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叫“純潔教育”,強調對青少年授以正確的性知識,使其保持身心純潔;第二階段為20世紀60~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衝擊,開始以傳授性科學知識為主;第三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日本進入“性指導”階段,不僅讓學生懂點性科學知識,還要懂得友愛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貴。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們在性教育中特別強調性約束、性道德,認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倫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人的精神,反對以強淩弱,講究男女平等。日本的性教育是通過三個渠道進行的。其一是文部省直屬的教育係統,該係統以醫療保健為核心,通過課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動進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間團體,其中開展活動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協會;近年“人與性”教育研究協會的活動也卓有成效。第三是學術團體研究活動。
■韓國:韓國從2001年起,在小學、初中、高中實行每年10課時以上的義務“性教育”製,尤其加強了中學以上學生的避孕知識的教育。韓國的教育人力資源部幫助每個學校按類別配備擔任性教育的教師,而且要求每年從技能培訓活動時間中擠出10個課時來進行性教育。由韓國教育部編撰的教學指南中提出,在初中階段講解避孕的目的、避孕的種類、流產等知識。對高中生則進行詳細的關於避孕種類和原理、長短處、避孕方法、錯誤的避孕知識、避孕失敗的原因等問題的教育。
■英國:英國的性教育根據“國家必修科學課程”規定分四大階段:5~7歲,主要是初步了解人體外部各種器官的名稱,知道人類可以孕育下一代,並會區分他們身體上的異同等。8~10歲,主要掌握人類生命周期的各個主要階段,包括生殖、生長發育等。11~13歲,讓學生懂得青春期所帶來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情況,以及什麼叫月經和受精等。14~16歲,了解激素對人體的作用,醫學上使用激素控製與提高生育力的情況,以及男女性別的決定因素等複雜問題。
■荷蘭:荷蘭的兒童從6歲進小學就開始接受性教育。他們不僅學習有關性的各種知識,甚至還自己作研究寫報告。對他們而言,學習性就像其他學科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他們甚至會在餐桌上與父母討論這方麵的話題。然而,荷蘭性開放並非像外界擔心的那樣造成青少年性泛濫,相反,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
■芬蘭:20世紀70年代芬蘭將性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大綱,連幼兒也有正麵性教育圖書,還建立了青少年谘詢電話、兒童保護機構等。1975年到1994年,15~19歲的芬蘭女孩千人墮胎率從21、2下降到9,性病也大幅降低。
■泰國:公共衛生部家庭計劃及人口控製署2010年宣布,為了遏製少女懷孕及艾滋病問題繼續惡化,將推出一項新計劃,把性教育提前到在幼兒園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