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嘴唇,拿眼睛去死死地盯著自家閨女·····幸好,大家都把關注點放到了上座的祖孫倆身上,要不,就王夫人那模樣,非得嚇得人以為她跟自己閨女有仇呢。

就在賈家人忙叨叨的為府中大姑娘進宮做最後的準備時,林府裏,吳謹也在忙叨叨的收拾東西。

倒不是她要出行,而是她要安排人去蘇州帶消息。鄉試已經結束一個月了,可她還沒接到吳家人來報消息的書信,她很憂心她很暴躁,是好是歹,總得給她來個信息吧,為什麼此時會沒有?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吳謹越想越坐不駐···

林如海倒是想到了一個可能,就是吳訊鄉試考的很好,且還要參加明年的春闈,所以他幹脆直接上京來了,那當然就不另寄書信了。不過,這也隻是他的猜測,所以在小老婆焦急不已時,隻提議:派個人去看看吧。

於是,作為一個聽話的好女人,吳謹趕緊安排專人去跑一趟,當然免不了的收拾些物產給娘家人稍帶過去。

林老爺在政治場上基本也就是算無遺策了,那在生活中,隻要真的上了心,當然也不會想岔了路,所以,在吳謹派人出發後兩天,丫鬟來報,吳家舅爺來了。

吳謹····喜出望外啊,正要招呼人去見自家小弟,就又被老太太身旁的丫鬟通知:去老太太處與吳訊會合。吳謹·····

吳謹走到門口,就聽到了裏麵的歡聲笑語,心裏霎時安定了下來,就衝這熱鬧的場麵,她弟弟一定考得不錯。果不其然,等到見了麵,她弟親口跟她說:考了鄉試的第七名。

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可以預料的到,吳謹之前純屬是關心則亂了。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郎,他入了官場也沒耽誤再讀書深造,他指導的學生,就是沒有長期帶在身旁,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吧。且林如海與那個主考官交情還是不錯的,所以在七月的那次最後的指導,林老爺可是寄過去了幾張他自己壓的命題·····

吳訊也是深知其中的奧秘,所以,等到晚間見了林如海,二話不說,先是一個大禮跪拜下去。這種提攜之恩,與救命之恩也不差什麼了,他吳訊這輩子,算是欠了林老爺的一條命了。

雖說看在自家小老婆與兒子們的麵子,林如海對吳訊的各種幫助是無償性的是心甘情願,可是吳訊他自己有感恩報答之心,那他當然也就欣然接受勉為其難的領了·····於是,推杯換盞之後,林老爺又收了一位鐵杆的門生。

由於吳訊是要參加明年年初的春闈的,所以林老太太特意把他安排在偏僻的林府西南角,偏僻也就意味著幽靜嘛。

吳訊在鄉試考試中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可到了彙集全國才子的會試,這就不行了。於是,從到了林府的第二天起,在林老爺的指點下,吳訊就開始了最後加班加點的突擊····

------------------------------------------------------------------------

白駒過隙,一晃又過去了三個月,就在大家都以為終於可以過個安生年時,熙康皇帝忽然宣布:他要禪位,皇四子年後就登基!

平地一聲雷啊,炸的滿朝文武瞠目結舌呆若木雞,連忽然得了天大便宜的雍親王本人也是不敢置信的張口結舌了半天都反應不過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習俗,遇到這樣的事,通常都有“三請三辭”的流程,可無奈,這個消息太勁爆,震得大家一時都無法回過神來,於是本就心中不爽的熙康皇帝見到朝臣連挽留的樣子都不再做了,雖然能理解,可仍是氣得甩手直接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