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鑒定是組織對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的工作、學習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麵的實際表現進行鑒別和評定後所寫成的書麵材料。它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經常製作的一種公文文種,其作用在於能夠較為全麵地反映出被鑒定人的曆史麵貌,客觀、真實地體現出被鑒定人的人生價值,是組織人事部門考察、選拔和使用幹部的基本依據和憑證。同時,它又提供和積累了被鑒定人的人事資料,是建立人事檔案的重要內容。
1.要深入實際,認真進行調查研究
組織鑒定貴“實”,最忌虛妄,必須深入實際,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切實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對被鑒定人的實際表現及優缺點作出恰如其分的總結和評定。切忌僅靠現成的材料和傳聞進行撰寫,或單憑“印象”辦事,這樣會有損組織鑒定的意義和價值。
2.要注意講究“透明度”
組織鑒定應與被鑒定人“見麵”,並允許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以增加“透明度”。如果被鑒定人的意見正確,則組織上應予接受和采納,使之更加貼近實際;如所提意見不夠妥當,則應對其進行說服教育,做到以理服人。講究“透明度”,是確保組織鑒定價值的需要,也是當前人事製度改革的需要。
8.2.3寫作格式
組織鑒定的寫作格式,一般由標題、被鑒定人的基本情況、鑒定內容、希望或要求、結尾等五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即公文名稱,是闡述組織鑒定全篇內容的“眉目”,應寫得簡明扼要,精練概括,令人一目了然。通常有兩種構成方式:一是直接標明文種,即“組織鑒定”或“組織鑒定材料”;二是用介詞“對”引出被鑒定人姓名和文種,即“對×××同誌的鑒定”,如係被鑒定人某一時期、某個階段或某方麵的情況鑒定,則要在文種前麵添加相應的限製成分,使之具體、準確。
2.被鑒定人的基本情況
這部分是被鑒定人自然情況(身份)的介紹,要寫得簡明、準確、完整。一般包括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政治麵貌、職務或職稱以及經曆等項內容。對這些身份項目的書寫,要特別注意不能采用填表式的羅列方式,而應將其有機地融於一段完整的說明性文字之中。還要注意書寫的準確性和規範性,如年齡一項,應寫其出生年月日;政治麵貌要寫全稱或規範化簡稱,如“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黨員”等。實踐中,不少鑒定材料往往隻寫“黨員”、“團員”等,這用於填表式文書尚可,但寫入鑒定材料則有失規範;職務或職稱一項,應寫明其現任何種行政職務或具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經曆一項,如較簡單,可“一言以蔽之”,如較複雜,則擇要書寫,選取其從事某項工作時間較長或者與政治活動密切相關的經曆事項,作出重點反映。
3.鑒定內容
這部分是組織鑒定撰寫的“重心”。它要根據組織上所掌握和了解的被鑒定人的情況,準確、客觀、完整地反映出其在一定時期內各方麵的實際表現和優缺點,並作出恰切、公正的評價。所謂組織鑒定,其意義就在於此。
撰寫這部分內容,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嚐觀點和方法去衡量、評價被鑒定人,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做到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對於優點,應予充分肯定,絕不“埋沒”或隨意誇大縮小;對於不足之處和存在的問題,亦應毫不掩飾,明確地恰如其分地予以反映。要嚴把“質量”關,凡屬脫離實際的浮藻之詞、無稽之言,要一律“卡妝,勿使介入。這裏,應特別注意不能摻雜個人的恩怨好惡,要以組織的名義說話,是組織意誌的體現。尤其對犯有錯誤的被鑒定人,更應如此。嚴禁“扣帽子”、“打棍子”,借組織鑒定之機有意整人,將個人喜惡融注其中。否則,就會從根本上失去組織鑒定的價值,同時也是法律、政策所不能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