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百科全說 陳允斌

蔥根、大豆豉在中醫上來說是辛溫的,能夠發汗,有散寒的功能,入藥來說是可以治療初期的傷風感冒。蔥根(中醫叫蔥須)

1、如何區分風熱、風寒感冒:A風熱感冒:嗓子疼、痰是黃色

B風寒感冒:嗓子不疼,較癢、痰是白色

2、蔥根的功效:散風寒,消炎,殺菌,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通閉塞

A治療初期的感冒:蔥根加蔥白煮水,一日三次

B涼拌蔥根的方法:切下蔥根清洗幹淨、用鹽醃10分鍾、加糖和醋醃一會

C治療風寒重感冒的方法:蔥根連蔥白整個切下,加幾片生薑,一個陳皮煮水,水開後煮3-5分鍾(上火、風熱感冒不能放薑)

預防感冒:用蔥根和豆豉來泡製藥酒。因為蔥根本身含有豐富的大蒜辣素,和大蒜一樣,有很強的殺菌作用,還比大蒜便宜。而豆豉含有大量維生素B1,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而酒是活血的好東西,它能幫您把蔥根和豆豉的養分迅速帶到全身,是非常好的藥引。

陳皮的妙用:煮肉的時候放陳皮可以幫助消化去腥味;治療高燒

A退燒良方:1個陳皮 30克蠶砂(蠶的糞便) 30克竹茹(竹子青皮下的白杆,有去火功效)一起冷水下鍋,煮開後5分鍾起鍋就可以喝了,分成兩次喝中間相隔三小時,一般喝三次可退燒

B用沸水泡陳皮茶喝可以減肥,祛濕氣,有通便作用。存放一年以上的陳皮才可以入藥。

橘皮入藥稱為“陳皮”,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於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rǔ]房結塊、胃痛、食積等症。理氣、化痰、止咳、健脾胃、溫胃、散寒,陳皮對所有藥材都有輔助作用,有減肥,祛濕氣。陳皮中含有揮發油、橙皮苷、川陳皮素、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解毒、潤腸的功效,能有效幫助腸胃毒素的排除,還有助於調節紊亂的胃腸道功能。此外,它還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胃脘或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不適。(由於陳皮有一定的燥濕作用,因此氣虛、燥咳、有胃火的人不宜多食用,一般人每周吃一次即可,不宜久服。)

鮮橘皮妙用:食用鮮橘皮可以治療初期的感冒、治便秘;有消炎、殺菌、祛風寒、助眠、安神、去異味的功效

A治療感冒初期的秘方:用細鹽搓洗鮮橘皮,然後用麵粉水洗淨,切成小粒,用煮開甜酒水(南方叫甜酒,北方叫醪糟)送服

B治療便秘、口臭的秘方:用開水衝泡鮮橘皮飲用可以治療便秘,除口臭

C感到心胸憋悶、有痰易咳時,將橘絡用開水浸泡10—20分鍾後直接飲用,也可以在煮大米粥時放一點,但不要隔夜。

橘絡的功效:橘瓣外白色的網狀筋絡被稱為橘絡,是一味很實用的中草藥。橘絡具有通絡理氣,活血化痰的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對咳嗽引起的胸脅疼痛還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女性在月經前喝點橘絡水也有減輕腹痛腹脹感的作用,能夠疏通絡脈輔助治療慢性疾病和亞健康,避免上火.

A橘絡的吃法:直接用沸水衝泡,當茶喝

白蘿卜皮的功效:含有芥辣素,可以消炎,殺菌,有順氣、化痰、止咳作用;可以治療風熱感冒,可以消水腫(孕婦也可以消腳腫,消水腫必須單獨吃蘿卜皮)

A白蘿卜生吃可促進消化,除了助消化外,還有很強的消炎作用,而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另外,白蘿卜汁還有止咳作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杯糖水,再將切絲的白蘿卜滿滿地置於瓶中,放一個晚上就可以有白蘿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