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並不能就此平順下去,隨著王隅長大、親政。他是越來越希望把手中的權利抓得緊緊的,越來越希望把皇位坐穩。王隅是聽著自己的身世緋聞長大的,雖然是宮中唯一的皇子,但從小受的世態炎涼那是多了去了,他的心又硬又貪婪又歹毒。

和李成桂屬於兩個派別意見總是相左,所以他想弄死他;他是依附李仁任的,卻因為不滿做一個提線木偶而更想弄死他!§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但是當他的力量不足,完全不足以和這兩位朝堂上的大佬相抗衡的時候,王隅就萎了。但是他又不認頭把所有的恨都自己咽下,就想從別人身上找回來。

此時的巴雅爾,年紀有三十多歲,但長得漂亮不顯老,正是成熟風韻的時候。她寡居宮中多年,除了重大節日從不出現,但是王隅從來沒有忘記過這個女人。小時候他還在想,如果他是這個女人的兒子就好了,就不會受到這樣的虧待冷遇,還能名正言順地繼承皇位,根本不必受製於李仁任。

巴雅爾和李成桂的事情並不算是大秘密,因為武宗去世時的一出一進一去一回,這事已經算是宮中公開的秘密了。

現在朝上李成桂和李仁任針鋒相對,所言所行完全沒有把王隅這個大王放在眼裏。但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那個可以任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的牟尼奴了。他想要發泄自己的怒火,自然要從李成桂他們最親近的人下手。他選的,就是巴雅爾。

差一點,巴雅爾就被他得手了。她拚命地掙紮,並試圖用王祺的名義把他喝退。“牟尼奴!我是你父皇的王後!你不能這樣!你想像惠王一般做出淫辱母妃的無恥之事落得那樣的下場嗎?!”

但是王隅根本什麼都聽不進去,還是張嬤嬤拚死幫助巴雅爾掙脫,阿吉跑去給李成桂報信,才令巴雅爾免於毒手。

至此,巴雅爾才開始和李成桂重新有了來往,而李成桂也開始和王隅正式站在對立麵上。

巴雅爾搬出了望月台,以侍奉貞順淑儀公主(遠房姑姑德寧公主,王祺兄長惠王的妻子)靈前的名義住進了仁壽宮。而李成桂則因此仍然盡臣子之所能,繼續為高麗征戰沙場。

但是王隅與李成桂以及他背後的新生士大夫集團的利益畢竟大相徑庭。利益隻有那麼一塊,多分了他的,就少分了我的。朝堂上看似平靜,但實際上水下早已暗潮洶湧。而在高層爭鬥的時候,高麗國內也是民怨四起。

和鄰國元一樣,高麗的國運也是岌岌可危。大明已經在江對麵站穩了腳跟,國祚漸穩,他們也就開始著手規整邊境四方,整理屬國。

高麗作為一個跟著元近百年的國家,自然受到明統治者的重視。雙城總管府是元劃定其與朝鮮國境,並為了方便管理朝鮮而設定的地方,王祺後來趁機奪回了那塊土地。現在,明卻要把這塊地重新劃進了明的領地。並且還在那裏設立了鐵嶺衛。

如此做法,王隅肯定不能同意。他先是休書遣使到大明‘講理’去,後來幹脆派李成桂出擊大明遼東地區,給明朝一些顏色看看。

李成桂對此是不讚同的,王隅動動嘴,他們就要為此流血犧牲去換一個無謂的結果嗎?他很清楚高麗軍隊的實力,也明白能夠打敗元的明朝實力有多強。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以卵擊石呢?

但是表麵上,他還是王隅的臣子,君命不可為,自然還是要聽從他的指示。但是一次又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