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堅心苦誌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跡(1)(3 / 3)

葉昊天一邊體味著詩詞描繪的悠閑清雅,一邊在樓觀台附近穿來走去。

沿著山道上行,不久看到多片樓觀,其中有重陽成道宮、遇仙觀、通仙萬壽宮、集仙觀、太一觀、玉華觀、白鹿觀等,大都敞開大門任人進香,也可以隨意遊覽。葉昊天看上去像個出遊的仕子,每到一處道觀都要進香觀禮,留下不菲的香火銀子,因而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俗。

後來他離開大路,向人跡罕至、風景優美的地方行走。

山上藥材很多,上佳的黃杞、白術、地黃、當歸應有盡有。

在山後不見陽光的懸崖峭壁上,他甚至找到了幾株生長千年的黃精,那可是大補元陰的聖品,如果能跟人參相配,對於修煉元神有著莫大的好處。

他鍥而不舍地繼續尋找,希望能找到好的山參,然而走了許多地方也沒有找到,隻是又找到了一些黃柏,貝母,川芎,紅花,這些都是煉丹所需的藥材,所以每樣摘取了一些,放在乾坤錦囊裏。

此外他還發現了幾把古劍,以及一些記載了終南道士修煉功法的玉簡,略微查看了一下,雖然有些價值,但都不是稀世之珍。在一個被人盜過的古墓邊,他甚至撿到一卷詩詞,開篇就是李白的《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後麵則附著不少詩篇,饒是他讀書破萬卷,也沒有見過那麼美的詩文,當即如獲至寶,珍藏起來。

走到離重陽萬壽宮兩三裏的一個樹林裏,他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變得很熱。定睛看去,麵前有幾排鬆柏,排列成行,跟周圍的雜亂無章截然不同。眾多的蒼鬆翠柏中間,有一棵參天古木,高十餘丈,樹幹都已經開裂了,樹冠卻依然蒼翠如蓋,生機不絕。樹下落滿了針葉鬆果。

葉昊天找了半天,最後確定寶物位於樹前五尺的地方。他取出寶劍小心挖掘,結果在三尺之下挖到一個石棺,棺上刻著幾個字:“祖師遺物,備份於此,後世有緣,興我全真。長春真人題。”原來是丹道大家丘處機為防止全真教道統失傳留下的東西。打開棺蓋,裏麵隻有一個尺許大的玉盒,盒內有一卷羊皮紙,密密麻麻寫滿了螞蟻一樣的小字,首頁題著《北宗五祖丹訣》。

葉昊天先大致瀏覽了一下,發現上麵記載著北宗道家的練功方法,內容很詳細,比《道藏總覽》詳細得多。北宗五祖是指東華少陽、鍾離正陽、呂岩純陽、劉海蟾和王重陽等五位真人,該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煉以清淨為主,即以“識心見性”為首要,以煉心煉已為基礎,同時不廢精氣的修煉,是故王重陽以後稱為“全真教”。

他一邊走一邊研讀丹訣:“有形皆壞,天地亦屬幻軀,元會盡而終,隻有一點陽光,超乎劫數之外,在人身中為性海,即元神也……金丹之秘,在於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潛於頂。命者,地也,常潛於臍……”他一邊研究,一邊歎服不已。這些經文的價值無法衡量,對於他正在修煉的元神出竅尤其重要。

來到重陽萬壽宮,他燒了幾炷香,然後在功德箱裏放了十兩銀子。

旁邊的小道士見了,不覺眼睛一亮,趕緊請他到內間喝茶。

葉昊天摸出一片山上尋到的玉簡遞過去,笑道:“小師傅,我揀到這塊玉,上麵刻了些字跡,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小道士接了過去,剛看了一眼就驚呼起來,然後跳著跑了出去,不一會,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道走進來,對著小道士喝道:“換香茗,將我珍藏多年的極品臨海蟠毫拿來。”然後來到葉昊天身前深深一禮。

葉昊天急忙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