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他金銀財寶和在他落難時送他一杯水、一碗麵、一分關愛是完全不一樣的。雪中送炭,才能顯示出人性的偉大,才能顯示出友誼的深厚。
世上的任何人,都會有有求於人的時候,也會有有助於人的時候,當你打算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秉承這樣的原則——救人救急。其實這不難理解,就是在他人有求於你的時候,能夠幫助對方的,一定要盡力應允對方。如果你已經應允了,那就必須及時地采取幫助的行動,這會讓你在人際關係中得到很大的收益。
一個人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應該記住: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用這個石頭給自己鋪路。在幫助別人時,任何一種努力都不會白費。當然,你的用心也許很快就會從對方那裏得到回饋,有時候卻不一定如此,但你都不要放在心上。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回饋”,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反正你已經努力過,“機緣”一到,它的回報自然生成!
☆、互悅機製:喜歡是相互的
“互悅機製”也稱為“對等吸引率”,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兩情相悅”,在人際交往中,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規律,後被人們歸納為: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想得到人們的歡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觀點、行為,僅僅提出良好的建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人們喜歡你。
互悅機製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的,對此,1982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曾做過相應的實驗。
實驗人員讓甲、乙兩支隊伍進行保齡球比賽,兩隊的第一球各自擊倒了7隻瓶子。這時,甲隊教練走過去對自己的隊員說:“你們很棒,打倒了7隻瓶子,繼續加油!”而乙隊的教練卻開始訓斥自己的隊員:“怎麼打得這麼差,平時教你們的全忘了嗎?”麵對不同態度的教練員,甲隊隊員得到了很大鼓舞,隨後的比賽中他們越打越好;而乙隊隊員感到非常不耐煩,越打越糟糕。甲隊最終贏得了比賽。%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喜歡”心理是很多人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聰明的人常能設法滿足他人的這種心理,從而牢牢地抓住對方,這既不會讓人覺得受製於他,又會讓對方高高興興地為他做事。“互悅機製”告訴人們,行為會孕育同樣的行為,友善孕育同樣的友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你喜歡他人,他人才能喜歡你。在人際關係中,如果能時時刻刻對別人表示出關心和愛護,那麼別人對你也會有同樣的舉動。如果你能夠首先做到喜歡別人,那麼別人還會不喜歡你嗎?
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剛接手了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同學不團結,老師早有耳聞。上課的第一天,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他們在上麵寫下自己最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有的同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有的一口氣便寫下一大串。老師把紙條收上來,經過統計後,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列出人名最多的同學,往往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而那些列出人名最少的同學,大多在班上人緣很好,極少有人討厭他。
《聖經》中說:“你希望他人如何對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對待人。”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隻有表現出你喜歡對方,對方才可能同樣地喜歡你,進而願意為你做事情。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想得到別人的喜歡,而那個人也喜歡自己時,人們會對那個人的喜歡更多一些。例如,對於某個學生而言,如果你發現自己喜歡一位老師,而老師也恰好喜歡自己,他會越來越覺得老師可親可敬,從而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知識。
既然喜歡別人在人際關係中如此重要,那麼該如何讓別人感受到你喜歡他呢?可以直接說“我喜歡你”,但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在你的言辭中,對對方的某方麵優點表現出稱讚、敬佩、羨慕對方,但讚美要真誠,不要誇誇其談,這會給人以諷刺之感。平時還要多關心對方,因為這也是“我喜歡你”的表現。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