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將擇校進行到底(1 / 3)

前不久,袁帥參加一個以自然為主題的國際攝影展,得了獎,頒獎在英國小城,他趁機出去玩兒了一趟,今天上班。一進門就被大家包圍上,分發帶回來的禮物,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

“小恩小惠,不成敬意!是歐債危機了,是人民幣升值了,可那邊兒東西巨貴,根本沒法兒下手!”

“英國物價當然高!我留學時候,暑假會到英國去旅遊,對那邊很了解!”安妮表示理解。

“我媽以舍不得為理由阻撓我出去留學——不行,早晚我得周遊列國!”歐小米表決心。

不料,袁帥卻連連擺手,“別去!去了回來,真不適應!不光倒時差的事兒,我在北京機場一落地,瞅見人們健步如飛的就不適應——在那邊兒沒人這麼奔命,一個個都跟沒工作似的,曬太陽、喝咖啡,瞅著那叫一無所事事!這回我算知道什麼叫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了!”

“他們也太沒緊迫感了吧?!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啊!”戈玲看不慣。

“所以本人差點兒露怯!去餐廳吃飯,坐了四十分鍾,菜單才上來,又過四十分鍾,剛上一涼菜。還不能催,催是老土!人家說了,我們這是英國,這叫情調,想快您吃麥當勞肯德基去,那是美國人幹的事兒!”

“現在北京也有慢餐廳了,賣的就是慢,廣告語是——讓生活慢下來!”歐小米說。何澈澈自嘲:“我們都是窮忙族!”

“人比人,氣死人!”袁帥說道,“從小我爸就教育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弄得我一偷懶就跟犯罪似的——敢情虛度時光是人家的理想!”

戈玲看得開:“我們推崇拚搏奮鬥,他們主張享受生活,觀念不同!”

“我理解這是事物的不同階段,也許我們真正悠閑起來的時候,就是我們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安妮說道。袁帥接過話茬:“就說本人吧,前天回來,昨天休息,今天就上班——整個兒一勞動模範!”

條件反射一般,何澈澈打了個嗬欠:“這就是宿命!我昨晚上在幼兒園排隊,熬了個通宵,不照樣得來上班?!”眾人一臉狐疑,澈澈忙解釋,“別誤會啊,不是我的孩子,是我表哥的孩子——今年報名上幼兒園!”

顯然,在場幾個人都沒有類似經曆,表現出不解。

“幼兒園報名還用通宵排隊?”

“這又不是考大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上個幼兒園至於嗎?!”安妮不屑。

“原來我也這麼想!可是一到現場,我立刻被震撼了——隊伍從幼兒園門口開始,蜿蜒數百米,一家家都搭著帳篷,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一位八十多歲老太太七天以前就來給重孫子排個兒,結果排個第三!”

大家無不驚愕。

“簡直駭人聽聞!那幼兒園哪天報名?”

“就知道是這個月,不知道具體哪天!”

“那要是月底才報名呢?”

“那就排到月底唄!我表哥把所有親戚朋友都發動起來了,早中晚三班兒倒!據說該幼兒園擅長突然襲擊,冷不丁哪天就貼招生啟事,還有一年是半夜貼的!我表哥說了,幼兒園跟咱玩兒遊擊戰,咱就跟它玩兒陣地戰,堅持就是勝利!”

“當年李子果她們上幼兒園,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啊!按說現在孩子少了,幼兒教育事業又蓬勃發展,上幼兒園應該越來越容易才對,怎麼反倒越來越費勁兒了呢?”戈玲一頭霧水。

“兩方麵原因。”何澈澈解釋,“一方麵是很多公立幼兒園質量差,私立幼兒園又收費高,收費合理的優質幼兒園奇缺;另一方麵,哪個家長都比著把孩子往好幼兒園送,現在不是最流行那句話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造成紮堆兒!”

“太可怕了!劉老師的孩子今年上小學,為上重點校,他不把房子都換了嘛!本來夫妻倆上班都近,結果現在特遠,時間都耗在路上了!”安妮看看表,“要遲到……”

“劉老師遲到,百年一遇啊!”歐小米起哄。

話音未落,劉向前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忙不迭地聲明:“我、我沒遲到!正好踩著點兒!哎呀,六點多就從家出來了,趕啊!”

袁帥慨歎:“劉老師本來細皮嫩肉一人,搬家不到半個月,每天風吹日曬地奔波在上下班路上,已經變成一糙人了!”

“沒辦法!就這還抹聶董防曬霜了呢,三十倍的!”

“好好的房子賣了,買套舊房,二十多年的房齡,都快塌了,還五萬一平米!向前這麼精打細算的人能作出這種決定,真不容易!”戈玲欷歔。

“都是讓擇校給逼的!”劉向前咬牙切齒,“那片兒屬於學區房,什麼叫學區房?就是重點小學招生範圍以內的房子,你有那片兒的戶口,這重點名校招生你才有資格!要不然你根本進不去!所以請注意,買的不是房子,是權利!優質教育的權利!”

“我就不理解,小學教育非得讓孩子進重點名校嗎?國內可能還是強調升學率,相比之下,國外更注重培養全麵素質,所以大家心態相對比較平和,起碼我沒發現國外有這種情況!”安妮說道。

“國情!適者生存,我們老百姓的生命力就是強!”

“我無語!”歐小米翻了個白眼兒。

“一切為了孩子嘛,現在不是最流行那句話嘛——”

不等劉向前說完,大家異口同聲地道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句話道出了國人的心聲!幾年前我們孩子上幼兒園,我就深有體會!”劉向前慨歎。

“劉老師趕緊介紹介紹先進經驗,我給表哥支支招兒!”

劉向前落了座,從頭道來,“話說那是一所著名幼兒園,據我調查,幼兒園每年招八十個孩子,光遞條子的就八百多,競爭呈白熱化!一般不是麵試孩子嘛,這幼兒園麵試家長,內容就一項,給你一張讚助費單子,往上填數字,上不封頂,完全自願,跟競標一樣!”

安妮很氣憤:“這分明就是考家長了,除了比誰關係硬,還比誰錢包鼓!血拚啊!”

“有家長一打聽,上一年讚助費是一萬,於是一咬牙填的一萬五,結果給刷下來了——歸齊這年讚助費是多少?三萬!”

“太黑了!”戈玲感歎。

“我表哥就準備了好幾萬,說隻要孩子能進去,吐血認啦!”

劉向前不以為然地連連搖頭,顯得深諳此道,“有錢也不保證進得去!最後還有一項呢,權衡。這一權衡就奧妙無窮了……”

“那您使的什麼高招兒?”何澈澈忙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提前下手!當時這幼兒園給一歲多孩子開設了親子班,也就是幼兒園預備班,一節課收費六十,擺明了宰人,可我第一時間就把孩子送去了!為什麼?提前占坑!據內部消息,這個班的孩子將來可以優先入園,利用這一年多時間跟老師、園長搞好關係,不就十拿九穩了嘛!我這叫避開正麵戰場,迂回前進,結果出奇製勝,終於殺出重圍,入園!”大家不得不讚歎。

袁帥開竅了,“我知道了,要想不輸在起跑線上,最保險的就是搶跑!”

“劉老師真乃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歐小米嘖嘖地。

“可惜啊,要早知道劉老師有這韜略就好了,讓我表哥來取取經,省得抓我壯丁通宵排隊了,還未必有戲!”

戈玲鼓勵道:“上幼兒園出奇製勝,這回上小學又是未雨綢繆,肯定沒問題啦!”劉向前卻並不輕鬆:“不敢說百分百!隻要沒最後張榜公布,就不能掉以輕心!”

“你都學區房啦,還有什麼不踏實的?”

“您不知道這裏邊的奧妙——學區房也存在變數!首先,劃片兒不是固定的,說變就變,學校說了算。就算跟學校住隔壁,不把你劃到片兒裏你也沒轍!還有,要是這套學區房所在戶口有過孩子入學,那第二年就被剝奪資格了。反正學校各種規定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

“那你打算怎麼辦?”安妮問。

“為了萬無一失,必須雙保險!據內部消息,這所小學要招聘一名炊事員。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和聶董決定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良機……”

袁帥忍不住打斷劉向前的話,“等等!我怎麼沒明白呢,學校招炊事員跟您孩子入學有什麼關係?”

“根據不成文的規定,學校員工子女有優先入學資格,一旦競聘成為學校炊事員,孩子入學不就板上釘釘了嘛!一切為了孩子啊!”

“啊?劉老師您打算跳槽去當炊事員?”歐小米大吃一驚。

“一直以來您都是業餘家庭炊事員,這回終於要當專業的啦!”

安妮、戈玲相繼表態,“NO!我可沒說同意放人!劉老師你這月的廣告定額……哦已經完成了……那也不行,還有全年度的呢!這麼說吧,雖然你這個想法夠創意、夠瘋狂,可我還是決定不予支持!”

“向前你這也太孤注一擲啦!你父親劉書友在編輯部戰鬥了一輩子,可沒中途離隊,你現在……”

劉向前連忙向大家解釋:“我知道自己舉足輕重,編輯部不能沒有我,所以競聘炊事員的不是我……”

“是我!”話到人到,門外閃進一人,正是聶衛紅。隻見她,頭戴廚師帽,腳穿黑雨靴,從頭到腳炊事員打扮,特別醒目的是,雙手緊握一柄大鐵鍬。編輯部眾人瞠目結舌。“嫂子您這是……”

“競聘炊事員!”聶衛紅大步走到裏麵,緊握鐵鍬,昂首挺立。

“還別說,嫂子這範兒,標準一廚娘!就您這形象,身寬體胖地往那兒一站,本身就是好吃好喝的代言人!”袁帥誇讚。

“我有一事不明——聶董您為什麼雙手緊握大鐵鍬啊?又不下地幹活……”歐小米問。

“外行了吧?學校食堂都是大鍋飯,就得用鐵鍬!”聶衛紅邊說邊揮舞鐵鍬演示,顯得勢大力沉。

劉向前得意地向大家說明原委:“聶董跟公司請了長假,全力以赴競聘炊事員,等孩子順利入學,再找機會辭職,回原單位上班。這既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叫正麵佯攻側麵強攻;既叫田忌賽馬,也叫虛晃一槍!一切為了孩子!”

“那你們想過沒有?萬一要是不成呢?”安妮疑慮。

“為了孩子上名校,必須得成!不成功,便成仁!謔謔謔!”

“嗨嗨嗨!”夫婦二人擊掌,以示決心。

“為了讓聶董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可不可以利用競聘之前這幾天時間,由她負責咱編輯部的工作餐?如果領導和同誌們能給予她這個鍛煉的機會,我們將感激不盡!一切為了孩子!”

安妮、戈玲以及編輯部眾人均有些意外。

“領導和同誌們請放心,無償服務,不收勞務費!”聶衛紅補充,“不過不包括材料費!”

麵對夫婦兩人期盼的眼神,安妮、戈玲以及編輯部眾人顯然不忍拒絕。

編輯部是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被劉向前、聶衛紅夫婦的舐犢之情所感動,大家決心犧牲一下口腹之欲,以成人之美。到了午餐時間。此時,劉向前、聶衛紅應該正在廚房裏忙活。編輯部眾人圍坐在餐桌旁,等待上菜,既期待又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