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履痕 彭貝依古城的憑吊(3 / 3)

浴廳外麵一條街都是酒食店,浴客洗浴之後,便來這裏,大吃大喝,盡情享受物質的娛樂。向導說,彭貝依市民一般都講究喝酒,所以酒店生意特別興隆,不但是這條街酒店特多,滿城都是。我想大約像中國茶館和法國咖啡店,上街三步便可以碰見。

我們參觀了許多公共建築,覺得已是滿足,又想去看私人的。向導先生把我們帶到一條街上,大概是富貴人家的住宅區。屋宇建築形式千篇一律,大都是四合式,走進大門,當中總是一座方池,雲石砌成,池的中間置石像之類作為噴泉。這池也並不為洗浴用,不過儲蓄一點水,以為建築點綴而已。池的四麵都是房間,每間麵積也不大,僅一門通出入,並無窗戶的設置。不過每間房子都有狹長的通氣孔,空氣是否易於流通不去管它,光線總是不夠的。據說古代羅馬天氣炎熱,屋子不辟窗牖,可免得把外麵熱氣引入室內,這種建築倒是很合於當地的需要的呢。屋子第二進是一座花園,作四方形,雖不甚大,但在寸金地的繁盛地區居然每家都有一園,當然不容易。園中新種花木與錯落安置的石像互相掩映,景象幽茜可愛。園的二麵,靠牆築披屋數間,大約是供廚房仆室之用。

有一家進門處有甬道,碎石嵌成。嵌一黑狗臥於門外,頸係鐵鏈,狗下有文字一行。向導說這是“當心此狗”四個字。這家主人倒有相當幽默趣味,我們都笑了。

我們轉了多時,又踏進一家,屋子闊大,壁畫甚多,也保存得很完整。堂上置有大鐵箱二口,燒得半焦。向導說這家主人乃兄弟二人,恐怕都是金融巨頭,擁有極大財產。這箱子兩兄弟各主其一,從前裏麵裝滿珍寶和金錢及各種契據。不過掘出時,兩箱均無一物,想必在大災難發生前,主人已將其中所有,攜帶逃走了。我們又見許多巨家壁畫,多希臘神話故事,亦有園林之景,所畫人物,神態生動,已可與近代作品並駕齊驅。更奇怪的是古城湮沒已二千年,當時又埋沒於火山熱灰之下,熱度當然很高,但壁畫色彩,竟鮮豔如新。據說顏料如何配合,現代已有許多人在研究,還沒有研究出一個究竟。我們見有畫家數位,在這些屋子裏臨摹壁畫,每幅索價四千利耳或二千利耳。

因為時間的限製,還有許多地方已不及去看。但僅這一部分,我們已感到莫大的滿意。意大利古代文化之高,於這座古城已可嚐鼎一臠。古城開掘的方法,也大可感謝。他們對於壁畫和嵌石細工,保護周密,不使有絲毫損壞,掘出各物即置原處,每一人家,每一店鋪,每一工場,都布置得宛似從前原有的景象。遊客徘徊於外部頹垣斷址間,或者看不出所以,一到內部則覺得時光倒流,儼然回到二千年前的古城時代。我們進門時,恍惚聽見一陣狺狺的狗吠,旋覺有秀美可愛的小奴來替你開門。到了廳堂,又覺得有雍容華貴,裙屣風流的主人來同你周旋款接,同你娓娓談論二三千年前的史事。彭貝依是消滅了,但彭貝依的生命還在繼續存在著呢。

我們循原路出城,走不到幾步便到車站,才知初來時受了馬車夫的欺騙。到車站附近一咖啡店叫了幾杯冰水,將羅馬帶來的食糧取出吃了,當做午餐,即搭車回拿波裏。因為來時耽擱一點鍾火車,在古城又盤桓過久,到拿波裏已下午五時。所有各藝術陳列所、博物院都已關門,不能去看。聽說拿波裏天然風景也十分美麗,我們到一海濱休息甚久,覺得還比不上香港九龍的海景之可愛。尤君問一過路人,知道有一山穀名為“地上樂園”,搭公共汽車三刻鍾可到。那個山穀果然好看,不過亦不見得勝過瑞士。尤君卻大為欣賞,說將來必須重來好好玩幾天。我們回到羅馬已下午十二時左右。

(選自《蘇雪林自選集》,1975年台灣黎明文化公司出版)