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堅心苦誌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跡(2)(1 / 3)

老道摸著玉簡道:“這是我派第六代掌門尹誌平師祖的遺物,不知施主是如何發現的。”

葉昊天答道:“偶然所見,覺得有趣,就留了下來。既然師傅覺得有用,就請留著吧。”

“多謝了!”老道將玉簡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裏端詳著。

葉昊天環顧四周,問道:“我見附近道觀大多年久失修,不知是怎麼了?”

老道長歎一聲:“想當年,重陽真人創教以後,經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達到鼎盛,那時金王朝行將滅亡,南宋十分孱弱,唯有蒙古力量方興未艾,丘祖師卻金使,謝宋聘,以七十三歲高齡,甘冒風沙大雪之苦,率十八隨行弟子,萬裏跋涉,抵達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軍營。成吉思汗親自三召並作長談。丘祖師對其所問為治之方及長生久視之道,皆做了仔細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禮敬,尊其為‘神仙’,令他‘掌管天下出家人’,並赦免全真門下道士的差役賦稅。此後我派建宮觀,收門徒,玄風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學徒雲集。然而好景不長,後來因影響過大引起元朝猜忌。佛、道相爭,朝廷袒佛貶道,因此自第七代掌教張誌敬以後便日漸衰落。如今更是宮觀衰敗,道經失散,道統失傳,修真越來越難了。”說完不住歎息。

葉昊天看他好可憐,想將邱處機留下的經文還給萬壽宮,於是道:“師傅,我以前廣覽群書,曾經見過一段經文,似乎與全真教有關,我背誦出來,請您看看是否有用。”

“是嗎?”老道隨口答應著,並未將他說的話放在心上。

葉昊天微微一笑,開始從頭背誦剛剛看過的《北宗五祖丹訣》:“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頂中之性者,鉛也,虎也,水也,金也……”

剛聽這一句,老道就遽然而驚:“這,這是本派不傳之秘!您從何處得來?”

葉昊天並不作答,隻是滔滔不絕一路背誦下去。

老道越聽越驚,雙耳如聞雷鳴,心下狂跳不已,“真的是本派之秘啊!後麵這些連我都沒聽說過!天呐,祖師有靈!祖師顯聖了!”說著“撲通”跪在地上,頂禮膜拜起來。

葉昊天不敢受他大禮,趕緊上前攙扶。

老道不肯起來,口中哀求道:“求仙師說得慢點,讓弟子寫下來!這都是敝派寶典,無價之寶……”說著手忙腳亂去找紙筆。

待到紙筆拿來,葉昊天伸手接過,口中道:“還是我來寫吧!”說著筆走龍蛇,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將丹訣描述的基礎和中級部分都默寫出來。至於高級功法,他怕所傳非人,所以有所保留,準備日後考察人品再行傳授。

老道手捧筆錄雙手顫抖,口中叫著:“多謝仙師!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葉昊天擺擺手,轉身往外走。

出得門來,卻見萬壽宮數十道士跪倒一片。

距終南山五裏,有個太一鎮。

葉昊天站在街上,看著來來往往寧靜祥和的人們,覺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裏。他家就在嶽麓山腳下,同樣都是抬頭望山,高聳入雲,環顧四周,小鎮溫馨。

他在大街上走著,不久看到一個茶樓,於是邁步走了進去。茶樓內有個說書場,裏麵坐了四、五十人。一個說書先生在前台大鼓一敲,正待開講。

葉昊天在後排找了個位子坐下,茶博士剛剛送上香茗,說書人就已經開始了:“卻說大唐盛世,有一蒲州人姓呂名岩,字洞賓,三次進士科考未中,沮喪之極來到長安酒肆,遇到了正陽真人鍾離權。真人見他有慧根,招他入終南山,請他喝紹先元和之酒,然後坐石談玄,傳授他《靈寶畢法》十二科。數年後呂洞賓得道成仙,飛升而去。”然後說書人進入正題“呂洞賓飛劍斬黃龍”。

故事講得活靈活現,葉昊天也聽得入了迷。良久鼓聲一頓,故事結束了,眾人方如夢初醒。

然後說書人托著盤子走過來請大家施舍銀錢,同時取出一張告示,說鎮上張員外的女兒近日病倒,水米難進,夜夢連連,如見鬼物,延醫無效,奄奄一息,誰有偏方救治,願送紋銀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