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許多不盡人意的煩惱事,關鍵是你要以一份平和的心態去麵對這一切。欣然地麵對,坦然地行走,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靜靜地生活,淡淡地工作,那便是一種超越自我的平和境界,也更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該擁有的心態。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倉央嘉措
男女之間的情愛,可以說是這世上最濃烈、最糾結的愛,千百年來,多少癡男怨女為之欣喜亦為之憔悴。問世間情為何物?竟讓千萬人為之癡,為之狂,為之沉醉,為之迷離。星雲大師說:原本愛情就是變化無常,所以如果執著愈深,痛苦就愈。包括我們所憧憬的愛情、心儀之人,也不是永恒的,亦是不斷地在變化。
緣分之所以為世間男女所追求,是因為緣分本身不可強求。緣分到來的時候,就要加倍地珍惜,這也是佛家所說的“惜緣”。有了緣分,兩人的愛情會水到渠成。倘若命中無緣,非要強行牽手,那麼嚐到的隻有苦澀。
有個書生,原本和未婚妻約定在某年某月某日完婚,卻不料對方變卦,嫁給了別人。書生萬念俱灰,精神上受了很大的刺激,為此一病不起,家人找了很多大夫為他治病,都毫無起色。書生的性命眼看就危在旦夕了。
這時候,一位雲遊四海的僧人來到當地,聽說了書生的事,便決定去點化他。
僧人拿出了一麵鏡子,讓書生看裏麵的情景。書生看到一片茫茫的大海,岸邊有個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沙灘上,看樣子是遭遇了不幸。
第一個路人經過此地,看到女子的屍體,連忙走掉了。
第二個路人看到一絲不掛的女子,便脫掉衣服蓋在她的身上,然後也走了。
第三個路人路過此地的時候,挖了一個坑,埋葬了那位女子。
書生不知道僧人為何給他看這些東西,心生迷惑。正當他準備開口詢問的時候,卻突然在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而她的丈夫為她掀起蓋頭。
僧人說道:“沙灘上的那具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而你,就是那個第二個路過的人,你為她蓋了一件衣服,所以她今生才會與你相戀,為的是還你一個人情。可是,她最終要嫁的,是那個親手埋葬她的人,也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聽後,頓時醒悟,而病也很快就好了。
書生因為無法割舍的執念,害得自己一病不起。這樣的癡情無不令人感動,但是感動之餘我們又不禁感歎:這樣做何必呢?強扭的瓜不甜,若不是情投意合,勉強而來的婚姻到最後也定是苦痛和酸楚。紅塵男女,可以為自己的終生幸福努力,但不要強求,一切隻能隨緣。
曉若和男友戀愛了三年,在她心裏,早已認定對方就是自己今生唯一的伴侶。然而,世事難料。男友在一次出差回來後,突然告訴曉若他心裏有了別人,就是自己的助理艾夢。他說對方精明能幹,在生活上也懂得體貼人,他們更適合在一起。
對於曉若來說,分手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打擊。她的心裏時刻都在想著男友,她總是忍不住給他打電話,好幾次,她差點就開口乞求男友回來。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天傍晚,曉若到樓下的廣場散步,她看到一個小女孩抱著一隻鴿子,一邊撫摩一邊掉眼淚,看樣子她非常喜歡那隻鴿子。可是,她為什麼還要哭呢?曉若好奇地在一邊看著,她看到孩子哭著吻了吻鴿子,然後抬頭看了看媽媽,媽媽微笑地對她點了點頭,孩子用力地將鴿子拋向天空,小鴿子自由地在天上飛舞。
孩子抱著媽媽哇哇大哭,曉若走過去蹲下問孩子:“小朋友,你不是很喜歡鴿子嗎?你可以把它放在籠子裏養著,每天和它玩,為什麼要把它放了?”
孩子撅著小嘴說:“我喜歡小鴿子,可是把它關起來它就不能飛了。”
孩子的一番話讓曉若頓時領悟到什麼,那一刻的她終於明白,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去尋找他的快樂。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不妨都將其視為人生路途中的風景。任何時候,都不必強求。愛情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唯有這樣,才能夠保持一份雲淡風輕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