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東方朔:大隱於朝廷的另類奇才(3)(3 / 3)

東方朔將手中的長戟指向董偃,說他是犯罪之人,而且當殺。漢武帝說此話怎講。東方朔說,此人傷風敗俗,私通公主,未婚就同居,實在不是一個家臣應該做的,簡直是敗壞先王製度。更何況,此人滿腦子不健康思想,竟然在皇上建功立業之時蠱惑你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如此小人豈能不殺?他又怎能有什麼資格進入宣室呢?

漢武帝被這番話問的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很久,他才說我已經準備好酒宴了,要不,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人家漢武帝都這樣說了,按理說,東方朔該識趣吧!就別不依不饒了。但東方朔就是拚死也不放過,抬死杠。他還搬出了先帝的法度,說這個宣室是先帝處理朝政的正殿,董偃如果進去,那就是違反法度,不能讓他進。

這話也說得完全在理,有理有據的。連先帝都搬出來了,漢武帝沒有辦法,為了給自己找個台階下,說東方朔講得很好,應該給予獎勵。並立即下詔,將這次酒宴改為北宮舉行。然後,帶著董君從東司馬門走。從此,這個地方就成為下人入宮的地方。而東方朔呢?得到了黃金30斤的獎勵。這件事在史書上有記載。

經過這事,董偃精神倍受打擊。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這董偃好歹也是富商之後,十三歲那年跟著母親進宮,被長公主看上,然後就被包養。他也是沒有辦法,為圖自身安全,所以才想方設法討好獻媚。東方朔這次給董偃和長公主的打擊都是很大的,兩人都鬱鬱寡歡。董偃三十歲就死了,長公主也在董偃死後不久憂悶而死。最後是和董偃合葬在一起,也總算終成眷屬了。

一向玩世不恭的東方朔為什麼就這麼容不下董偃這個內寵,僅僅因為董偃是下人嗎?董偃再怎麼說也是漢武帝姑媽的情人,東方朔的那番話不但讓董偃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也讓長公主顏麵無存。其實東方朔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他害怕內寵得勢,最後禍國殃民。他心中也是關懷天下,也想做一個憂國憂民的好臣子,所以他才這樣義正言辭地去做。可是,難道僅憑這樣一件事就能證明自己不是世人眼中的那個玩世不恭、另類搞笑的東方朔嗎?這裏麵,東方朔有著太多的無奈與悲哀。他是想向漢武帝表明,他不是那種在大眾眼中隻會嘩眾取寵的笑料,也不是世人誤以為的那樣不問世事。可他沒有辦法改變這些,漢武帝不需要他的治國偉略,有董仲舒就足夠了。

從阻止擴建上林苑到借敬酒支持漢武帝殺掉自己的女婿,再到容不下董偃,這三件事,無一不透露出東方朔的另一麵。東方朔以他獨有的方式跋涉著文人從政的崎嶇路。東方朔從未任過地方官,一直都跟隨在漢武帝身邊。但他的官從未大過侍郎。從這也可以看出,漢武帝是不可能重用東方朔,讓他擔當起治國治天下大任的。一代奇才東方朔就這樣被漢武帝屈才於他的統治下,要怪,就怪東方朔生不逢時,既有董仲舒為何又有東方朔呢?如果是在高祖時代,或許會有另一番作為,也說不定。

在東方朔的內心深處,一定紮著痛苦這根毒刺,隻是他將這種痛苦的表達方式演繹得別開生麵而已。他那種玩世不恭、放浪形骸、遊戲人生的外在表現,注定成為漢武帝放鬆娛樂的最佳武器。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那些奇聞異事才被民間所傳頌。人們都記住一個古靈精怪的東方朔,而忘記了他是一個富有正義感、憂國憂民、抱負遠大的東方朔。一個有驚天韜略的文人最大的悲哀就在於無法施展其才華而屈死一生。在東方朔身上,所呈現的是他悲傷到極致的徹悟。畢竟東方朔他不想做出那些不成仁就殺身的英雄壯舉,活著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東方朔複雜又悲涼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