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錯的自己。
一、女人要提高抗擊打能力
勝利屬於抗擊打能力強的人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拳擊教練,他跟我說,他每次去挑選拳擊選手的時候,不是先看他的技術動作,而是看他的“抗擊打能力”。因為一個拳擊手要成為拳擊冠軍,首先必須要經得起打。有的人技術好,但這種人隻有在他占絕對優勢時才能取勝;可是,你怎麼能保證你永遠占優勢呢?再說即使你占著優勢,但是偶爾被人家偷襲得手也是可能的吧?如果抗擊打能力差,你打人家十拳人家每次都站起來了,可是人家打你一拳你就趴下了,你說最後的勝利屬於誰?當然這個教練還有一個理由,技術動作是可以訓練的,而抗擊打能力很多時候是與一個人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個人意誌密切相關。所以,他願意從一開始就挑選抗擊打能力強的選手加以訓練,這樣容易出成果。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發,那個時候我正處於情緒低落期,因為我剛剛結束一段感情,直截了當一點兒說,就是我被人家“甩”了。因為被“甩”,所以就總認為自己“技不如人”,盡量不與人接觸,躲在家裏看書聽CD,這種日子過久了,就成了“快樂和悲喜”都與別人無關。我在家裏聽自己對那個拳擊教練的采訪錄音時,仿佛聽到了一種“讀秒”的聲音,我現在已經在地上趴了多久?馬上就要數到十了,比賽還沒有結束,我必須站起來。
當然,也許你會說感情的事與拳擊怎麼會有可比性?我告訴你,當你遭遇情感挫折的時候,你就會明白,如果那時讓你選擇,你甚至寧肯選擇到拳擊場上讓人一頓爛揍,也不願意忍受這種情感的煎熬。那種傷害的程度,不亞於泰森的一記重拳。我很少在報紙上看到,有哪個拳擊手因為受不了被人痛打而自殺,但是我可經常看到有人為情所困而埋葬花季生命。我曾經讀到過這樣一些消息:某大學一名男生,因為追求一個女孩子失敗,就從大學的宿舍樓上跳下去,他隨身攜帶的寫給那個女孩的情書,落滿一個院子。死時,他才十幾歲!還有一個女生,大學剛畢業,戀愛失敗,爬到一座塔吊上,也是要了此殘生的意思。我能說什麼?當年我自己不是也有一段時間總琢磨著如何“死如秋葉之靜美”?
所以說,要選擇堅強,哪怕是脆弱的堅強,就是那種哭著對自己說不哭,這樣你才有可能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成就你的感情。你不能再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似的糾纏於過去的事情--你為什麼不愛我了?你不是說過要愛我一輩子嗎?如果你還不愛我,我就死給你看--你一定要知道,你這樣做並不可愛,假如他已經不愛你了。而且你真死給他看,他也未必真會記得你;即使他為此而感到內疚,但你已經死了,又何必折磨他呢?所以你得學會往前看,即使你暫時被淚水迷蒙了眼睛,看不清,但是你還是要往前看,並且懷著希望。
所以,你不如向可可夏奈爾學習--你不愛我沒有關係,我會活著給你看,而且我會活得更好,更燦爛。你不能像杜十娘那樣,有一箱子無價珠寶,外帶色藝雙全絕世容貌,說死就死了。想一想,假如不死會怎麼樣?夏奈爾都一把歲數了,還依然有年輕的情人愛她。
我還需要再講一遍可可夏奈爾的故事嗎?把她的故事和杜十娘的比一比,你就知道為什麼夏奈爾是一名現代意義上的先驅者,而杜十娘最多是一個值得同情卻不幸的女子。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前赴後繼“步”杜十娘的“後塵”,但跟著杜十娘的人有幾個會被人記住呢?每年為情自殺的人可多了,最多成為報紙的社會新聞,還要被編輯記者們加上一段“警世評論”,何苦呢?而跟著夏奈爾的人則不一樣,她們都是抗擊打能力很強的“拳擊手”--無論失望還是希望,無論悲哀還是歡樂,無論世人鄙視還是給予榮譽,她們都一如既往地愛自己、珍惜自己的付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她們從不強求別人的感情。愛是生命給她們的禮物,即使是一件昂貴的禮物,需要她們自己埋單,那又怎樣?怕什麼呢?
愛錯一個人又如何
在我年幼無知的時候,大人們總是對我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好像人生是非常險惡的事情,尤其是感情--假如你愛錯一個人,假如你被這個人騙了,那麼你一生就隻有像杜十娘似的,多遺憾啊!現在想一想,哪種“千古恨”是“一失足”造成的?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總得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吧?我記得第一次戀愛失敗的時候,覺得特別羞愧,不敢讓家裏人知道,不就是怕他們跟我說“早提醒過你”,“為什麼不聽我們的勸”。可是,好好想一想,在如今這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時代,你怎麼能保證自己不發生變化?或者說保證別人不發生變化?因此,你怎麼能保證自己不被別人“甩”了?哪怕是暫時地“甩掉”?“甩”一分鍾?如果這些事情你全都承受不起,你就不要自由戀愛,幹脆像古代女子似的,長到一定歲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給你找一個牢靠的男人,從此一輩子生兒育女孝敬公婆,男人即使有了外心,再進門的也是小老婆,是要跪著給你磕頭行禮的。如果他敢鬥膽喜新厭舊,那就找包公給你做主,鍘了他就是。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就算你喜歡,也沒有用!時代不會因為你喜歡而改變,你已經生活在今天了,這種事情由不得你。所以,你隻能以今天的方式獲得自己的愛情,建立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說,你必須具備抗擊打能力,否則你就享受不到什麼叫“自由戀愛”。這就像做一個拳擊手,如果你一點兒抗擊打能力都沒有,還上場做什麼?愛就是這樣一件事情,要麼你根本就不要動感情,動了感情就不要怕被感情傷害。這年頭,同情“秦香蓮”的人越來越少,道理很簡單--感情是雙方自由選擇的結果,沒有人強迫你愛我,所以你也不能強迫我在沒有感情的時候跟你繼續好下去。至於說“喜新厭舊”,那要看怎麼理解。因為商業時代,所有的事物都講實力,競爭講實力,勝出講實力,實力不夠,隻能悲情出局。最多是給一些彌補,物質上的彌補,但絕不可能是“死罪”。如果實力夠,隻是因為對方眼光問題,而沒有選擇你作為他人生的“合作夥伴”、個人生活的“合夥人”,那是他的問題,你該為自己慶幸才是,理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