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摸清孩子的氣質說對話(3)(1 / 2)

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內向的孩子追求完美,過於注重細節,對自己要求很高、很嚴格。這樣的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活得很累的人,父母再對他高標準要求會加重他們的累。累過頭了,就會形成焦慮。很多內向的孩子為達不到自己的標準而自責,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傷心,為考不到好成績而焦慮。對於內向孩子的敏感、細膩,父母就應當粗線條地對待,使之大氣點,讓他多去看看周圍的人,多看看外麵的大世界,盡量別給他鑽牛角尖的機會,以免他們會更加敏感、更加細膩、更加較真兒。

不要追問過多的問題。對一個內向的孩子提出很多問題,會使他更加緊張而語無倫次。因為他得對每一個問題考慮過後,才會開口回答。試著跟孩子聊聊你一天的生活,如果你也常常卡殼,那麼他就會比較自信,並且樂意與你交流了。

不要催促內向的孩子做決定。內向的孩子是被動型的,他的節奏會稍慢一點兒,所以他要想做決定,一定是想清楚了、想完整了、想得完美了他才會說出來。在幫助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管你多著急,不管你說了什麼,也不管你說了多長時間,如果沒有真正說服他,他是不會做決定的,他的“擰勁兒”也表現於此。所以你最好不要老催他,因為催他也是沒有用的,他不會配合。

不要打斷孩子的話。內向型性格的孩子總是出言謹慎,他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會開口表達。因此,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語言習慣,不要輕易打斷他的話。

6.耐心開導固執的孩子

固執的孩子常常會讓父母在教育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事物總有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麵,隻要教育得當,固執的孩子也許將來會更有成就。

圓圓媽媽說,兒子天生就是個頑固分子。睡在繈褓裏的時候,永遠把頭擰向右側;開始吃飯了,他堅決抵製吃米粒狀的食物;拉便便時,如果不把內褲外褲脫了就堅決不往馬桶上坐;即使再冷,也別想把帽子給他戴上;上了幼兒園,老師也總向她感歎:圓圓怎麼一點也不像他的名字,真是個說一不二的孩子……總之,圓圓打一出生,似乎就注定是個沒人能強迫得了他的孩子。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固執一定是自己在家教方麵出了什麼問題造成的,但是研究發現,固執是天性使然。其實固執也有其積極的方麵,譬如固執的孩子通常比較有主見,他們不會隨波逐流,無論身邊的人多強大、多成熟,都不能對他們產生威脅;其次是個性固執的孩子往往比較專注,這對於他以後的學業很有益處,他們會在更短的時間裏掌握一門技術工種;其三是這種性格如果能與耐力配合的話,通常做事情成功的幾率會比較高。

當然,要達到美妙前景的路程並不平坦,需要父母用更多的耐心和適宜的方法去引導。

對於孩子固執的要求,很多家長經常刻意地去“堵”,結果是越堵越固執。與其堵不住,還不如像“大禹治水”,耐心有技巧地去引導。

在和固執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和孩子較真,不能帶著“我要壓倒孩子”的控製欲來逼迫孩子,而是要學會和孩子談判,給孩子更多地尊重和寬鬆,從中柔和地實現自己的目的。千萬不要試圖與他硬碰硬,否則,將造成難以收場的局麵。

有位聰明的媽媽是這樣開導有些固執的兒子的:

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羨慕,總是感覺他們的要比自己的好,攀比心理也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吧。兒子剛剛買了一支自動鉛筆,喜歡的不得了。剛過一天,他突然說:“媽媽,我們班的同學買了一支自動筆,又好看又好用。我們班同學都說好,都要去買。”這個要求有點過分,剛買了新的,再買一個太浪費了,不能讓他養成見好就買的壞習慣。

於是媽媽說:“不行,你已經有了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