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幸福需要對彼此適當妥協(1 / 2)

妥協是一條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

——星雲大師

我們欣賞“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氣節,我們讚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我們敬佩“不食嗟來之食”的傲骨,我們也固執地認為妥協是一種軟弱,妥協是一種退讓,妥協就是認輸。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守著一種思想一路走下去而不知道變通,不懂得妥協,是很難成功的。包容不僅意味著平和、寬容,也經常有另外一些意思,比如眼開眼閉,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還講究忍讓、苟且、退守,即所謂的妥協。妥協是一條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佛教本身就很會妥協,有時妥協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們說的妥協不是違背原則,盲目地一味退讓,而是為了更好地達到目的的在方法上的一個調整。妥協看上去可能是在走彎路,實際上是在真正地走捷徑。凡是智者,都懂得在恰當時機接受別人的妥協,或向別人提出妥協。因為生存需要理性,而適時的妥協恰恰就是一種理性的智慧。如果這種智慧運用得當,就會出現共贏的局麵。中日之間關於三菱汽車問題的那次談判就是很好的證明。

日本汽車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一批三菱汽車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為此,中方向日方提出索賠且金額巨大,雙方對此極為重視,展開會談進行協商。

三菱公司在明知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的情況下不想承擔責任,於是在會談中避重就輕,言語含混,將問題車輛出現的輪胎炸裂、玻璃破損、鉚釘震斷、電路故障、車架裂紋等問題擺上台麵,而對於重要的製動係統等問題卻一語帶過。對於日方的敷衍,中方給予嚴厲回擊,提出日方的部分三菱汽車出現的問題不隻是玻璃破損、鉚釘震斷,而是產品的質量本身就不過關,並且所有損壞情況不能用“有的”或“偶有”等詞來推托,日方需要用精確數字說明。經過這一番討論,日方代表知道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同意向中方支付7.7億日元的零部件賠償。中方對這一數額表示認同。因此,雙方在零部件賠償這一環節的談判還算順利。

接下來,雙方在間接經濟損失賠償問題的談判卻步履維艱,一度陷入僵局。日方采取逐條報價的方法,把總報價控製在50億日元左右。中方認為,間接經濟賠償的數額最少應該是70億日元。雙方對此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談判也因此陷入了僵局。幾天的僵持,雙方都意識到,如果無法打破僵局,使談判繼續,對雙方都是損失。於是雙方都打算做出部分妥協,以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在相互妥協之後,談判達成了一致:日方支付中方60億日元的賠償金並承擔另外幾項責任。中方的損失得到了適度賠償,而日方也重新獲得了與中國繼續進行貿易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