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似的教養了。
這人吧,處久了自然就會有感情的,且這小姑娘本身還真是不錯,長得眉目如畫不說,性子也是溫柔恬靜,且在他老母親與太太的雙管教育下,能持家能處事,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端方好姑娘。
妹妹這樣好,對他也是孝敬不斷,詹希同自然就不想把這好妹妹隨便打發了。可是在這京城,他的官職真心不高,他妹妹又是庶女,且他又想為妹妹找一可托付的良人,加加減減下,他妹妹就在十五的“高齡” 還沒找到合適的夫家·····
這不,偶然聽說了林同年有一年少有為的小舅子,重點還是未婚!他一查,這次科考成績不錯,再一問,家世清白,且還算是有些恒產,且就憑他對林同年的了解,此人人品應也是很好的,要不他那狡猾如狐的同年也不會大力扶植,行了,他妹妹的終身有靠了····
於是,才有了以上那一出。林如海·····他怎麼不知道自己還有做媒的潛質呢·····
但是說實話,是個好人選,林老太太提起詹家那位姑娘也是點頭說好,她知道啊,她有見過兩三次,不管是那通身的氣度,還是那對事的處理把握上,都堪稱上佳了,說她是庶女都讓人覺得那是貶低她。
老太太的眼光,吳謹是很相信的,所以轉過頭對自家弟弟說起時,那就隻有褒揚與讚成了。隻是讓人無語的是,那語氣說的就跟她親眼見了似的···
吳訊也覺得是自己高攀了人家,他家世隻能說是不窮,且他還是次子,唯一的優點就是前程無限,可這眼下看來是那麼的虛無縹緲,所以吳訊在自家姐姐的支持下應允婚事時,就給了詹家一個允諾:三十無子方可納妾。
插播一句,吳訊之所以敢在爹娘不在的情況下就給自己定下了婚事是有原因的,吳家爹娘在吳訊上京前就給了交代:此一去,不知何時歸來,若是林老爺給保了媒,你姐姐也同意,你就自己趕緊定下來吧,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別讓這書信一南一北的來去給耽誤了·····
本就是詹家自己先看上的良人,現在還給了這樣有利於自家姑娘的保證,詹家自是隻有更歡喜的,詹希同當下就與自家太太說了:這嫁妝看著再添厚些!
有這喜事在前麵等著,林如海更是加緊給便宜小舅子安排好工作,正七品大理寺左評事。之所以是這個職位,而不是進士們通常會進的翰林院,而是因為吳訊他就不是那種會做學問的人,他更擅長做事。
自家兄弟的婚事,吳謹隻有更上心的,不等林如海提出來,她就想到了,那就是他弟弟的新家,且她還先給備好了,托的是劉穎的夫婿。
馮家人雖然官不大,但卻人脈廣,辦這樣的小事自是手到擒來,且還給辦的很漂亮。反正劉穎攜吳謹過來實地考察時,吳謹真是打心眼裏滿意的不得了。由此激勵下,情緒高漲的吳謹更是化身購物狂,勢要她弟弟的婚禮辦得體麵再體麵····以彌補她這輩子都沒有婚禮的遺憾····
吳訊是覺得吧,反正他這輩子整個人都是賣給姐姐一家了,那麼此時再多得姐姐的東西,也就債多不壓身的欣然接受了吧·····
要說自家弟弟結了婚,對於吳謹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她又有了一個說得上話的閨蜜。當然了,詹姑娘那智商那情商,又是自家夫婿極看重的大姑子,自是用盡了心的去哄······
賈元春最近的日子很難過,這得從頭說起,她是走甄貴妃的路子進的宮,自是屬於甄貴妃的親近人,可還沒等她來得及施展手段,靠山移了,搬進了壽康宮,變成太妃了····她進宮可不是為了伺候這些老女人終老的啊,於是,她自告奮勇的毛遂自薦了,成了甄貴太妃賞賜給皇後的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