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江還想繼續往下說,程子強突然抬頭說:“我去?”

由於他答應的太突然,袁世江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程子強見袁世江一下子愣在那兒,想必是還有好多提前編好的話沒來得及說,就笑著補充說:“我去,不過這是最後一次,現在華夏沒有我,也能打贏這場戰爭。”

④本④作④品④由④思④兔④在④線④閱④讀④網④友④整④理④上④傳④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大結局---最後的戰役

更新時間:2009-7-21 17:58:15 本章字數:2366

特遣隊以106團三營為主體組建,由團長吳明哲親自帶隊,後來被稱為明哲特遣隊,盡管主事的那個家夥叫程子強。

通過程子強的數月訓練和編製,106團三營下轄三個步兵連,分別是七連、八連和九連,然後是營部和營部連又稱戰鬥支援連,包括炮兵、偵察兵、工兵和通訊兵分隊、第二支援連,包括醫療、維護和運輸補給分隊。就編製上說,三營就和其他營大大的不一樣,組成特遣隊後就越發的不同了。

特遣隊的基本戰鬥分隊是班,下轄三個戰鬥小組,特點是突出火力,第一戰鬥小組被成為尖兵組,由一名下士帶隊,下屬2-4名衝鋒槍手和步槍手;第二和第三小組都是機槍組,主體火力是一挺7.92mm輕機槍,成員五人,包括一名士官,機槍手兩名(正副射手)、一名精確步槍射手和一名擲彈兵。

程子強原打算在排級火力支援組裏添加兩挺通用機槍,但是新編第十七師也隻是個二類師,很多東西都不能到位,甚至不在編製表上,程子強隻得為排級火力組增加了一個尖兵小組作為排預備隊,另外編製了一個四人的狙擊班。編製成特遣隊後,程子強取消的排預備隊,從袁世江那裏搞來了一些原裝的倭造擲彈筒,讓排級單位也有了自己的支援火力。

連級火力編製比較穩定,原本包括兩挺7.92mm水冷重機槍和兩門60mm迫擊炮。成為特遣隊後又加強了一些。

特遣隊的主體支援火力是四門82mm迫擊炮,和可高射的並聯重機槍。

此外特遣隊的通訊器材已經普及到了排一級,全隊人馬達到了空前的千餘人。

“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營”。”吳明哲歎道“負責支援的人員和作戰人員差不多多了,包袱太大,這還能打仗嗎?”

對此程子強答道:“這些人不是包袱,是作戰效能倍增器。”

吳明哲最近一段時間其實對程子強還是產生了幾分敬意的,他作為半路出家學生軍人,對練兵也並非一竅不通,這是不是回事,一看就能明白。在這次出發前,袁世江還特地叫了他去,推心置腹地談了心。

“我想寫本書……”袁世江是這樣開的頭“一本有關戰爭和軍人的書……”

吳明哲畢恭畢敬地聽著,其實他心裏不是太看得起眼前這個胖子,雖然這胖子也有不少戰功,但聽說都是靠運氣的來的,不過吳明哲也覺得一個人是不能老靠運氣的,因為運氣是靠不住的,袁世江能有今天也不僅僅是全靠運氣,可惜的很,吳明哲雖然想把袁世江想好一點,但是老袁天生長就一副草包相,實在讓人尊重不起來,所以吳明哲就隻是做做樣子。

可就是在這次談話過後,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