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派愛情組合最好是瓊瑤+亦舒
相信我,我曾經是一個“愛情奴隸派”的狂熱分子,我瘋狂地迷戀各種愛情故事--我也曾經千萬次地問自己--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嗎?後來我發現,無論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不同文本的愛情故事,關於上麵這個問題,答案隻有兩個:一個是肯定的答案--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失去愛情生命將失去意義;另一個是否定的答案,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中還有其他美好的東西值得追求。(《奇》biqi.me《文》網)第一個答案是瓊瑤式的,第二個答案是亦舒式的。
所以,瓊瑤成為一種愛情小說的範本,為了愛犧牲生命也可以,愛是沒有理由的;
所以,亦舒成為另一種愛情小說的範本,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愛是要看是否值得。
而我們所能看到的日常的愛情模式也常常是在這兩種範本之間晃來晃去,一會兒“瓊瑤”一會兒“亦舒”,或者以“瓊瑤”開始以“亦舒”收尾,或者相反,以“亦舒”開始而以“瓊瑤”結束。沒有永遠的“瓊瑤”,也沒有永遠的“亦舒”,原因很簡單,誰能一生一世地“瓊瑤”下去?那得多糊塗??同樣,誰又能永永遠遠地“亦舒”?那需要多清醒的腦子啊!
其實,誰沒有做過“瓊瑤”夢呢。但是,清純得不明事理,是需要資本的。所以,如果不是特別自戀,並且有資本自戀到底的女人,到一定時候,是很難繼續“瓊瑤”的--“拜托大姐,你不要再愛我好不好,我不愛你啦!”你以為你不求回報,免費愛別人,愛得死去活來、淒淒慘慘戚戚人家會感動?自作多情、自作自受、自取其辱這些成語都聽說過吧!
所以,“瓊瑤”行不通的時候,就會想到“亦舒”。
“亦舒式愛情範本”,是一種“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格式--誰也別勉強誰。要愛就愛得清清楚楚、你情我願,要分手就兩不相欠、井水不犯河水。絕對不會像瓊瑤版的男女,一經失戀,立刻做天塌下來狀。人家亦舒版,天塌下來當被蓋,舊的去了期待新的,假以時日風雲再起,人不愛自己怎麼能讓別人愛你呢?暫時沒有人來愛,就先自己愛自己。摔倒,爬起來就是,不用別人哄。這種坦蕩達觀,一般人最多是學個皮毛,混個“亦舒初段”就不錯了!
我很少碰到幾個真懂得“為自己打算”的女人。真會為自己打算的人,早算過別人了。對方的底價是什麼,自己的行情怎麼樣,一清二楚。既然情場如戰場,做到知己知彼,勝算總高一些。不過,做“亦舒”也要具備做“亦舒”的資格--必須足夠優秀,足夠耐心,並且善於把握機會。否則,算盤打得山響,與斤斤計較的小市民又有什麼區別?
我個人覺得,實力派愛情的最好組合是“瓊瑤+亦舒”式的--像亦舒那樣知己知彼,善於把握,但又不要太精於算計,心明眼亮;適當的時候也應該有一點瓊瑤式的執著和糊塗,畢竟這是愛情,不是其他的東西。但是,像瓊瑤那種死纏爛打、鍥而不舍的手段,情到深處、愛恨交織的時候雖然使用起來效果會很好,但切忌從頭至尾、自始至終永遠是這一套,一點兒新鮮的都沒有,動不動就“淚落連珠子”。你要知道,當你孤注一擲地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已經不是在愛這個人了,你是在瘋狂自戀+折磨他人,長此以往,難免“玉石俱焚”。
信不信由你。
受過的傷使女人更加美麗
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嗎?再問一遍自己。
有一個人告訴我:“愛情可能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卻不是愛情的全部。”這話你不懂吧?這話的意思是說,當你陷入愛河的時候,愛情可能會成為你生活的全部,因為那個時候,你掉到河裏了,周圍除了水什麼都沒有;但是生活卻不是愛情的全部,因為生活是無邊無際的,還包括河岸的垂柳,河堤的青草,更遠的山澗的清泉,天空的飛鳥以及偶然飄過的一片雲彩。所以,除非你們是魚,否則你和你的愛人不可能永遠沉在水中,你們的愛必須與你們的生活連在一起,使你們的愛成為你們共同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河流隻有成為海洋與陸地的一部分,它才可能永不幹涸。為什麼大多數初戀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許多金童玉女式的校園戀情往往以分手收場?並不是因為我們愛得不夠真,不夠深,而是因為我們的愛不夠強大,所以很容易被現實一掌擊碎。
很早的時候,我讀過一本書--《鄧肯自傳》。在那本書之前,我像很多人一樣,隻是把她理解為一個幸運的女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沒有讀過什麼書,就因為喜歡赤著腳跳舞,不僅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躋身於整個上流社會,而且還嫁給了百萬富翁,並且與那個時代一連串著名人物有染,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被譽為“現代舞之母”,人們認為她“憑借個人的力量,扭轉了藝術的方向”。她的一生充滿傳奇,在她所交往過的男人中,既有俄羅斯詩人葉賽寧,也有百萬富翁勞恩格林,還有鋼琴家瓦爾特拉梅爾,以及雕塑家羅丹等等那個時代著名的人物。
但在讀過她的自傳以後,我忽然發現這一切不能僅用“幸運”兩個字來解釋,道理很簡單,生活給她的折磨並不少於任何人,甚至可以這樣說,也許命運格外眷顧她,所以給了她更多的哭泣和失望。她早年的經曆是多麼不值一提啊,經常要為房租、麵包而四處尋找表演機會,說服劇院的經理讓她上台跳舞。她迫不得已接受自己不喜歡的角色,因為沒有錢,隻好步行去排練,中午飯也省了,而且還要不斷打聽便宜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