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古體詩(2 / 3)

桑梓河山收眼底

風雲氣象溢胸中

忘年文友知音少

白雪陽春一脈同

2003.4

注:凡夫為老中醫,工七律詩。

故園

夢裏重回小院庭

簷前矮樹似相迎

苔封石磨新痕綠

雨浴紗窗舊色青

蝶舞蜂飛真意趣

雞鳴犬吠總鄉音

兒時夥伴殷勤問

白發蒼顏憶故人

2004.3

贈周先寶先生

人傑從來賴地靈

故園風物最關情

江南文脈鍾山水

宇內書壇重姓名

筆有華章傳雁蕩

集成雅韻媲蘭亭

煙霞入夢吟遊子

欲報春暉隻寸心

2006.8.5

注:周先寶為山西著名書法家。

登望川樓

秋風快意獨登樓

把酒狂歌最散愁

四麵寒山開欲合

一灣濁水斷還流

落紅過眼輕如蝶

殘月沉塘燦若鉤

人事營營滄海粟

蠅頭蝸角更何求

注:望川樓,梅香閣,為古交公園一景。

中秋有懷

清光冉冉上寒空

萬國遙瞻此際同

東海波平遊子淚

西樓雨霽故人心

風吹霜鬢驚秋晚

露下冰輪恨夜深

任是盈虧多變幻

今生未了約三生

2006中秋夜

新居

新居且喜傍西山

草色臨窗好倚欄

薄暮雲輕峰吐月

初秋雨霽柳浮蟬

紅塵遠隔心身外

綠野常隨指顧間

更有詩文三百冊

不慚無術斂銅錢

送政群先生赴張家界

先生未老忽南歸

遠避塵囂入翠微

煤海豪情融墨色

桃源靈氣煥霞輝

陶潛隱去尋花徑

張旭癲來借酒杯

莫道人間銅臭滿

秋風猶思膾魚肥

注:劉政群,著名書法家,現在張家界書畫院任職。

贈馬明明

河畔行吟知是誰

荷鋤戴笠雨霏霏

鬆泉水出潺潺湧

柳岸風來款款吹

沃土有情皆錦繡

高山無際盡崔巍

幾縷炊煙夕陽下

應見羊群壟上歸

注:馬明明,古交農民詩人,著有詩集《早春》。

神舟二號

萬戶飛升似夢遊

千年空羨月當頭

茫茫宇宙昭三界

漫漫風塵限九州

伏虎驚天光禹鼎

蟄龍出世耀神州

滄桑大地歡聲動

長劍寒鋒射鬥牛

無題

春雨秋風又一年

忍看霜鬢做華巔

匹夫猶記平生誌

盛世無慚俸祿錢

宗旨踐行終不改

迷途曆盡更新添

文章老去何人賞

不做詩仙做酒仙

無題

誰言不惑盡衰年

血氣猶張膽氣酣

樹滿一圍堪作棟

日高三丈可回天

飽經冷暖心彌壯

遍曆艱辛誌更堅

任是浮生莫虛度

終教俯仰不懷慚

無題

故園風物近如何

獨佇河邊歎逝波

十裏夾溪花爛漫

三春繞舍柳婆娑

誰家月下開新釀

幾處風來送晚歌

歲月不居人事改

空嗟華發勿蹉跎

汾河歎

千裏汾河去不回

昔年曾見挾風雷

唐王金戈開宏業

漢帝樓船展霸才

三晉有田皆沃土

一河無語獨塵埃

而今誰唱秋風曲

綠水青山可再來

詠柳

婷婷嫋嫋立溪頭

先占春光第一籌

嫩葉籠煙招雅士

柔條醮水撫行舟

章台有恨摧殘夢

灞岸無情贈遠遊

最苦年年三月暮

無端撩起萬絲愁

故園春

又是春光滿故鄉

桃花爭豔柳絲長

繞城峰嶺合煙潤

傍舍溪流帶草芳

美景千秋歸畫境

淳風十裏入詩行

武陵應羨人間好

盛世家家樂小康

味道園

先聖曾言不厭精

老聃治國喻鮮烹

園名味道含真意

廚藝求新費苦心

高手雲集湘蜀粵

華廳輻湊飴酸辛

嘉賓滿座瑤池宴

醉賞霓虹樂忘形

注:味道園為太原市著名餐飲集團,開有多家分店。

山中

最喜山中雨後天

黃花綠草一時鮮

清溪倒影堪圖畫

幽穀回聲勝管弦

宿鳥呼睛巢古木

老農趁露耪新田

鬆蔭深處尋村路

斜入雲崖幾縷煙

雁門關

輕車馳出雁門關

塞外霜風撲麵寒

幹戈千年沉瀚海

城樓百丈壓峰巒

忠魂永駐山河固

浩氣長存日月懸

極目蕭蕭殘照裏

林濤猶作戰聲酣

初春踏雪

元宵已過尚輕寒

信步郊原眼界寬

崖畔雪消山隱約

溪頭日暖柳纏綿

幾家歸燕隨風舞

萬裏征鴻指日還

草木爭春人思奮

忘情何惜鬢毛斑

謁元好問墓

金元之際少文章

幸有先生北鬥光

野史亭中傷社稷

係舟山下歎興亡

秋風茂草迷荒塚

斜日疏林照圯牆

愧我遠來稱後學

空懷仰止奠心香

詠晉南

黃河東去若奔雷

湧浪淘沙鬥折回

關帝祠前桐葉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