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端疾走狂徒(20)(1 / 1)

隻不過鄭保瑞提出上一代的黑暗隱衷,委實沒有任何附加的獨到新見解(鄭保瑞再次運用預敘的手法,先拍下林嘉華在樓梯上被擊倒的鏡頭,到後來才交代原來是李燦森開槍所致,這手法在《愛?作戰》中早已運用。詳見《2004年的旗兵死戰》一文的解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05,見本書第四章),對照上《殺破狼》還來得更深刻,因為後者是眾人被迫一起同流合汙,反之《狗咬狗》則全隊人一直被蒙在鼓裏,人性的黑暗麵在《殺破狼》中更見複雜。或許鄭保瑞想突出的要點為上一代其實早已有私心,為下一代著想不過是美好的謊言,隻不過這在《阿嫂》已經有所探究,所以我認為鄭保瑞這次的回應處理稍有不足。另一對應文本,當然是銀河映像的《非常突然》——當中任達華一組人在占盡上風之際,忽然遇上全軍覆沒的下場,已成為港產片的經典場麵之一。《狗咬狗》同樣企圖鋪排相若的結構,以帶出冥冥中自有主宰之意,這一點是他自我一脈相承的觀點(《熱血青年》及《恐怖熱線之大頭怪嬰》早已說明世上從來沒有好人有好報,一切都是世人安慰自己的想法),冥冥中邪惡的黑暗魔力,才是主宰甚至玩弄一切的核心關鍵。然而這次從影像上而言,鄭保瑞建立的世界委實難以取信,我個人認為尤其難看的是黎耀祥被殺、張兆輝被石槌擊斃和李燦森中槍兩場——重點在於導演拍不出為何持槍的警察一直被無槍的陳冠希占上風。特別是黎耀祥明知近身肉搏一定不敵陳冠希,卻一直走近對方而放棄保持距離用槍去控製敵人的安排,兒戲的程度委實頗為礙眼。可是從自我回應的導演主題上觀之,《狗咬狗》父子冰釋,然而卻時不予我(雖然兩人不斷反複述說來日方長),又貫穿他一向的看法(《愛?作戰》最動人的,當然就是周麗淇及陳奕迅明白對方的重要性後,卻沒有機會從頭開始)。整體而言,鄭保瑞這次大概可說是既有接軌亦有脫軌的情況出現。67從cult片邪典電影(cultfilm),請參照本書《有人就有江湖》一文中關於cultfilm的注釋。角度看《四大天王》吳彥祖的《四大天王》在沉悶的港產片困局中破空而出,誠然有值得支持及肯定的地方,而他亦信心滿滿,甚至為學養普遍不足的娛樂圈記者補課,提供奧遜?威爾斯(OrsonWelles)的FforFake作參照範本,又或是更通俗的邁克爾?摩爾(MichaelMoore)來把娛樂圈潛藏心中的不滿封口——對於被alive利用過的記者來說,你不可能公開反擊,因為隻會顯得自己更與電影中塑造出來的愚昧形象配合得天然無縫、入型入格。隻不過我想暫時擱下表麵上的爭議,自然也把所謂真真假假的討論拋諸腦後,而為《四大天王》的cult片本身來一次重新的思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