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秦伊妮激動地拍了下桌子,幾乎就要一躍而起。她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向馮雲霄,“你怎麼能這麼肯定她不是呢?”
馮雲霄沒有回答,他茫然地望著窗外。
不知為什麼,秦伊妮突然有種想哭的衝動。
“接下來是關於王利明一案的問話,請你一定要回答,可以麼?”馮劍飛先清了清嗓子,然後加快了語速。
尹月點頭。
“你能先說一下昨晚王利明的活動麼?”
“我和王經理實際上是昨天傍晚剛從W 市坐飛機到達M 市的,我們是來和M 市友華集團的張經理洽談一筆單子,暫住在這家賓館內。昨晚一起去冬順飯店擺了一桌,陪同的還有李炯。”工作上的問題無意中起到了轉移注意力的作用,讓她恢複了常態。
“他是誰?”
“他是我們公司在M 市辦事處的業務員,這起生意也是由他穿針引線的。”
“王利明來M 市除了找張經理談生意,還有其他活動麼?”
“沒有,王經理其實在W 市還有很多事情等待處理,所以這是百忙之中來一趟,此行應該沒有通知其他人,至少這是我知道的情況。”
“哦,我明白了,那麼就是說:罪犯就是限定在你們三人之中了?”
“可以這麼說。”
尹月的回答出乎意外的冷靜,說明剛才的對話已經讓她的情緒漸漸穩定了,於是馮劍飛追問下去:“昨晚他有什麼反常麼?有沒有發生過什麼異常的事?”
馮劍飛知道多數警察在查案時,當明確了死者的死亡時間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調查所有嫌疑人的不在場證明。但他現在卻很在意“昨晚是否有異常”,是因為那個遺留在案發現場的別人忽略的線索——寫有“如果你還這樣”的紙頭。①思①兔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從“上麵的字是用直尺劃的”這一點,會讓一些警察認為隻要紙頭上麵沒有留下指紋的話,它就形同廢紙了。因為從筆跡也肯定是查不出任何線索。其實很容易讓人疏忽的是:這張紙本身就是一個心理線索!
——如果你還這樣,我就殺了你!
如果對這句話仔細加以分析,就能得出以下幾個結論:①。死者曾做過對罪犯不利的行為,起碼已經有一次得逞了;②。死者昨晚的某些舉動一定被罪犯看出某種趨勢,這種趨勢預示著死者會重複①的行為;③。罪犯的實力並不是非常強大,才會讓死者先得逞一次;罪犯並不是很想殺死死者,所以這次才會警告在前,而且死者所做的對罪犯不利的那件事,並非是原則性的滔天大罪,才會讓罪犯容忍至今;④。罪犯和死者的關係可能並不親密,並且罪犯沒有把柄握在死者手上,才會采取這種公開性質的警告手段。
所以,昨晚多半發生了什麼特定的事,觸發罪犯用這張紙警告死者,這就是馮劍飛的判斷,但是尹月的回答出乎了他的意料:“昨晚大家就是喝喝酒罷了,沒什麼反常的事。因為合同其實都已經快談妥了,王經理來就是簽個字例行公事談談而已。如果一定要說發生什麼事,就隻有……”說到這裏尹月猶豫了一下,“我和他吵了一架……”
“你和他吵架?為什麼?”馮劍飛眉頭一皺,心頭暗忖難道她會是罪犯麼?也許自己的經驗還不夠,因為剛才在他心裏已經傾向性地把她排除嫌疑了。
“嗯……在他們觥籌交錯的時候我提出等會兒讓他陪我逛逛夜景,被他用幾句話就給打發了,加上最近情緒不好前麵也喝了點酒,於是我就當著張經理和李炯的麵和他爭得麵紅耳赤的,最後我一氣之下拂袖而去,自己一個人去逛街。要說昨晚反常的事,我想就隻有這件了。”
“嗯……”馮劍飛覺得有點坐不住了,就順勢站了起來活動活動身子,“今天上午發現王利明出事的也是你,能說說那時的情況麼?”
“那時我站在門外,怎麼叫他都沒有回應,於是我就拿出手機打他的電話……也沒人接……我覺得有點不對,就和賓館前台小姐說明了情況。當我和她一起打開王經理房間門的時候,發現他已經……”
“就憑手機不接你就知道他出事了?”馮劍飛打斷道,“敲門沒回應可能是他外出了,而你們剛吵完架他不接你的電話不也是很正常嗎?”
“如果他是因為昨晚吵架的事而故意不接我電話,那他也應該把鈴聲按掉吧。可是我打了兩次都不是他按掉的,都是無人應答的提示。所以我憑直覺認定可能有問題。而且我和他吵架也不是一次兩次,電話總是會接的……”
“那最後一個問題,你今天上午7 點到9 點在哪裏?”
“這裏。”
“有人證明麼?”
“沒。”尹月回答得很幹脆。馮劍飛皺著眉把椅子放回原處後,默默地從尹月的房間先行告退。
老張已在門外等候多時,見馮劍飛出來馬上用眼神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