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風趣地對馬登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麵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
自信的柱子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蕭伯納
英國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設計師克裏斯托·萊伊恩,除了年輕,他一無所有,但他很幸運,參加了溫澤市政府大廳的設計。他運用工程力學知識,依據自己多年的實踐,很巧妙地設計了隻用一根柱子支撐大廳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後,市政府權威人士進行驗收時,說隻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了,要求他再多加幾根柱子。
年輕的設計師卻十分自信,隻要用一根堅固的柱子便足以保證大廳的安全,並詳細地計算說明,列舉相關實例。最後,他堅持自己完美的設計而拒絕了工程驗收者的建議。可想而知,他的固執惹惱了市政官員,他險些被送上法庭。
在種種壓力下,他陷入兩難的境地: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意味著公然與政府官員作對;放棄吧,又有悖於自己做人的準則。矛盾了很長時間,他終於想出一條兩全其美的計策。
他在大廳裏增加了四根柱子,不過,這些柱子並沒有與天花板接觸,隻是擺設而且,擺給那些愚昧無知卻又剛愎自用的人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一晃300年過去了。
300年的時間裏,市政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而支撐他們頭頂天花板的柱子仍是那一根。直到某一年,市政府準備修繕大廳的天花板時,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消息在一夜之間不脛而走,世界各國的建築師和遊客慕名而來,觀賞這根奇異的柱子,並把這個市政大廳稱作“嘲笑無知的建築”,當地政府對此也不加掩飾,在新世紀到來之際,特意將大廳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對外開放。許多人在那一根柱子麵前流連忘返,遐想聯翩。
人們在僅存的一點兒資料中找到了設計師克裏斯托·萊伊恩當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很自信,自信至少100年以後,當你們麵對這根柱子時,隻能啞口無言,甚至瞠目結舌……我要說明的是,你們看到的不是什麼奇跡,而是我對自信心的一點堅持。”
當時有人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而今天的現實又是如何呢?300年的曆史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克裏斯托·萊伊恩,這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然而,所有人都相信,當自己讀他的名字時,都不敢發出聲音。
因為300年前,也許隻有上帝聽見他說過,能把自己的夢想擎到天堂的高度,靠的是自信的柱子。而這樣的柱子,不需太多擺設,一根足夠。
自己是個危險陷阱
別忙著證明自己,先告訴自己,你已經夠完美了,即使你無法掌握一切,你也是上帝的奇跡。
——菲莉
瑪麗是位心理治療師,她對生活充滿了焦慮的質疑。
“我其實很怕人,”她對朋友彌麗爾·奇說,“好笑吧?”
一個心理治療師竟會怕人,可是瑪麗真的就是這樣。碰到新的患者,瑪麗總是滿心懼怕。“真的能幫助他們嗎?該不該把他們轉到更能替他們解決問題的治療醫生那兒?他們會怎麼看我?”大多時候,瑪麗惶惶不可終日,每次開始谘詢前,瑪麗都得為自己加油打氣一番。
在瑪麗的成長過程中,總覺得和兄弟姐妹格格不入,自己和他們一比,更是相形見絀。這樣的自我認知一直伴隨著她到現在,她常把自己的患者轉診給同業,原因並非無法對症下藥,而是她心裏總覺得自己不適合。如同她說的:“我對患者沒有那麼投入,我在診療室花很多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沒錯,可是心裏總會不斷地想著:我做得如何?我是多麼不適合擔任谘詢的工作,該不該讓他們去看別的心理醫生?我滿腦子都被這些念頭占據。除了自己對患者談話的內容,我還會假想另一位治療師會如何處理。有時我會忘記這些紛擾的思緒,真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可是情況很奇怪,我的意念非常混亂。”
“當了幾年的心理治療師,我會督促自己加強谘詢技巧,好幫助更多的人,可是我也擔心自己會陷入流沙中無法脫困。不論我花多少力氣證明自己是個稱職的心理治療師,但任何時刻都有可能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勝任這個工作。10年來,我知道這種感覺緊緊跟隨著我,可我就是沒辦法讓它停止。自從知道自身體驗的本質是來自每一分每一秒的意念後,那種無法勝任的感覺就不再困擾我了。”
彌麗爾·奇問她自身真正的改變是什麼?
“我變得更了解自己。”她說,“我沒有什麼事情好怕的,擔心受害的感覺皆存於腦子裏,全都是自己的意念在作祟。一旦想起這點,我就覺得好多了,雖然還是免不了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質疑,可是一想起這一切都是意念在搞鬼後,這些負麵的念頭就消失了。我現在能平心靜氣地和患者相處,可以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而非放在自己身上。我傾聽患者說話,也聆聽自己內在的智慧和洞察力,它才是助我一臂之力替患者解決問題的真正力量。”
“經過這些,我如今真的對自己感到滿意,也覺得自己可以勝任一切,因為隻要想起意念是自己所造的,過去那些缺乏自信的想法就煙消雲散了。我終於發現自己真正的潛能,因此,我得以發揮所長,替患者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