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當的愛,猶如苦海(1 / 1)

愛是理性的犧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愛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奉獻,愛是美化外在環境、淨化內在心靈的源頭,愛是慈悲的顯現。

——海濤法師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愛。愛不僅能讓個人的生命得以升華,更能讓整個社會變得和諧。所以我們現代社會都提倡愛。人若有愛,則擁有了無窮的力量,不僅讓自己處處順利,更能溫暖自己周遭的環境,有愛就是溫暖的人間。

學會釋然超脫,

學會知足常樂。

欣然地麵對,

坦然地行走,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愛如此偉大,但是愛到底是什麼東西,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說明白。因為不懂愛的真意,所以才給了那些假愛的善名做惡事之人機會。不明白愛的含義,就容易把愛當做執著、當為占有、當成自我……最終,被曲解的愛會變成恨的根源。

俗話說:愛之深,恨之切。所謂的“愛之則欲其生,恨之則欲其死”其實算不上真正的愛。在佛家的眼裏愛是犧牲,是奉獻,是珍惜,是護持。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真正的愛隻求付出不求回報,貪圖索取的愛,則一定是不純粹的、虛假的愛。

世間男女結婚,是一種愛的升華、愛的圓滿、愛的統一。但是,如果愛得不當,則愛如繩索,會束縛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如枷鎖,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如盲者,使我們置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如苦海,使我們在苦海中傾覆滅頂。

由此可見,愛得不恰當,就會讓愛變成負擔甚至災難,使人難以自拔。

一個經典故事中有個人物叫蓮花色,她本是一名美貌溫柔的女子,16歲那年,她嫁給了一個年輕人,夫妻兩人相敬如賓,並育有一女,過得非常幸福。

在蓮花色的父親死後,蓮花色的母親居然不耐寂寞與蓮花色的丈夫勾搭成奸。蓮花色得知這種醜事之後,非常的氣憤羞惱,於是便離家出走。

在外漂泊多年之後,蓮花色又找到了一個與自己相愛的人,並且嫁給了他。婚後丈夫對她非常疼惜,蓮花色感覺自己又找回了曾經的幸福。但是一次丈夫外出經商時,竟然帶著一名小妾。蓮花色怒氣衝衝地找到這名小妾,竟發現她乃是自己和前夫的女兒。

一連串的打擊讓蓮花色幾乎崩潰,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接連被愛情所傷。她痛恨所有的男人,並且開始自暴自棄,用自己的美色去誘惑男人。

當時魔道中人找到了蓮花色,請她去誘惑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以破壞他的戒行和神通。但是,知道蓮花色過去經曆的目犍連尊者卻對她說:“你的本心是真誠而善良的,雖然你曾經因愛生恨,有過一段汙穢、不淨的經曆,但隻要你誠心悔改,依著佛陀的教導去做,就會得到佛陀的超度。”

聽了目犍連尊者的話,蓮花色才驀然醒悟,於是隨著目犍連尊者一起出家了。

正是因為目犍連尊者教導蓮花色用理智來對待感情,用智慧來領導感情,用正見來處理感情,用正念來規範感情,她才認識到了“不當的愛是罪惡的根源”,從而收起了自己在愛情中的盲目和錯亂,不再以玩弄愛情作為對命運的報複,所以才得到了解脫。

其實,愛是美的,愛是善的,愛是真的,愛也是淨的,我們應該要把愛從狹義中超脫出來,不要隻是愛自己,愛家人,我們更要愛社會大眾,愛國家世界。

愛就是為了你好,愛你就要成全你,就要尊重你,就要給你自由,就要給你方便。

所謂“愛屋及烏”,你能把對某個人的愛,擴展到一切眾生嗎?我們要用慈悲去擴大所愛,我們要用智慧去淨化所愛,我們要用尊重去對待所愛,我們要用犧牲去成就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