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秘書變張敬懷(3 / 3)

那些不“沾邊”不“貼線”的人,暫且不必說,而上了單秘書長名單的就有某副省長的外甥,宣傳部長的侄幾,組織部長的弟弟,已經退下來的省長的侄女……他們推薦的人選都附有簡曆,特長,德才等等條件,從附上的材料看,一個比一個強,弄得單秘書長眼花繚亂。

那天,單秘書長剛剛下班,一進門,宣傳部長就打來電話問,他推薦侄幾給張敬懷當秘書的事辦得怎樣了?單秘書長知道,部長推薦他這個侄幾名叫謝曉理。單秘書長接觸過這個年輕人。他記得,那天辦公廳全體工作人員去萬山旅遊,一個據說是部長外甥的青年也借機參加了。他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油頭粉麵的奶油小生式的青年,剛一接觸就使人感到:他有一種高幹子弟的優越感,高傲、輕浮,處處要別人侍候。給張敬懷當秘書,要有一半當勤務員的作風,這樣的人,自己就需要一個“秘書”照顧,怎麼可能派給張敬懷當秘書呢?但是,部長給自己出了個難題,我該怎麼答複部長呢?

剛剛放下這個電話,鈴聲又響了。這是已經離休了的老書記的電話。老書記直呼單秘書長為“小單子”說:“你是小單子嗎?”

單秘書長忙說:“是!吳書記吧。”

“虧得你還沒有忘記我!”

“哪能呢?我一聽聲音就知道是老書記。”

“那就好。”老書記說:“我聽說張書記要換秘書了?”

“是。”

“我這個人,在位的時候,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什麼要求。我現在給你講一件事,也不是為自己。你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仇0政委讓“四人幫”給迫害死了。政委夫人現在臥病在床,他唯一的一個侄兒下鄉插隊,因為表現好,給縣委留下了,大返城的時候,因為表現特好,縣裏將來要培養接班人,也沒有讓他回來,現在已經是縣委的秘書了。把他調回來給張敬懷當秘書,不是正好嗎?”

老書記一下講了這麼多,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我給張敬懷反映一下您的意見,老書記。”

“你給他講,我推薦這個對象,從德才方麵的條件說,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就憑我的麵子,張敬懷也不能不給。人家都說,人走茶涼,我還沒走,茶能涼嗎?”卡喳把電話撂了。

也就在這天晚上,他的一個親戚也來了,0要推薦自己的兒子給張敬懷當秘書。

單秘書長十分明白,不管什麼人,說得怎麼好,最後還得張敬懷同意才能算數。他的答複一律是:你的意見我一定反映給張敬懷。

在沒有找到新秘書之前,卜奎作為張敬懷的秘書,又正常上班了。這天,他閱覽轉到他這裏的一封標題為“我有何罪?”的人民來信。卜奎看了一遍,在這封來信上寫了一紙標簽:“反映真實情況,可以一讀。”來信人署名為“吉洪文”。

信中說:“本來我們是個虧損單位,可是領導虛報統計數字,說是盈利二千萬元。記者來采訪,我講了真話。領導說,我不經過組織同意,闡自向記者反映情況,違反了紀律,現在正停職反省,還說要給我處分。罪名是:“闡自接受新聞記者采訪,泄露機關機密。”

張敬懷仔細閱讀了來信,隻這一點就得到了他的欣賞。他要卜奎立即到這個工廠去一趟,了解一下吉洪文這個人和他反映的問題。選秘書也好,調查研究也好,去了解些實際情況都是很必要的。

卜奎去了該工廠,回來向張敬懷彙報了關於吉洪文的情況:

吉洪文家庭出身城市貧民,上大學三年級那年,趕上文化大革命,停課了。在“文化大革命”的風浪中“鍛煉”。叫做“不上課的上課”,“不考試的考試”,結果來了個“不畢業的畢業”,接著是下鄉插隊“向貧下中農學習”。“文革”中是屬於“逍遙派”之類,沒有參加武鬥和“打砸搶”行為。後來,在知青“大返城”時,回城,在工廠當了工人。因為文筆好,知識又豐富,便調到廠黨委宣傳部當宣傳幹事。一貫表現很好。就是最近因為向記者披露工廠領導弄虛作假情況,廠領導說他“無組織無紀律”,讓他停聰反省……

這個簡單介紹,張敬懷覺得人品難得,便有幾分心動。目前,敢講真話就是難得的好品質。從來信看,文筆還流暢。張敬懷對秘書的人選,特別注重“文采”,文采反映一個人的思想、理論水平,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性,不知道這個吉洪文文筆如何?

正在此時。團省委來電話,說是本月四號,紀念“五四”青年節,要張敬懷去講話。張敬懷吩咐卜奎,讓吉洪文替他擬一個講話稿,測驗一下他的文字水平。先不要說明意圖,隻說是報社約他寫篇文章就可以了。

卜奎奉命又到工廠直接對吉洪文布置任務。

過了兩天,卜秘書把吉洪文寫的紀念“五四”的文章拿回來了。張敬懷不看便罷,一看文章就相中了:真是“人才難得”呀!

這篇紀念“五四”青年節的文章,共分幾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敘述了“五四運動”在開展民主和科學(即“德先生”和“賽先生”)和反對0封建主義的偉大意義,對推動中國革命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說明了“五四運動”的局限性:“五四運動”雖然提出了反對封建主義的任務,但很不徹底。一個可以看得見的成果,是推廣了白話文。因為隻過了兩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我們黨忙於以武裝鬥爭的形式奪取政權,沒有機會在各個方麵——特別是在上層建築領域,全麵地,係統地反對和清理過封建主義。土地改革,算是一次大規模地反對封建主義運動,但隻是是土地所有製方麵,沒有觸及到上層建築領域。新中國建立之後,從“三反五反”就開始反對資產階級了(隻是以反“糖衣炮彈”為對象)。接著就一個運動接一個運動的反對資產階級了。其實,中國是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是一下跳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中國還0到達資本主義階段。……

第三部分,敘述了我們當前在上層建築領域的任務。如果我們以“文化大革命”這樣運動和規模,反一反封建主義,那麼今天我國的情況就會不同一些。所以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青年節,除了完成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任務,還要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從上層建築各個領域反一反封建主義,這樣才能更快地推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

……

使張敬懷特別興奮的是,這個青年沒有講那些人所共知的大道理,也沒有套話空話,也沒有象一般人那樣,一篇文章要引證很多領袖語錄的“黨八股”式的議論,而是以自己的見解和自己的語言,敘述自己的新鮮觀點。張敬懷00覺得自己太小看如今的青年了。他不禁歎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他決定讓卜奎把吉洪文找到家裏再長談一次。

那次深談的結果是,張敬懷把吉洪文選為新秘書了。所有向張敬懷推薦的秘書人選,通通落榜!張敬懷告訴組織部和單秘書長,讓吉洪文先試用半年。如果稱職,就正式定為他的秘書。

張敬懷這次和吉洪文的深談,還有一個小插曲:張敬懷自己雖然是行伍出身,但極愛讀書。他過去的工資,大部分都花在買書上了。他的閱讀興趣極廣,隻要有時間,不論是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全都閱讀。其藏書,不僅有古今中外名著,還有一些善本書。隻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抄家時,丟了不少。張敬懷又愛好書法和棋藝,文房四寶是他的心愛之物。那天談話,偶然談到張敬懷的一塊端硯,上麵有六個“眼”,還刻有九條盤龍。說是在“文革”中丟了。談起這塊端硯,張敬懷仍不勝挽惜。

當時,吉洪文並沒有說什麼。回到到廠裏,有一個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正在接受審查。吉洪文記得,這個造反派有一塊端硯,和張敬懷被抄家時丟失的端硯一模一樣。吉洪文立即反映給專案組,讓他交待。果然這塊硯台,就是張敬懷被抄家丟失的那塊。同時又從他家搜出來張敬懷丟失的一部分書籍。此事報告給張敬懷,張敬懷不知道怎麼高興了。

前麵說過,張敬懷選秘書的條件是敢於實事求是。他特別注重:當他說了錯誤決策,說了錯誤意見時,秘書敢不敢向他提出不同意見!

吉洪文在試用期間,張敬懷想試試吉洪文這一點。

吉洪文現在住在原來卜奎住的西下屋。這天是星期日。張敬懷沒事,到吉洪文住的西屋,想和他聊聊天。見吉洪文正在桌子上自己擺“棋式”。

張敬懷問:“你喜歡下棋?”

“玩玩,玩玩。”吉洪文答。接著又說“這是一個老殘局,名叫‘關雲長單刀赴會’,紅先勝。”

這個棋局引起了張敬懷的興趣,張敬懷俯下身子,仔細研究了一番,又試著走了幾步,不行。說:“紅方必須連連叫將才能勝,可是……”

吉洪文原來也在研究這個殘局。他試著走了半天,居然贏了。這又引起了張敬懷的興趣,說:“今天沒事,咱們走兩盤如何?”

“我不行,恐怕下不過張敬懷。”吉洪文笑著。

“你不是說玩玩嘛!”

過去張敬懷有過多次體驗。他沒有和上級下過棋。他和平級對局,如果棋逢對手,常常互有輸贏。如果和下級對局,明明,對方棋藝比他高,卻故意輸給他。這樣的“讓棋”,他覺得十分無趣。從此再不和此人下棋。

今天他要借此棋盤考察一下吉洪文。

“不客氣,在棋盤上可沒有上下級呀!”張敬懷說。

於是他們比比卜卜地擺好棋盤,走到第三十五著,張敬懷就覺得非輸不可了。他們連著下了五盤,張敬懷隻盈了一盤。從這一點看吉洪文在張敬懷麵前是真實的。

“好了,好了。休息休息!你的棋藝不錯,不錯。”張敬懷表揚他說。一轉身,又見卷櫃上擺了一摞宣紙,旁邊還有文房四寶。

“你喜歡書法?”張敬懷問。

“說不上喜歡。是一種情趣。”

張敬懷翻了翻宣紙,見有一張寫的是“心底無私天地寬”七個字。

張敬懷笑著說:“哦,新發現,原來你還是一個書法家呀!”

吉洪文說:“還說不上是‘書法’,更談不上‘家’,我隻是在練習字。”

張敬懷又仔細欣賞了一刻,讚歎地說:“不錯,不錯,你什麼時候練的呀!”

吉洪文說:“我外公喜愛書法,說不上是家,在我們那裏小有名氣。”

吉洪文感到張敬懷也喜歡書法,說:“請張敬懷也寫一副字。”說著,在辦公桌上,攤開宣紙,

張敬懷想了想,揮毫寫了八個字“妄我為大,有欲難鋼”。

吉洪文看了看,說:“張敬懷寫錯了兩個字:忘我的‘忘’,下麵是個‘心’,而不是‘女’;‘剛’字是剛強的‘剛’,而不是鋼鐵的‘鋼’。”

張敬懷用歡喜的眼光看了一下吉洪文,說:“你很誠實,敢糾正我的錯誤。”

吉洪文感到,張敬懷是故意寫錯的。

張敬懷又說:“當前所謂的書法家,有兩種:一種是書法家名人。因為是真正的書法家而成為名人;一種是‘名人書法家’。象我們這樣的人,是因為官階到了這樣的地位,一到哪裏,人們就要我留下‘墨寶’,我還有點自知之明,吹捧罷了。殊不知,這是一門藝術。不要以為,一當領導,腦子的智慧細胞成倍翻番。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出了錯,也沒有誰敢於糾正你。這是要鬧笑話的。所以以後,你給我當秘書,一定要真實,反映真實情況。無論對誰。這是最起碼的品質。而實事求是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吉洪文這才感到是張敬懷在考驗他。以後他不敢在什麼問題上向張敬懷隱瞞真實情況了。

這次小小的試驗,使張敬懷決心讓吉洪文當自己的秘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