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當作食物的,亂吃東西的危害不僅僅是吃壞肚子的問題,有可能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異食癖,通常是指一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養成的一種嗜吃非食物性東西的習癖。典型的症狀表現為咬食玩具上的油漆、灰泥、煤渣、頭發、玻璃、鐵釘等物。
有這樣一個案例。
55歲的寥女士是一位典型的異食癖患者。她說:“我小的時候,家裏很清貧。很小就要幫媽媽幹家務活。記得5歲那年,我幫媽媽燒火。順手拿出一根火柴,很隨意地把火柴頭放在嘴裏嚼了起來。嚼著嚼著,覺得滿口留香,接著就又抓出幾根火柴狼吞虎咽地嚼起來,當時,就把一盒火柴頭嚼光了。”從此,寥女士就有了一個奇怪的癖好,看見火柴就會把火柴頭吃掉。“特別是後來,上小學了我學習成績很好,爸爸、媽媽總要給點獎勵,因此,兜裏總有零花錢。那時,火柴兩分錢一盒,別人的零花錢都是用來買冰棍,我卻都買了火柴。”
雖然寥女士並沒有因為幾十年一直嗜吃火柴頭,而患上其它嚴重的疾病,但她也清楚,自己的這個癖好的確很異於常人。盡管她現在已經是年過半百的人了,但她仍為自己的這種癖好而敢到苦惱。
心理學家指出,異食癖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與身體缺鋅、缺鐵或腸道寄生蟲有關,也可能是患者的一種強迫性行為。異食癖可以造成各種並發症,如吞食汙物、糞便等,可引起腸道寄生蟲病;吞服石頭、破布、頭發等可造成腸梗阻;大量吞食黏土,可導致血及缺鋅;吞食大量灰泥,可致鉛中毒。
由於這種異食癖是由幼兒時期就可能產生的,所以往往與家長疏忽對孩子的照料或環境不正常有關。剛開始時,孩子可能因為缺乏照顧,擅自拿取異物吃,日久成為習慣,變成不易解除的條件反射。因此,發現孩子有嗜異食現象時,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切忌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的異常表現,更不要對孩子施以責罰,甚至捆縛孩子的手足,這樣不但不能解除嗜異食的習慣,反而使他暗中偷吃不潔之物,後果更嚴重。
對於一些有異食癖的成年人來說,要想戒掉異食癖的習慣,可以嚐試以下的方法:
1.從思想上嚴格控製自己
當自己想吃異物時,立即用別的東西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平時多培養一些愛好,用一些良好的愛好來抵消對嗜吃異物的渴望。
2.遠離自己嗜吃的異物
其實也就是給自己創造相對“幹淨”環境,讓自己想不起來吃,或者不方便吃。對於有些吃頭發的異食癖患者,不妨建議他們把頭發盡量減短一些,剔成“板寸”或“光頭”,雖然有些極端,但亦可以嚐試一段時期,或許就能讓他們逐漸走出異食的困境。
3.請求朋友或家人的幫助
請求朋友或家人在自己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吃異物時,給自己及時的提醒,也有助於患者糾正異食癖的習慣。
4.找出不良誘因,及時控製
異食症的治療,首重及早找出不良的刺激因素,並予以排除,同時須做血液、微量元素、血色素及糞便的檢查,了解身體受害的狀況,才能有效控製病情。
此外,異食症的患者還須接受心理治療,並耐心糾正他們的行為、改正他們的飲食習慣。而且異食症好發於智能低下、有孤獨症或家中突逢劇變、失意受挫的人身上,應小心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