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時分,馬車來到一個村莊,喚作五十裏鋪。土地駐了馬,道:“到了,到了!”眾僧跳下車,隻覺腳下地皮蒸人。瞧見莊前土地廟兒,山門歪斜,朱牆剝落。入門來,睹殿上爐冷香殘。行者笑道:“土地,你也算是兩袖清風!”土地道:“我又沒扇子,人家求我做甚!——幸賤內勤謹持家,人緣又好;常幫東家找迷路的孩子,西家尋走失的豬羊;見不孝敬父母的、婆媳妯娌不和的,便去教誨勸解,誰敢不聽!那得了恩惠的便思報答。因之常有人來送些果品豆菽、醃肉鹹菜什麼的,撐不著也餓不死,聊以度日!”土地娘子隻笑不語。於是眾僧皆稱讚土地娶了個賢惠妻子。土地得意,道:“賤內對我言聽計從,比王母娘娘伺候玉皇大帝還要周到!”行者笑道:“俺卻聽人說玉帝懼內。不知老弟如何?”土地吹噓:“我怕她?叫她上東不敢上西,叫打狗不敢攆雞!”娘子笑著推他,“行了,行了!自賣自誇,也不怕唐長老幾位笑話!”遂招呼幾眾去後庭歇息。
才轉過大殿,見一個童子迎上道:“爺爺奶奶,你們回來了。適間莊東頭的季媽媽拎來一束幹菜、一包豆腐皮兒;莊西首的童太公派入送來兩鬥黃米、一簸箕芝麻,還有兩盒子燕尾酥!”土地娘子笑道:“幾位真有口福!”八戒嚷道:”有酒沒有?”土地道:“還有半壇糯米酒,不知夠否?”八戒道:“足矣!老豬酒量不大,兩盅便臉紅,再吃便要生事了!”還要胡說一氣,見師父拿眼瞪他,才啞了口。那童子又道:“爺爺奶奶,這幾位爺爺中有姓孫的爺爺麼?”行者道:“俺便姓孫,有什麼事?”童子從懷裏摸出一個柬帖道:“是爺爺奶奶走後翠雲山鐵扇公主奶奶差人送來的!”行者便接過來。八戒忍不住嘖嘖稱讚:“這童兒嘴甜,爺爺、奶奶亂叫!”唐僧道:“童兒識尊長,懂規矩,足見土地公婆調教有方!似你這般,不分好歹,胡言亂語,貧僧的臉都叫你丟盡了!”八戒諾諾。忽見行者看那柬帖看得眉開眼笑,一把搶過道:“什麼好話,也叫兄弟瞧瞧!”遂結結巴巴念道:“愚嫂羅刹恭敬拜啟……齊天大聖孫悟空叔叔……”
唐僧疑惑:“悟空,你如何與鐵扇仙有親?”八戒搶著道:“師父,你不曉得,當年大師兄在花果山稱王稱聖時,曾與牛魔王結為兄弟。後老牛娶了羅刹女為妻,猴哥不就成了她的小叔子?”三藏道:“原來如此!”八戒便又念道:”妾自夫君牛鬼王處……”沙僧嚷道:“別丟人現眼了,是牛魔王。還是讓師父看吧!”八戒道:“俺豈不知他是牛魔王!卻討嫌他做事促狹,見朋友遭難便嚇溜了,幾百年也未照麵,難稱魔王,不過是個鬼罷了!”
行者道:“呆子是替老孫報屈哩,卻也罵得痛快!”三藏道:“雖如此,君子不念舊惡!”行者道:“老孫豈是那小肚雞腸之人!不過前些時咱們請菩薩拿的紅孩兒,正是老牛與羅刹女的兒郎,卻怕他們記仇哩!”三藏著急道:“那信上怎麼說?”行者道:“沒提,沒提,隻說請老孫吃酒。”三藏不信,討過柬帖,見上麵寫道:
愚嫂羅刹恭敬拜啟齊天大聖孫悟空叔叔台鑒:
妾自夫君牛魔王處聆聞大名久矣!一向景慕。然天各一方,難識尊顏,深以為憾!近悉叔叔脫離天厄,護法西行。揣度今夕至火焰山下。妾欲於明日午時具酌,與叔叔洗塵。至期,恭請駕臨荒山。乞毋相拒!專文奉邀。
翠雲山芭蕉洞羅刹頓首
唐僧看畢,喜形於色道:“我等正要羅刹女相助過火焰山,她便具柬來請你吃酒,席間正好提借扇之事;親戚裏道的,想她不好拒絕!我僧人吉人天相,此事成也!”行者道:“師父莫高興得太早。師父哪回過山,不遇些磨折?倘這般順當,倒反常了。明日借來扇子再樂不遲!”八戒笑道:“師父你這是一廂情願哩!那羅刹女何處提要借扇子給用?依老豬之見,會親是個幌子,其實有好戲看!”行者道:“八戒你說什麼?”八戒嬉皮笑臉道:“俺說猴哥你走桃花運了——你不是不知,那老牛前幾年便尋個外室玉麵狐女,撇下羅刹女一個孤守空房。自然芳心寂寞,明日‘英雄會美人’,定然會文戲武唱,演全套的《遊仙窟》!”行者咄一聲:“老孫豈是那拈花惹草之人,討打咯!”掣出鐵棒來,嚇得八戒躲到唐僧身後,直告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