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2 / 3)

讚賞和恭維到底有有什麼區別呢?很簡單。_一個是真誠的,另一個是不真誠的;一個是出自內心,另一個出自牙縫;一個為天下人所欣賞,另一個為天下人所不齒。

在墨西哥城的查普特培克宮,你能見到一尊奧布裏岡將軍的半身像。在那座半身像之下,刻著奧布裏岡將軍的智慧之語:“別擔心攻擊你的那些敵人,要擔心恭維你的那些朋友。”

不是!這裏並不是不提倡恭維!這裏所說的是一種生活的新方式。

英王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書房的牆上,展示了六句格言,其中一句是。“教我如何不奉承也不接受廉價的讚美。”恭維隻是廉價的讚美。我有一次讀到一句恭維的定義,也許值得重述:“恭維,是對另一個人說出正好是對他自己的想法。”“不論你使用什麼語言。”愛默生說,“你所說的還是對你自己的寫照。”

如果隻要恭維就能夠達到目的,大家就會爭相恭維起來,那我們就都是為人處世的專家了。當我們沒有思考確定的問題時,通常會把時間的95%,用來想我們自己。現在,如果我們停止想自己一會兒,想想別人的好處,我們就不會訴諸於那些廉價還沒有說出來就知道是虛情假意的恭維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常被忽視的許多美德中的一項,就是對別人表示欣賞和讚揚。當我們的兒子或女兒帶回一份好的成績單的時候,我們竟然忽視掉,而沒有對他或她加以讚揚;或者是當他們第一次成功地做出一塊蛋糕或做好一個鳥籠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給他們一番鼓勵。沒有任何東西比父母對子女的這種關注和讚揚,更能使他們感到快樂了。

下一次你在飯店吃到了一道好菜時,不要忘記說這道菜做得不錯,並且把這句話傳給大師傅。而當一位奔波勞累的推銷員向你表現出禮貌的態度時,也請你給他讚揚。

每一位傳教士、教師以及演講的人,都曾經曆過掏出肚子裏所有的東西卻沒有得到聽眾一句讚揚的泄氣情形。那些在辦公室、商店以及工廠的工作人員,還有我們家裏的人和朋友,就更會遭遇這種情形了。在人際關係方麵,我們應該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所有的同事都是人,也都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讚揚。這是所有的人都歡迎的東西。在你每天所到的地方,不妨多說幾句感謝的話,留下一些友善的小小的火花。你無法想象,這些小小的火花如何點燃起遊移的火焰。但當你下次再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友誼的火焰就會照亮你。

康涅狄格州新賈爾非爾德市的芭蜜娜·娜安,她的職責之一是監督一名清潔工的工作。他做得很不好,其他的員工時常嘲笑他,並且常常故意把紙屑或別的東西丟在走廊上,以顯示他工作的差勁。這種情形很不好,而且影響工作量。芭蜜娜試過各種辦法,但是都收效甚微。不過她發現,他偶爾也會把一個地方弄得很整潔。於是她就趁他有這種表現的時候當眾讚揚他。於是,他的工作就有改進,不久,他可以把整個工作都做得很好了。現在他的工作可以說沒有話說,其他人也大為讚揚。可見,真誠的讚揚可以收到效果,而批評和恥笑卻會把事情弄糟。傷別人的心丕但丕能使他改變,而且是不必要的。有一句老話,我把它剪下來,貼在我的鏡子上,每天好讓自己看到它:“我將走過這裏,但是隻有一次,因此,任何我可以做的好事以及我能夠對任何人顯示的任何寬厚,現在就讓我做或表現出來吧。讓我不要遲疑,更不可以忽視,因為我不會再走過這裏。”

愛默生說:“我碰到的每一個人,在某些方麵,都比我優越。在某些方麵,我要跟他學。”

如果愛默生的情形是如此。那對你和我來說,豈不更是如此嗎?我們不要總去想我們的成就以及我們所要的。我們要試著找出別人的優點,然後把恭維忘掉。給別人誠實而真摯的讚賞。誠於嘉許,寬於稱道,別人就會咀嚼你的話語,把它們視為珍寶,一輩子都在重述它們——即使你忘了他們之後,他們還在重複著。

請記住這條規則:

表現真誠的讚揚和欣賞。

把榮譽留給別人

有一位大書店的經理,有一天從他的一個店員那裏收到一封令人吃驚的侮辱信。在這封信中,那店員說,他談不上喜歡、尊敬或討厭經理,他認為其經理是個無所作為的庸人,並希望副經理能取代他的職務。總之,這是一封非常惡毒的有意令他丟臉的信。

然而,真正驚人的卻不是這封信本身,而是這位經理對付這封信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