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每天無數次想到你,一想到就傷心,我告訴自己別去想,可是好難。很多天都這樣,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了好像今天還沒有想你,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這樣算是過了,想到了還沒有想你,就說明之前真的沒有想你,很好,就這樣慢慢的習慣。可是一想到就要忘了你,卻不願意,總是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你死死不放。還會想你。怕忘了你,怕失去了愛的能力。
想當初,S問我是不是喜歡女生時,我說,別亂說,我還要找男朋友的,沒有正麵回答,卻真的是,我還要找男朋友的。我一邊享受著喜歡你的快樂,一邊擔心自己越陷越深,到了無法找男朋友的地步。我總是在腦子裡盤桓著這樣的念頭,“我弄混了友情和愛情”。你跟我說,愛情友情親情,你的排序是親情肯定在第一位,其次是友情,最後是愛情。我卻不贊同,親情必然是第一位,我排在第二位的卻是愛情,最後才是友情。你說友情可以一輩子,愛情卻有時候會分手會分開,不會一輩子。我不知道怎樣反駁你,我對於友情沒有那麼美好的印象。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如何表達,愛情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天吃飯睡覺,柴米油鹽,都是和愛的那個人在一起,隨時隨地的生活在一起,晚上睡著之前看著的是她,早上醒來第一眼看到的也是她,去超市買東西,會說我們還需要什麼,和朋友吃飯,會說我們請他們,我們是一夥的,他們是一夥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以我們為出發點的,一直都是一夥的,一致對外,再也不是一個“我”孤零零的做著決定,麵對整個世界,會一直有她的陪伴,“我”從此不再孤獨。而友情,隻是有時候在一起,不可能和朋友隨時都在一起,吃喝拉撒,朋友也會有家庭,也會有他愛的那個人,他和那個人每天在一起生活。你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大了,有了男朋友的好朋友,都是首先考慮的是家裡的那口子麼。首先是先想了家裡那個人,和那個才是利益共同體,而朋友,是其次,不想要老公陪,想找到私人空間的時候,再來呼朋喚友。就說是送紅包的時候,和朋友商量送多少,和家裡人商量送多少,都是送多心疼送少臉疼,和朋友商量,就是比較一下,大家都送個不傷麵子又不心疼的數就差不多了,和家裡人商量呢,更多的大概是算到過日子的賬。你有了男朋友,肯定體會到這一點了吧。
當初你改了一條狀態,我回覆的大意是願意做你的歸人。你回答,反問我要是一個生命中就沒有歸人這次詞的人呢。我不能理解,比如說我,總需要有個感情歸宿的,總需要有那樣一個人,可以一生都伴隨左右,這樣我的心才能踏實的放在她那兒。為什麼你會說出生命中沒有歸人,大家都入不了你的眼入不了你的心麼。
有一次你跟我說自己生病了,我問什麼病,你說相思病,根據上下文分析一下,相思的那個人不是我。其實有很多次,我都能明白過來你不喜歡我,你喜歡上別人了,是不是。可是我卻一直自欺欺人,選擇忽略你表現出的對別人的喜歡,強化你對我的好。我伸手的範圍內,全都是你的痕跡,你送給我的杯子,手錶,手套,座墊,鑰匙扣,鋼筆,錢包,牙刷,讓我怎麼能夠忘記你。就像你送的杯子,當時暑假回來,箱子裡有兩個杯子,問我想要哪一個,我選了其中一個,剩下的那個你就送給其他人了。比如那個鑰匙扣,送給我的同時,也送了JF一個,而且還送給她了耳環吊墜,還有什麼,兩個人神神秘秘埋著頭看,我沒興趣不稀罕,其實我是有點生氣呢。比如說錢包,我死乞白賴的跟你要的,你在送我的同時,還拿出另外一個送給了DB,是不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就已經有點喜歡他了,不然為什麼在那個時候送給她,是我的生日的時候,離他的生日還有好幾個月。看吧,我就是這樣被對待的,不是特殊的那一個,隻是很多個中的其中一個。而我還一直沾沾自喜,以你送的禮物而高興,把他們當做你對我不一樣的證據。還有那隻小耗子,你和FC送我的十八歲生日禮物,大學我一直抱著它睡覺,開始是忽略FC,覺得這是你送的,後來等到你有男朋友,我仍然習慣性的抱著它睡,我開始刻意告訴自己,這是FC和你一起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