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性格3(1 / 1)

說“我相信……”的人,比說“我不相信……”的人,心靈世界豐富得多。

我相信曆史記載的真實,相信孔孟的賢聖,相信曆代明君賢臣的功業,相信古往今來士子們的無私和赤誠……所以,當我讀到他們的故事的時候,我會感動,會讓自己也像他們那樣,正心、誠意、修身、齊家,並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誌,不僅僅治國平天下,還要垂範於後世……心靈有了這樣的空間,儒家的情懷就出現了。心靈沒有這個空間的人,會笑掉大牙的。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鬼神,相信人會有前生來世、天堂地獄,相信善惡都會有報應,相信佛陀的智慧……所以,我會學佛陀容世,利益眾生;我知道即使是在黑暗的小屋裏,也會有無數雙慈祥的眼睛,像父親看著兒子那樣看著我,讓我感動,讓我慎獨;我會把法師給我的一串佛珠戴在手腕上,用心體會它對我的加持,克服懶惰,更加精進;我會發願幫助別人,教人向善,生生世世廣結善緣,為成佛做準備……心靈有了這樣一個空間,宗教就出現了。心靈沒有這個空間的人,會變得淺薄。

我相信古人的智慧,相信天人感應。相信除了原子的、數學的思維方式外,還有五行八卦的思維方式;相信現代科技對疾病的診斷,也相信中國傳統醫學的望聞問切;相信抗生素的藥理,也相信人得天地之全氣,而物得天地之偏氣,所以藥草可以治病。我更相信卜卦、占星、看相、測字,扶乩請仙……這是更大的心靈空間……心靈沒有這個空間的人,心靈永遠局限在“科學”上的人,永遠無法理解。

如果說人有差異的話,那麼差異首先在於心靈,心靈的差異,在於其空間的大小。“大而化之之謂聖。”何謂大?可以理解為心大。聖人心靈的空間是無窮大的,無所不容。正因為如此,他才有智慧,才能明察秋毫。孔子說,君子“畏聖人之言”,不僅是敬畏,而且,聖人如果指責我,就說明我的心還有沒能到達的地方,還有狹隘執障,這正是君子所畏的。心靈的空間越小,嘲笑聖人也就越容易。就像對於一台內存和硬盤都很小的電腦來說,很多高端軟件都無法配置,很多文件都無法運行,都是廢物。

所以,我們“懷疑”一個東西,應該有大“信”作為背景,應該以豐富的心靈世界作為後盾。顧頡剛說:“懷疑就是學問”,但那是學究式的學問。我要說:“相信就是智慧。”心靈王國需要無限地拓展疆土,智慧的陽光才能任意流淌,思想狂飆,精神的野馬才能馳騁縱橫。

3.30-45歲最需要陽土性格

孔子說,三十而立。三十歲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經曆了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這十五年的學習和積累,從三十歲開始就要懂得了“立”。古人講的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履行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這就需要轉化,就是要把前十五年學到的知識,學到的道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們知道,在五行中,木主生,火主長,而土主化,也就是說,土要對生長的一切進行運化、轉化。土能運化,所以土生萬物。30-45歲,這十五年,就是轉化的時候。一個人能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正取決於這十五年。如何才能很好地讓“火生土”,讓三十歲之前的學習和積累轉化為三十歲之後的事業和成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