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性格2(1 / 1)

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有信心才有**,有力量,有恒心。沒有信心,心存疑慮,不但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反倒會給自己做事增加心理壓力。治病也是如此。無論什麼樣的治療,你對它滿懷信心,充滿希望,病都會好得快,否則,病就會惡化得更厲害。

歐洲有一位人類學家,為了研究巫術,親自深入蠻族,跟巫師學習。巫師會用巫術治病,在治病儀式的最後,他會噴出一口鮮血,血裏還夾雜著幾片羽毛,表示病魔被他咬死了,病人於是就好了。這位人類學家後來發現,巫師並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把病魔咬得連毛帶血,他隻是預先含了幾片羽毛在嘴裏,然後他忍痛咬破了自己的舌頭。但經過他這種儀式治好的病人非常多。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巫師就是通過“信”,生起病人的信心,獲得治病的力量,使病不治自愈。因此,即使是跳大神,也有可能把某些病治好,隻要病人深信不疑。當然,如果不信,那就隻能加重他的病苦,恐懼和厭煩。

已經有學者從巫術、儀式的角度來研究現代醫學了,北大社會學係教授著名人類學家王銘銘先生在一次講課時這樣說:

現代社會中,醫院如此發達,而且還在不斷地“改革”,醫院已經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信仰和儀式體係,使我們相信我們身體上的任何局部的問題,都得通過它來解決。事實上,它是不是能夠解決呢?實際上很難。所以,我說,它是一種信仰的符號。今日世界每年死於感冒的人有三四百萬,醫院都在幹什麼?結論很簡單,連感冒都治不了的醫院,除了醫治疾病之外,必定還有其他類型的“存在價值”。作為克服個體風險的專家體係,醫院之類的機構是替代傳統社會命運體係的另一個權威體係。以前人們說,把握命運的人,也把握人生,如今不同了,把握知識的人,把握人生。這是人們的信仰。

的確是入木三分!所以我們在醫院的介紹中,總是聽說他們有多少名醫、博士,多少國外引進的先進檢測和治療設備;我前不久還見一家醫院的走廊上貼著一些惡性皮膚病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對照圖。這一切,都是醫院治病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意或無意地增強了病人的信心。

我們現在的病人,治病的條件好了,反倒對醫院和醫生沒有信心了。老想著還有更好更大級別更高的醫院,對自己所在的醫院沒有信心。醫生如果年輕,則怕他沒經驗;醫生年紀稍微大點,又怕他思路不靈活,方法陳舊。知識稍微豐富一點的病人,甚至懷疑醫學,認為西醫治標不治本,猛劑強攻,傷人元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讓他用中醫治吧,他又說中醫不可理喻,“學之者如牛毛,成之者如麟角”,良醫難遇……這種人的病,治療起來就要難一些了。

2.相信就是智慧

我們的心靈能相信多少東西,能接受多少東西呢?這事關心靈的空間問題,也涉及智慧的大小。心靈空間越大,能接受的東西越多,容人之量也越大,“宰相肚裏好撐船”就是這個意思。心胸太狹窄,也不利於養生。

我曾問過某人相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他沒有正麵回答,隻是說:“我的心,對未知的世界總是留有餘地的。”回答得非常好!不僅正合我心,而且教給我一種表達方式。人的心靈如果能始終為未知事物留有餘地,就會更豐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