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已經讓李成桂厭煩了。照這樣下去,終有一天他會被王隅害死的。一位的忍讓,不如主動出擊。
於是李成桂在多年之後終於做了一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他要造反了!
帶著大批的軍隊往鴨綠江邊去,但是中途李成桂就變了道,從威化島直接回軍攻進了開城。手中掌握著重兵,無論是王隅還是李仁任都對此無可奈何。若不是因為李成桂軍權在握,當初他們也不必用阿木巴雅爾來轄製他了。
王隅終於退了位,換了稚子王昌即位。至此,巴雅爾獲封大王大妃,與李成桂之間的來往也更自由,儼然夫妻一般。朝上朝下均不敢對此有半句微詞,這段日子,是巴雅爾和李成桂之間最快樂的時光。
但是王隅一直沒有死心,仍然陰謀複辟。李成桂幹脆把他並非王祺親子的事情抖落出去了,並以此為理由,貶王昌為庶人,立了宗室裏的王瑤為王,把王隅王昌全部流放處死了。
說是立了別人為王,李成桂還是臣子,但他現在權勢滔天,軍權政權均歸他手,分明就是站在幕後的皇帝。王瑤自然不甘心永遠受製於人,出手害了李成桂在他的馬上做了手腳,居然成功了!李成桂重傷不起,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但就在此時,巴雅爾給李成桂府上傳了消息讓他小心提防,而正好在府中的李芳遠則以此信息派人擊殺了陰謀‘鋤奸’的大臣。而王瑤和李成桂之間的假和平再也維持不住了,他想要挾持巴雅爾為質,李成桂卻先一步率軍入宮,救了巴雅爾。
二次闖宮,幾興廢立。李成桂與高麗王氏之間再也難以和平共處,這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時刻。廢了王瑤,李成桂終於即位了。但是皇後之位,必定不能是巴雅爾的。甚至若是她想入李成桂的後宮,都需要改頭換麵換個身份才可以。
李成桂滿以為他登上了三韓半島至高無上之位就可以得到心愛的人,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在一起了。但似乎是命運的捉弄,他和巴雅爾總是兜兜轉轉回到原地。以前他是大將軍,她是大王的王後;現在他的新帝,她是前朝的罪妃。風水輪轉,實際上結果都一樣。
而更可悲的是,李成桂當初隻是為人臣子時,巴雅爾還能夠有個棲身之所躲避紛爭。但現在李成桂登了基,權勢和高位反倒成了巴雅爾的催命符。
無論是站在李成桂背後的支持集團,還是他後院裏的女人孩子,全都不能容忍他和前朝的大王大妃在一起。無論是因為輿論還是利益權利的分割,巴雅爾都是他們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
即便李成桂登基一月後立刻遷都漢陽,暫時堵住了朝堂上的悠悠眾口,都沒能隔絕後宮女子想要加害巴雅爾的心。
就這樣,巴雅爾死於李成桂登基四年後,李成桂痛徹心扉、後宮眾人卻都拍手相慶。但是巴雅爾的死他卻沒有調查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他覺得,他的幾個成年的兒子的嫌疑反倒比後宮女子的大。因為他之前起過要給巴雅爾過繼一個他所生的幼子為子嗣,日後繼承他的皇位的念頭。
但是後來,這件事卻被巴雅爾勸住了。她不願要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也不願意人家母子因她骨肉分離,更不想去奪她不在乎的那些東西。但她還是死了,死於這些在她看來無所謂的東西上麵。
成年的兒子都是之前害巴雅爾流產過的韓氏所生,本已有過仇怨。韓氏之所以鬱鬱而亡,與他因當初的事情泄憤也有關係。說不得就是他們現在做來報複他們的!
於是李成桂開始無寵後宮,隻疼愛康氏所生的幼子,想讓他做世子讓那些不孝子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是他沒有想到,他的兒子居然敢效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不但殺了親弟弟,還把他幽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