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下欲求萬千,點亮心燈一盞(1 / 1)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放下時,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清空時,你才能夠騰出空間,裝下真正屬於你的幸福。清空可享有天空,放下則握有天下。

盡心盡力地做,但是成事在因緣,經過努力之後,不管是得是失,不論好壞成敗,心中都已經不再計較,也沒有任何負擔,這才叫做“放下”。

——聖嚴法師

某些事物,得不到時魂牽夢繞,得到之後又覺得不過如此,這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心境。很多時候,我們苦苦追尋的東西,等走近了才發現根本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當初我們為什麼會對一件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如此執著?其實就是因為心中有貪念。“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社會這個名利場中,多少人為爭名奪利而喪失原則,迷失自我,最終落得雞飛蛋打。

金錢名利,放不下;權力地位,放不下;私心欲望,放不下……放不下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反而讓人迷失了方向。

《紅樓夢》裏的開篇偈語也說:“人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這首《好了歌》,生動地刻畫出了凡人們矛盾的心理,即使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也依然如此。我們總是被欲望蒙蔽雙眼,在燈紅酒綠中逐漸沉淪,靈魂被名利二字囚禁。

紅極一時的香港電影明星林青霞,在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與榮譽之後,仍然覺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她發現自己陷入了情緒的死角,總是悶悶不樂。於是,林青霞決定去修行。

林青霞去拜訪一個得道高僧,她問高僧:“如何才能洗盡鉛華,得到內心的滿足?”

高僧笑道:“空談無益,你隻要坐三天禪就什麼都知道了。”

考慮再三,林青霞決定聽高僧的話,去坐禪三天。

上山之後,林青霞的手提電話就被沒收了。然後又被告知不能化妝、不許看書、不可看電視,所有人都要睡通鋪。每天晚上十點鍾必須睡覺、早上五點鍾起床。對於生活在娛樂圈的林青霞來講,這些要求都太過於苛刻了。但是她沒有辦法,隻能適應。

第一天早起,吃完早飯,林青霞坐在大堂裏聽高僧開示。雖然高僧說了很多話,但是林青霞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句話在林青霞的心頭縈繞了很久。想想自己從前,總是在追求,為了得到某些東西搞得自己身心俱疲。而現在,當初想要的都得到了,可是又能怎樣呢?該有的愁緒一點都沒有減少,生命中太多東西早已失去。榮耀和富足過後,留下的依舊是空虛和無奈。

林青霞問自己:為什麼不能放棄那些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所謂的成功與榮譽,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她帶著這個問題去請教高僧。

高僧依然笑著說,這才第一天,三天後,你如果還不能解答這些問題,我再告訴你。

三天的修行,很快就結束了。三天中,林青霞素齋布衣,不喜不怒,很少與人說話,更沒有與人辯論。這對於她而言,是從未有過的生活。從前的她隻認為萬眾矚目的光彩生活才能帶給自己幸福。可是如今,放下一切之後,她才體會到:那些榮耀地位,不過是看起來美好,一個人,更需要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寧靜。

林青霞終於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畫,遠看則美,山,遠望則幽。生活中的名利是非大都也是如此。遠遠看去,似乎值得向往,但是如果你真正追尋這些名利的時候,也許體會到的是更多的無助和空虛。所以,我們不妨放下心中的那些欲求,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佛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生活也是如此,再多的憧憬、再多的希望,也不能真正給你指明道路。放下那些無所謂的欲求,放開心中的執著,讓“心燈”指引自己,獲得最純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