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容得下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廣闊無比;高山容得下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偉壯觀;人在失意時要懂得心寬,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我們應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麵對逆境,拋開煩惱與不快,享受生活的無窮樂趣!
可能有些時候就因為你的計較會讓你失去自尊,成為被人指責的沒有教養的人。與其憤怒地指責別人,不如懷著理解的心態給對方一個微笑。
——楊瀾
這世界上如果隻有一個人,那麼這個人不會和別人比較誰醜誰美、誰窮誰富、誰高誰矮,所以他一定也不會因為計較美、醜、窮、富而產生煩惱。但這不過是一種假設罷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會出現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比我們富有,有的比我們健康,有的比我們有地位……我們免不了要和他人繼續一番比較,甚至還會因為不如人而斤斤計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能逃脫人世間的苦惱憂愁。
有個年輕的女孩,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機關單位做文員,過著安分守己、平平淡淡的日子。然而,這樣的平靜生活在一場同學聚會過後被打破了。
那天,她接到一位高中同學打來的電話,通知她參加一場同學聚會。與老同學闊別近十年,還能夠聚集在一起,這令她滿心歡喜。聚會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帶著重逢的喜悅前往赴會。可是,在聚會上她發現,一些同學和往昔大不一樣:有的人自己開公司做了老板,有的人嫁給富豪,有房有車,還一身貴婦打扮。明明覺得自己的生活還不錯的她,頓時像是變成了醜小鴨。
自聚會之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每天都唉聲歎氣,逢人便開始絮叨:“就那個當年考試總不及格、還抄我作業的家夥,竟然成了老板,真不敢相信!還有那個長得很難看的女孩,現在居然還成了富婆……”
同事勸慰她說:“我們雖然沒法和那些人比,但我們的薪水也夠養活自己了呀!”
“唉,就這點錢,攢到什麼時候能買條鑽石項鏈,買輛跑車啊?”她急躁地說。
“我們反正是坐辦公室,又不出去做公關,有沒有那些東西也沒多大關係。”她的同事看得很淡然,可她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煩惱往往都是自找的,總覺得自己不如周圍的人,無端地去進行比較。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就像自然界中,常青之樹無花,豔麗之花無果。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優點,放寬心,生活必定會充滿歡樂。不計較、不比較的心態,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加平和、睿智。
有一次,在全美直播火箭隊與灰熊隊的比賽時,前NBA球員、ABC電視網解說員斯蒂夫·科爾在提到姚明時使用了“支那人”這個詞語。
“支那人”是一種帶有貶義、侮辱的詞語,所以,中國人在聽到別人用這個詞語稱呼自己的時候,都會勃然大怒。不過,科爾顯然並不知道這個詞語的真正用法,他完全是無意之舉。在知道自己使用的詞彙具有侮辱性後,科爾也非常後悔,專程給姚明打了電話表示歉意。
幾天後,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姚明這件事,姚明笑了笑說:“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科爾還特意打電話給我,他道歉的態度也非常誠懇。而且,我知道他並不是故意的,所以我沒有必要去計較別人的無心之過。”
姚明用自己的一番話化解了一次可能引起糾紛的事件,更體現出了他的寬容和大度,同時他的胸懷也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火箭隊前主帥範甘迪評價說:“姚明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很容易相處。”姚明的不計較在NBA甚至引起了“不滿”。有一場比賽,黃蜂隊的“搖擺人”梅森猛推姚明,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姚明。許多隊友都對姚明說:“用你的大肘子,給那家夥一下,他就老實了。”姚明聽後笑而不語。上場之後,他反而友好地拍拍對手的肩膀。比賽完了之後,隊友們都紛紛“質問”姚明:“幹嗎對那家夥那麼客氣?”
姚明說:“這是比賽,大家都是為了贏球,偶爾受到別人的侵犯也是正常的事情,我沒有必要計較別人的不禮貌,那樣就等於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隊友們聽了姚明的話,都對這個來自中國、講究寬大為懷的大個子產生了敬意。
做人,隻要不懷恨、不怨尤,就會減少很多煩惱;隻要不計較、不比較,就一定能夠得到多助多緣。“不計較”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種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重視大局利益的修養,更是一種人生的至高境界,智者往往追求這種境界,總會贏得人們的讚賞和擁護。
世界是矛盾的,沒有任何人或事情能做到盡善盡美,如果不能原諒他人的小小過失,非但無法撫平自己心中的傷痕,還會將別人和自己一起帶進糾紛的旋渦之中,無休止地爭鬥下去。而不計較的心態,不僅僅放過了別人,也放過了自己,從而獲得寬心,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