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朱元璋又與太子討論七國造反的事兒,太子以為錯在七國,而朱元璋則說道:“不然,這是講官的偏說。景帝做太子時,以博局殺吳王世子,做皇帝後又聽信晁錯,黜削諸侯,七國因之造反。”
對於經學,朱元璋在跟宋濂讀了《春秋左氏傳》,又跟陳南賓讀了《洪範九疇》和《蔡氏書傳》後,他發現所說的象緯遠行和朱子書傳相反,因此,朱元璋特地征召諸儒進行更正。
此外,朱元璋對孔老夫子也同樣是貌合神離。當年,幸虧孔老夫子的後裔衍聖公孔克堅做事圓滑,才沒有惹下殺身之禍。為了張揚尊孔的這麵大旗,朱元璋在京城裏新建了供奉孔子的文廟。
當禮官向朱元璋請示祭祀孔子的禮儀時,他胸有成竹地答道:“每年春秋二次祭祀孔子,可以隻在曲阜舉行,不必天下省、府、州、縣普遍祭祀。”
皇帝的口諭一出,士大夫們頓時覺得連自己的信仰與人格都受到了損害。雖然人人害怕捋大皇帝的虎須,但是為了維護萬世師表的尊嚴,有人也是豁出了性命。
對於佛教,朱元璋在即位以後就顯得非常地崇敬,他詔征東南戒德名僧,在蔣山大開法會,並且還和群臣頂禮膜拜。當僧徒中有回答的問題令朱元璋感到滿意時,這位僧徒便會被賜賞金襴袈裟衣並且召入禁中,與朱元璋進行講論。
有的僧徒還還了俗並且做了大官。朱元璋始終都認為和尚是與塵世絕緣的,因而會無所牽涉,可以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心腹,當作耳目,來了解官員和民眾的言行。
由於朱元璋對僧徒的恩寵,從而導致了他們得意橫行,文武大臣也都被他們中傷。那些僧徒又倚仗著告發的功勞,請皇帝為佛教創立職官,改善世院為僧錄司,設置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覺義等官。
再來說一下道教,度僧尼道十數萬人,在塵世的政府裏麵又建立了一個空門朝廷,由此可見,當時的道教涉及的是多麼廣泛。
洪武十一年,解縉上萬言書說:“陛下天資至高,合於道微,神怪妄誕,臣知陛下洞矚之矣。然猶不免所謂神道設教者,臣謂不必然也。一統之輿圖已定矣,一時之人心已服矣,一切之奸雄已懾矣。天無變災,民無患害,聖躬康寧,聖子聖孫,繼繼繩繩,所謂得真符者矣。何必興師以取寶為名,諭眾以神仙為征應也哉!”
朱元璋在看過此萬言書後,認為確有可取之處。從此以後,朱元璋便對佛道兩教的興趣逐漸降低了,他不再侈談神異征應了。
朱元璋一方麵重用僧道,但又常常殺戮和尚、道士,對於儒家、法家等也皆是如此。朱元璋經常大罵李斯和韓非,但卻又從法家著作中生吞活剝,取法其道。他言必稱三代,儒家思想仿佛是他的政治旗幟,但是在他的骨子裏,卻又根本瞧不起儒生。
沒過多久,朱元璋又與太子討論七國造反的事兒,太子以為錯在七國,而朱元璋則說道:“不然,這是講官的偏說。景帝做太子時,以博局殺吳王世子,做皇帝後又聽信晁錯,黜削諸侯,七國因之造反。”
對於經學,朱元璋在跟宋濂讀了《春秋左氏傳》,又跟陳南賓讀了《洪範九疇》和《蔡氏書傳》後,他發現所說的象緯遠行和朱子書傳相反,因此,朱元璋特地征召諸儒進行更正。
此外,朱元璋對孔老夫子也同樣是貌合神離。當年,幸虧孔老夫子的後裔衍聖公孔克堅做事圓滑,才沒有惹下殺身之禍。為了張揚尊孔的這麵大旗,朱元璋在京城裏新建了供奉孔子的文廟。
當禮官向朱元璋請示祭祀孔子的禮儀時,他胸有成竹地答道:“每年春秋二次祭祀孔子,可以隻在曲阜舉行,不必天下省、府、州、縣普遍祭祀。”
皇帝的口諭一出,士大夫們頓時覺得連自己的信仰與人格都受到了損害。雖然人人害怕捋大皇帝的虎須,但是為了維護萬世師表的尊嚴,有人也是豁出了性命。
對於佛教,朱元璋在即位以後就顯得非常地崇敬,他詔征東南戒德名僧,在蔣山大開法會,並且還和群臣頂禮膜拜。當僧徒中有回答的問題令朱元璋感到滿意時,這位僧徒便會被賜賞金襴袈裟衣並且召入禁中,與朱元璋進行講論。
有的僧徒還還了俗並且做了大官。朱元璋始終都認為和尚是與塵世絕緣的,因而會無所牽涉,可以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心腹,當作耳目,來了解官員和民眾的言行。
由於朱元璋對僧徒的恩寵,從而導致了他們得意橫行,文武大臣也都被他們中傷。那些僧徒又倚仗著告發的功勞,請皇帝為佛教創立職官,改善世院為僧錄司,設置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覺義等官。
再來說一下道教,度僧尼道十數萬人,在塵世的政府裏麵又建立了一個空門朝廷,由此可見,當時的道教涉及的是多麼廣泛。
洪武十一年,解縉上萬言書說:“陛下天資至高,合於道微,神怪妄誕,臣知陛下洞矚之矣。然猶不免所謂神道設教者,臣謂不必然也。一統之輿圖已定矣,一時之人心已服矣,一切之奸雄已懾矣。天無變災,民無患害,聖躬康寧,聖子聖孫,繼繼繩繩,所謂得真符者矣。何必興師以取寶為名,諭眾以神仙為征應也哉!”
朱元璋在看過此萬言書後,認為確有可取之處。從此以後,朱元璋便對佛道兩教的興趣逐漸降低了,他不再侈談神異征應了。
朱元璋一方麵重用僧道,但又常常殺戮和尚、道士,對於儒家、法家等也皆是如此。朱元璋經常大罵李斯和韓非,但卻又從法家著作中生吞活剝,取法其道。他言必稱三代,儒家思想仿佛是他的政治旗幟,但是在他的骨子裏,卻又根本瞧不起儒生。
其實,朱元璋以“神仙為征應”這一手法是相當成功的,民間流行著許多神異故事,以為他是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