公司都倒閉了,而小楊的公司卻仍舊生意興隆,原因就在於他平常積累的關係多,投資項目眼光長遠。正是因為他有長遠眼光,長期進行有目標的人際關係投資,經營公司懂得放長線釣大魚,所以路才會越走越長遠,越走越寬闊。
高手為何是高手?因為他們謀篇布局幾個子,就能夠改變幾十年的命運。就算沒有這樣的能力,那你也要有這樣的眼力,因為這是關係終身的事情,絕對不可馬虎。有些人做事情前喜歡作計劃,這當然沒錯。但很多人隻是作了眼前的計劃,卻忘記了長遠規劃。在職場中,你作決定時需要有長期和短期兩方麵的考慮。人的職場生涯大概三十到四十年。如果我們在作重大決定時隻考慮一年甚至幾個月的事情,顯然目光太過於短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