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珍惜的人,生活中會少幾分遺憾,多幾分幸福。及時地詮釋,及時地做事,及時地愛人,及時地感恩,及時地生活,珍惜永遠和知足在一起,和幸福在一起。
如果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癡心、妄想、羨慕或嫉妒別人,所得到的除了煩惱和人生的負值之外,隻有迷失了。
——耕耘先生
平安,是每個人最基本也是最強烈的願望。從古到今,人們都祈盼自己的一生能夠平安度過,《詩經》中唱過平安,唐詩宋詞中吟誦過平安,《菜根譚》中也警示過平安。人都希望自己能平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太多的人為了自己的貪欲放棄了平安,將自己置身於險地。
有人為了錢,不惜以生命做賭注,去偷、去搶、去敲詐、去拐騙;有人為了升官發財,置法律法規於不顧,栽贓陷害別人,以達到自己圖謀不軌之目的,從而導致身陷囹圄。對於這些人而言,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貪念,居然連平安是福的道理也忘記了,豈不愚蠢?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報,不去強求過多。因為自己對物質的欲望太多,不能滿足,看到別人有錢,則容易心生嫉妒,就容易生事端。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會淡泊物欲,自能不見別人的是非。惜福,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珍惜自己眼前的平安生活。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在河邊捕魚為生。
由於韓信出生貧賤,所以很多人都欺負他,但是韓信始終克製著自己的怒火,逆來順受。一天,一個惡霸屠夫當眾羞辱韓信,對韓信說:“虧你長得如此高大,還喜歡舞槍弄棒,膽子卻這麼小,也不配當個男人。”
麵對對方的故意挑釁,韓信並未衝動,依舊沉默不語。
屠夫見韓信不說話,更是得寸進尺,對韓信說:“你要是個男人就用你的佩劍來刺我一下,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圍觀的人都覺得這屠夫有點欺人太甚,韓信這次一定會奮起反擊的。但沒想到的是,韓信二話不說,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麵,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後來韓信成為了威震天下的一員大將,有人提起當初他受“胯下之辱”的事情,問他:“你為什麼不和那個屠夫決鬥,你怎麼能咽下這口氣?”
韓信說:“我的生命是用來做大事的,如果因為一時激憤就把自己置身於險地,豈不是太不明智了。”
韓信能在別人的盛氣淩人麵前選擇退讓,以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全,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尊崇和愛戴。人的生命隻有一次,短暫而美好的人生值得我們慢慢體味,所以人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些“身外之事”而將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最基本的“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