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算,單價與時間上我占不了便宜,還落下一個巨大的風險:如果付成開出的模具尺寸不準確,或是說打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過關,那我就徹底玩完,結果是自作聰明誤了自己、誤了Kevin,又誤了付成。
但我還是想試試,潛意識裏非常想試試,也就是想賭這一把。
沒什麼便宜可占你還想賭一把?你傻啊?大勇!
我自問自答:不是。我想到了一個最大的獲利點,就是“返單”。這一單的單價是加上了模費的額外費用,如果下一單呢?那就不存在模具費用了,在價格上豈不是大大有利了?
心動不如行動,那一刻我是心動了,然後也行動了。我給Kevin報的交貨期是50天,被Kevin討價還價擠掉5天,變成45天。我想,如果順利40天內搞掂,不順利也要40天內搞掂,這處誤時間就在別處擠時間,反正就一個字“擠”!擠海綿也好,擠木頭也好,能擠多少算多少,眼皮底下好辦事,不再是鞭長莫及。
我打電話給付成告訴了他我的決定,付成也算夠意思,同意開模生產。我為什麼說付成也算夠意思呢?雖然說做貨對他也有利可圖,但他終歸不是做BANGLE(手鐲)的工廠,是做玩具的,算是跨行生產了,一般工廠不太樂意幹這種不對路的活。
後來,市場上店鋪裏訂的貨延後了幾天安全出港,剩下的就是掰著指頭算付成開模的日子了。
回Sid郵件時,我給他回了有關我這次出貨的ACRYLIC BANGLE信息,並附了圖,我告訴Sid這種產品走貨量可以,有市場,讓他想想要不要找找銷路。Sid回郵件時說得很幹脆,不要!
我知道老外一般都厭惡供應商向他推銷不對路的產品,但這次我沒放棄。我感覺Kevin能賣得好,Sid肯定也會有市場,一個歐洲,一個美國,BANGLE的風格還是很相似的。這麼想著,我就又給Sid寫了郵件,告訴他我會將樣品寄給他看看,可以的話再試單,不可以對他也不損失。Sid聽我這麼一說也就同意了。
二十天左右吧,Sid回的郵件中提到我給他寄的BANGLE,說可以考慮試一下單子,因為他的客人同意試單了,隻是數量還沒確定。
這樣的話,又有一個問題了,以前與Sid合作我隻是拿傭金,但這次的產品基本上等於是我自己在生產出貨,如何給Sid解釋清楚,又如何運作?
想來想去,我覺得這事還是很難與Sid解釋清楚,那就幹脆以付成公司的名義做吧,我既拿傭金又享有出貨利潤,但是這樣又有兩大弊端了:一是付成知道我的出貨價,對以後的繼續合作很不利,容易產生隔閡;二是,萬一這事傳到Sid那邊去,就意味著Sid這個客人的流失。
想來想去,這事還是不太好搞。
後來,還是小梅一句話提醒了我。小梅說:“你就直接同Sid說,這個產品換種合作方式,不要傭金不就行了?”
“是呀,天天想問題、煩問題,把簡單的問題都複雜化了。”
我按小梅說法告訴了Sid。Sid說沒意見,可以按我說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